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廣泛的高速串行總線
不管我們愿不愿意,高速串行總線架構已經成為高性能的數字標準。與我們日常最緊密的計算機、手機、單反相機、影音娛樂等設備,串行總線標準為我們提供了許多的便利和性能優勢。在模擬年代,我們可以很簡潔的用一句話概括某個接口的作用,比如“VGA”接口,我們可以說“用于顯示輸出的接口”。但在數字年代,好像所有接口的作用都變得很強大,它們的功能已經不是那么單一,比如“Thunderbolt”接口,比如“HDBaseT”接口,我們就很難用一句話可以完全解釋清楚。
由此聯想到我們這個行業,很多鄰居或朋友家要購買影音設備或系統出問題,第一時間會想到要我幫忙,但這么多年,他們依然沒有弄明白我到底從事什么行業,只知道跟投影機有關。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融合,我想以后會越來越難解釋清楚我們所從事的行業,這是大勢所趨,不管我們愿不愿意。
串行總線關鍵目標是通過多種標準架構,在大量的產品之間實現互連互通。每種標準都由一個監管機構管理,確定設計和測試要求,下表例舉出了部分主流的串行標準。
用途 |
標準 |
監管機構 |
傳輸速率 |
存儲訪問 |
串行ATA(SATA) |
SATA-IO |
6.0 Gb/s |
|
串行附加SCSI(SAS) |
SCSI協會 |
12 Gb/s |
芯片互連 |
PCI Express(PCIe) |
PCI-SIG |
5.0 Gb/s |
|
RapidIO |
Rapid I/O協會 |
6.25 Gb/s |
高清顯示 |
HDMI(2.0) |
HDMI |
18 Gb/s |
|
DisplayPort(1.3) |
VESA |
21.6 Gb/s |
|
HDBaseT |
HDBaseT聯盟 |
20 Gb/s |
|
12G-SDI |
SMPTE |
11.88 Gb/s |
系統互聯 |
USB(3.1) |
USB-IF |
10 Gb/s |
|
千兆以太網 |
IEEE |
1.0 Gb/s |
不論哪種格式和標準,不斷的更新和發展目的只有三個:更高的傳輸速率(高帶寬),更長的傳輸距離以及更小的延時。
高速串行總線的傳輸困擾
在本刊2015年07刊《POE及網絡在HDBaseT技術的應用》一文中,筆者就數字視頻傳輸的誤區和困惑做過一些基礎的介紹,并就目前數字視頻主流的幾種傳輸技術進行了對比。
數字視頻的集成技術明顯優于模擬視頻技術,這是我們的共識。由于目前幾乎所有的信號源(顯卡、藍光播放機、DVD、攝像機、高清機頂盒、視頻會議等)和顯示終端(數字電影機、投影機、液晶顯示器、LED顯示屏、數字錄播系統等)的內部電子結構,已經可以完全設計成全數字化的處理和傳輸,為此可以省略內部大量的D/A及A/D轉換,在源頭上數字技術已經減少了數模轉換或模數轉換產生的失真。
如右圖:在有效距離內,數字傳輸可以完美的還原每個像素。

