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蕭寒、梁君健兩名資深紀錄片導演聯合執導的首部紀錄珠峰攀登全程的極限紀實電影《喜馬拉雅天梯》11日在深圳萬象城橙天嘉禾影城進行試映,這是該片在深圳的首次亮相,瑰麗壯闊的風景、登山途中的驚險,無一不讓提前觀看影片的觀眾和媒體熱血沸騰。觀影結束后導演蕭寒、主演索多、攝影指導扎西旺家以及出品人路偉與觀眾進行了互動并接受了媒體采訪。

超強制作團隊 打造不一樣的紀錄片
《喜馬拉雅天梯》講述了一群從喜瑪拉雅周邊大山中走出來的孩子,在西藏登山學校經過數年的專業訓練后,又重返大山,征服珠穆朗瑪峰的故事。
該片以西藏登山學校的學生為主要拍攝對象,以他們所參與的今年5月一次登山向導任務為主題,全程跟蹤拍攝完成。影片九成以上對白為藏語,片中藏族小伙兒的憨厚可愛贏得了觀眾陣陣笑聲,壯美的自然風光、登山路上的危險又引發了觀眾的聲聲驚嘆,對拍攝對象的個性化描述和入微的細節處理則展現出登山背后的艱辛與幸福。
本片由蕭寒、梁君健兩名資深紀錄片導演聯合執導;憑賈樟柯導演的《天注定》獲得金馬獎的法國剪輯師馬修歷時一年完成剪輯;國際知名制作團隊Mr. Fantastic(神奇先生)擔綱音樂制作;藏族著名攝影師扎西旺加擔當攝影指導,強大的制作團隊確保了影片的質量。
影片著重表現了登山向導的工作,而不同于其他紀錄片展現了很多的自然風光,導演蕭寒解釋剪輯師馬修在剪輯時,拋棄了很多壯美的風光畫面,而正是電影本身的質感,電影本身的高冷打動了導演組,決定用一個比較克制的表達方式來展現電影,這也是紀實電影的魅力。出品人路偉說,我們花了那么多錢,拍了那么多好看的畫面,但是并沒有用,是因為我們知道哪些東西打動眼睛哪些東西打動心。

克服拍攝困難 實現多個第一次
作為首部紀錄珠峰攀登全程的超高清極限電影,該片的拍攝過程實現了多個紀錄片拍攝的第一次:第一次將攝影腳架帶上珠峰峰頂;第一次在珠峰海拔七千米以上高度進行特殊攝影;第一次將飛行器帶上海拔六千五百米的前進營地完成航拍攝影……為了在海拔6800米以上完成普通人無法完成的高海拔攝影,團隊甚至花三個月時間把兩名藏族向導培養成了攝影師,而就在他們在珠峰北麓完成拍攝的同時,珠峰登山史上最嚴重的山難正在尼泊爾境內的南麓發生…… 拍攝過程中珠峰南坡雪崩,那個時候幾乎攝制組的所有人都收到了來自朋友的問候,雪崩導致了南坡的16位向導在鋪路時發生意外,長眠在了那里。與此同時,北坡也經歷了冰崩。盡管南坡發生災難,好在沒有影響北坡的登頂拍攝,攝制組還是克服困難堅持了下來。 影片的最后,第一次成功登頂的索多說出的話竟然是”登頂太累了,我再也不想登峰了。”觀影結束后,不少觀眾也十分關心這個問題,并向索多發問。憨厚的索多笑著說,“當時在登山的時候特別累,快要不行的那種,所以說了那句話,我還是會去的。”

天梯助王石、陳坤實現登峰夢想
路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每個電影都有它的世界觀、價值觀,《喜馬拉雅天梯》這部電影往大了說給我們傳達了夢想,而我從這個片子看到的是一個勵志的故事、自我成長的故事。這些登山向導不僅完成了夢想,還幫助了其他登山者到達了山巔。”
據了解,《喜馬拉雅天梯》前期拍攝制作歷時四年,該片早在立項時就已獲得中國首屆國際紀錄片提案大會最具國際傳播力獎,并在法國陽光紀錄片大會亞洲展上以中國提案第一名的身份入圍國際提案單元,BBC,NHK等國際知名電視臺也已購買了本片,《喜馬拉雅天梯》的世界版在不久后也將面世。此外,曾在這些年輕 “天梯”們的幫助下實現個人極限夢想的王石、陳坤、等明星也親身向公眾大力推薦。在深圳的試映場,不但深圳登山界代表張梁來到現場,同觀眾分享登山的經歷,萬科總經理郁亮也到場支持,并對影片給予好評。
影片將于16號正式上映,隨后將在全國76個城市2800多家電影院放映,是目前中國紀錄電影中發行最好的影片。屆時將給向往登山的愛好者一注強心劑,也給無法親臨現場的觀眾一個近距離感受珠峰的機會。此外,除電影版,《喜馬拉雅天梯》還將制作成5集電視紀錄片,展現更多因時間限制在電影中難以展示的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