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已經過去多時,但并沒有減弱人們對這次閱兵的關注熱情,裝備精良的先進武器,整齊劃一的人民解放軍儀仗隊,讓每個中國人為之自豪。這場規模浩大的紀念活動能夠成功舉辦,與包括顯示技術在內各種技術保障支持是密不可分的,下面就讓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顯示系統在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LED大屏顯身手
在閱兵儀式上,位于天安門廣場東、西北角的兩塊面積各360㎡(總面積720㎡)的巨型LED閱兵大屏幕格外醒目,它們作為本次閱兵重要的信息顯示窗口,清晰的向世界傳達出本次閱兵主題: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利亞德就是這兩塊巨型LED閱兵屏的承建者,這是利亞德繼服務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2009年國慶六十周年天安門閱兵、2014APEC會議后,又一次承接如此重大的政治活動。雖然成功中標,但這個項目實現起來并不容易,既要高度契合閱兵儀式整體的環境布局,從視覺上有莊嚴、大氣的美觀度,又要確保圖文顯示質量。
根據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的要求,進行觀禮活動的兩面360㎡LED大屏幕分別擺放在國家博物館西北角和人民大會堂東北角,屏幕能夠滿足天安門城樓上的國家領導人、城樓對面東西側觀禮臺的觀禮嘉賓能清晰地觀看閱兵盛況以及屏幕前20m外清楚觀看的基礎要求。
經過多次反復論證和修改,最終確定采用利亞德LED戶外箱體CV10S(即點間距為10毫米的表貼三合一LED顯示屏),這種屏幕可視角度很大、色域覆蓋廣、具有零拼縫的美觀成像效果,符合閱兵現場信息展示及中央電視臺直播的技術要求;其次應用全新的多媒體顯示信息發布系統,確保顯示屏及相關附屬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尤其是能確保活動預演及活動當天的8小時以上無故障運行;第三,主結構采用鋼結構支撐,顯示屏可抵御12級風,針對現場燃放禮炮可能產生的巨大沖擊 ,在箱體生產過程中對每個箱體都根據天安門管委會專家組提供的數據進行震動測試,確保在現場穩定運行。
利亞德項目團隊表示,兩個多月堅守在項目一線,每天都有數十名技術人員駐場,從前期搭建到后期維護,從屏幕調試到系統方案的數次改進,工作到深夜是常事,最終圓滿完成了這個項目。

閱兵當日的晚上,北京人民大會堂還隆重舉行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文藝晚會《勝利與和平》在。現場歌聲嘹亮、燈光絢爛,以極致的聲光盛宴禮贊70年前那場偉大的勝利。其中有一個場景觀眾一定印象深刻:當用視頻表現奔騰的黃河時,洶涌的黃河沖出了LED大屏幕,沖出了舞臺,直撲觀眾席兩側乃至穹頂,幾乎覆蓋了觀者目力所及的全部區域,此時整個人民大會堂變成了一個巨型舞臺。為了達到此效果,整場晚會應用的LED大屏幕總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由三部分組成:舞臺主屏幕;中央的兩層階梯屏幕;舞臺左右兩側的各三道邊幕條屏,以及兩側假臺口的立柱大屏幕。此外在舞臺外、觀眾席上空還采用了20臺巴可26000流明投影儀投射出穹頂投影,充分實現了燈光視頻“鋪天蓋地”的震撼視覺效果。

監視器小屏要求高
為高質量直播閱兵實況,此次中央電視臺首次動用電影級移動拍攝設備。觀眾從電視畫面中看到的戰機翱翔和空中俯瞰畫面,是由軍用直升機掛載頂級航拍設備拍攝完成的。跟拍國家主席習近平檢閱三軍將士的“紅旗”轎車中,配備了曾參與拍攝好萊塢大片的SHOTOVER F1航拍陀螺儀等國際先進設備。在監視器方面,也是嚴苛要求多方甄選。閱兵當日,陽光明媚、晴空萬里,拍攝條件絕佳,但問題隨之而來:檢閱車輛由西向東行駛,強光正好照射在跟拍車的監視器上。在8萬勒克斯(照度值單位)的高光環境下,監視器顯示效果大打折扣,影響攝影師對畫面的準確判斷。
“市面上常規監視器亮度只有400燭光/平方米(亮度值單位)左右,無法勝任如此重要而特殊的拍攝任務。畫面一旦出現問題,跟拍攝影師很難從監視器中捕捉到,嚴重影響直播安全。” 洛陽瑞光公司總經理馬健表示。
為此,洛陽瑞光組織技術人員立項攻關,反復測試,首創出了亮度高達1100燭光/平方米的TL-P700HD超高亮監視器,成為目前國內同尺寸亮度最高的專業監視器。該監視器在高達10萬勒克斯高光環境下,畫面清晰、色彩真實,其特有的亮度波形、曝光評測和超標定位功能,幫助攝影師避免對曝光量的誤判。
這款監視器和“瑞鴿”其他型號監視器一起,共同完成了“主席跟拍”、航拍和數十個固定、搖臂機位的拍攝任務,獲得了攝制組的認可。

指揮調度更智能
在閱兵之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端門外廣場迎接出席大會的各國領導人等,出席紀念活動的嘉賓乘坐車輛準時、依次抵達,分秒不差。殊不知這背后其實是“警衛車輛指揮調度系統”的功勞。
隨著北斗導航的深入應用,基于北斗的警衛車輛指揮調度系統也由南京聯創研發出來并應用在此次閱兵中。大會安保指揮部通過該系統,可以實時了解中外領導人的出發時間及行進位置。指揮部只需在調度中心的大屏上打開電子地圖,鼠標點擊某一地點,就能向車隊和路面交警的移動終端發出指示,標出下一個目標方向。通過該系統可以隨時通知車隊調整車速,確保車隊車輛準時到達會場。如果車隊行進快了,必要時可以多繞幾條街。如果行進慢了,也可以臨時通知抄近道,并且安排別的車隊繞行回避。
為了確保大閱兵活動每個環節的準確無誤,此次閱兵還采用了武大吉奧研發的地理信息服務平臺軟件GeoGlobe對閱兵場景進行構建,為閱兵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GeoGlobe作為基礎軟件,通過提供影像基礎底圖和三維模型服務,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在成功構建及顯示了北京東西三環、南北四環范圍內海量模型場景的基礎上,精準模擬出閱兵現場的實時景象,不僅能在閱兵過程中對各參閱兵種進行直觀跟蹤,同時還為預警情況的發生提供了科學的處理依據。
威創雖然沒有參加這次閱兵,但作為曾經國慶60周年聯合閱兵指揮中心的顯示項目的建設者,在閱兵后也提出了信息可視化技術在軍隊應用的重要性。威創認為奪取現代戰爭的信息權。制陸權、制海權、制空權甚至制天權的奪取,都必須以首先奪取制信息權為前提。制信息權的獲取主要依賴電子戰和網絡戰在電磁空間及網絡空間的綜合運用,其信息獲取、處理、傳遞和利用,都少不了信息可視化技術。信息可視化技術的應用便于指揮人員運籌全局,準確及時下達命令,快速有效地進行軍事部署。現在包括威創在內的主要顯示廠商都在致力于超高分辨率的大屏幕顯控系統的研發。通過此系統,細微的地標調整,作戰單位的分布、轉移等,均可在大屏幕上進行標注,軍情一目了然。GPS、RS等數字處理能力,結合威創可視化互動平臺的整合,使指揮官通過大屏獲得海陸空等多個作戰隊伍的戰況分析,并在第一時間下達指令,實現總部對各兵種、作戰隊伍全盤有效的控制部署,圓滿完成作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