近年來,舞臺藝術日漸繁榮,中小型藝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踴躍加入了舞臺藝術的大軍。雖然這些中小型藝術機構態度積極、思路靈活,但在一些具體的生產環節仍難以勝任,其中就包括舞美設計。
作為舞臺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舞美承擔著渲染氣氛、推動劇情發展的重任。可惜,不少中小型機構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不具備購置整套舞臺設備的財力,有的甚至沒有足夠的預算邀請專業的舞美團隊。

筆者的一位好友,國內數得上的青年舞美設計師,不久前參與了一家小型演出公司的音樂劇制作。當他交出“花錢少、效果好”且與作品思想高度吻合的舞美設計方案時,制作方贊不絕口。可在具體實施時,制作方卻猶豫不決了,坦言拿不準此劇能演幾場,害怕在舞美上浪費錢。最后,為了節省成本,舞美設計一減再減,創意不復存在。不用想,這種狀態下搞出來的藝術作品在市場里也活不過幾天。
辛辛苦苦設計出整套舞美(服裝、道具、布景等),演不了幾次就隨劇目刀槍入庫、不見天日,這已經是國內許多舞美設計師的煩惱和遺憾。據了解,不少國有藝術院團也存在類似的情況。比如,為了一次比賽、展演,各大藝術院團精心創作出一部作品,可有些演出成本太高,票房抵不回支出,演一次賠一次。若劇目不登臺,那美輪美奐、價值不菲的舞美,自然被深藏閨閣。
一邊是不少院團的舞美閑置,一邊是許多機構搞不起舞美設計,這個問題真的沒有辦法解決嗎?雖然不少院團的作品在藝術種類、形式、風格、理念上大有不同,但其所表現的題材、內容很多時候相近,存在一定程度的重疊,舞美道具亦是如此。筆者想,舞臺藝術的服裝、道具、布景等不一定總要“一劇一設計”、全部重新來過,完全可以嘗試通過租賃方式解決。
相比之下,影視劇在這方面已經有了成功范例。如今的網絡上,已經有不少影視劇道具租賃公司開辦的網站。從明清時期的裝飾道具到現代家具,小到筷子、勺子,大到紅木家具,都有相應的租賃服務。據了解,每年到浙江橫店影視城拍攝的劇組至少有上百個,若每個劇組的所有服裝、道具、布景等都重新制作,不僅花銷極大,還造成浪費,不如租賃一些來得實惠。
鑒于此,舞美從業者可考慮通過“互聯網+舞美”的現代資源配置方式解決問題。打造類似的關于舞美道具的信息分享、互動的網絡平臺,將院團、劇場、演出機構、演藝公司以及舞美設計者的舞美道具進行共享,通過組合、整合各種閑置資源,實現潛在的需求和閑置舞美道具之間的對接,最終形成良性循環。這樣一來,舞臺成本將進一步降低,適度的舞美設計也將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