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計是“拋磚引玉”。古曰:“類以誘之,擊蒙也”。簡單地講,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拋磚引玉”之計需要一些基本條件或前提,方可施小利求得真經。首先,企業要有大氣的文化,特別是勇于先吃虧;其次要有試錯的精神和認錯精神;最后是謙虛的態度和海納百川的勇氣。如果你在一定“要面子,不要里子”的企業、自掃門前雪的企業、落井下石的企業、出了錯“不是老天害我、就是別人害我、自己沒錯”的企業文化……建議慎用“拋磚引玉”。
在有線業內,常常聽到缺少應用的抱怨,其實應用有的是,大膽嘗試,虛心接受批評,不斷地修正,甚至替換,一定會誕生好的應用。這是非常普世的科學方法,但在有些有線很難采納。第一次不成功,沒有第二次的機會;不是被領導批評或埋怨一次或二次,而是埋怨你個了三年五載。有一次不成功,前面成功的十次也是不成功。棄掉HFC路線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沒人為前期劣質工程負責,“HFC技術路線落后”只是逃脫責任的借口。
交互平臺找到好的應用其實很簡單,“開放+淘汰機制”是有線“拋磚引玉”最好的方式。
有些企業,特別是業務開展比較好有線、互聯網公司,有時拋的不是“磚”而是“玉”;有線只需要模仿或學習即可。這種成本最低廉的方式,在某些有線都很難實施;因為出差是一種待遇,而不是工作,甚至是領導信任的標志。寧可挖坑道探玉礦,也不去新疆和田河道里揀玉。新疆廣電盡管體量不大,但技術不落后,其開放、試錯和不斷“拋磚引玉”的文化讓同行垂涎三尺、羨慕嫉妒恨??!
CCBN看著低層員工如饑似渴的追求知識和技術狀態,仿佛是囚禁多年、剛剛出獄,真的讓人心酸;因為在當今社會,這種高水平交流或研討有的是。當你進一步詢問他(她)們怎么被允許出來參加CCBN時,你會聽到更多讓人心酸和心寒的故事……。
“磚”也是利,舍不得小利,難贏大利。IPTV正是看中有線保留6套模擬讓出的電視機,通過免費,一舉把貪圖小利的有線打翻在地。用有線的“磚”砸死有線,去揀有線家里的“玉”,用戶也。
造成有線不能“拋磚引玉”的主要原因是體制,“安全播出零事故”被擴大化了,不僅拋“磚”要被問責,就是拋點“土”也要問責。不過,為了完成好有線的“第一任務”,當領導意圖不明時,需要通過“拋磚引玉”摸清委托人的要求,包括正確地領悟“額娘”的懿旨。
對于政府的項目或集團用戶,如其說是“拋磚引玉”,不如說是“誘敵深入”。其手法包括類似案例的演講、樣板工程或實例的參觀、發動群眾試用的市場活動、開放的實驗室、自己導演的專家評審會、自辦的專題演講……。
今天關于市場運營業務的第113個問題是:你敢于在你所在的單位“拋磚引玉”(不是嘴說,而是項目試驗)嗎?你單位有敢于承擔責任或錯誤的文化嗎?你所以單位愿意承擔試錯的責任“拋磚引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