在模擬年代,我們追求信號傳輸的完美,避免視頻質量的劣化。但在數字視頻中,我們應更多觀察信號本身的缺陷。數字信號雖然具備很好的穩定性,但很多信號格式在當初制訂標準的時候,并不考慮工程應用,所以它們的傳輸距離非常有限。而且,同樣的信號格式,在不同的器材上能夠支持的傳輸距離也未必相同。比如,藍光播放機、手提電腦、臺式電腦都可以是HDMI輸出,但三者的有效傳輸距離可能就有很大的區別,這種差異我們可以稱為發射器(信號源)的信號完整性。
同一臺發射器,與不同的顯示器材(接收器)連接,所支持的傳輸距離也不一致,比如一臺手提電腦,以HDMI的方式與投影機、液晶顯示器等連接,能夠穩定傳輸的距離可能也有區別,甚至跟不同品牌的發射器、接收器都存在很大的關系。這種差異我們稱為接收器(顯示端)的靈敏度,很遺憾的是,多數接收器都不會告訴我們它的靈敏度有多高。
保持數字視頻信號的完整性
長距離傳輸或設備級聯是數字信號產生時鐘錯誤的主要原因,時鐘錯誤會導致周期的變化,即信號抖動。
將重復的數字信號取樣再疊加,在示波器上可以生成“眼圖”。每種標準都規定了怎樣為眼圖測量捕獲數據,包括時鐘恢復方法以及確定一致還是不一致的模板。除眼圖測量顯示外,示波器分析工具可以執行統計分析,確定模板邊界和其它關鍵參數是否違規。

眼圖的閉合度是衡量數字信號完整性的標準,眼圖最低標準值稱為“模塊”(如右圖的亮色區域),眼圖張開越小,信號的精確度越差,當扭曲的信號波形侵占到“模塊”區域時,這個信號會存在很多的不穩定性,甚至會導致圖像的消失。

在工程應用中,線纜質量、長度是影響傳輸的關鍵環節,線纜長度將導致信號幅度衰減和頻率下跌,從而使信號的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延長。隨著電纜長度的增加,眼開度接近閉合,HDMI模塊已經不再清晰可見,下圖是一條60米的HDMI高清連接(24AWG),信號到達顯示器之前,眼圖已經完全閉合,基本上沒有接收器可以正確恢復原始信號:

借助現代數字視頻的強大技術,仍然能夠通過外接均衡器正確地解碼這種有缺陷的信號,因為均衡器能夠恢復數據流。比如Lightware的自動線纜均衡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在多數不同系列的產品:
?MX混合矩陣的DVI輸入板卡:60米,1920×1080@60Hz
?MX8×4DVI-Pro,MX8×8DVI-Pro固化式矩陣:50米,1920×1080@60Hz
?MX8×8DVI-HDCP-Pro,MX8×8HDMI-Pro固化式矩陣:60米,1920×1080@60Hz
?EDID Manager V4 EDID管理及仿真器:60米,1920×1080@60Hz
?DVISL-EQ,DVIDL-EQ, HDMI-EQ自動線纜均衡器:60米,1920×1080@60Hz
?DA2DVI-HDCP-Pro分配器:60米,1920×1080@60Hz
?DA4-3GSDI分配器:140米,3G-SDI
自動線纜均衡能夠有效克服長距離傳輸產生的信號衰減、串擾和噪音,恢復信號到一個可以正常使用的幅度范圍,但并不代表均衡后的信號就已經完美無缺。

信號的抖動
數字視頻更高的速率和嵌入式時鐘,意味著更容易發生抖動,劣化誤碼率(BER)性能。抖動包括確定性抖動和隨機性抖動。為保證良好的系統互通性,發射機不能產生太多的信號抖動,接收機必須能夠容錯一定范圍的信號抖動,同時仍能恢復時鐘和解串行化數據流。而遺憾的是,這些容錯范圍就像接收器的靈敏度一樣,我們依然無從得知。

精確像素時基重建
如前所述,我們無從得知所有接收器的靈敏度和容錯能力,而且大部分接收器都希望接收一個完美的、無缺陷的數字信號。所以,僅僅通過線纜均衡技術恢復信號的幅度可能還不夠,因為均衡后的信號依然存在延時差和抖動,這兩個存留的事件不一定會造成接收器無法顯示,但可能存在隱患。
2006年,Lightware在全球第一臺DVI矩陣(MX8×8DVI-Pro)成功應用了“精確像素時基重建”技術,發揮了超常的信號再生功能。“精確像素時基重建”技術清除了由于劣質線纜長距離傳輸以及電磁兼容導致的圖像噪點、偏斜以及抖動等存留問題。自動消除和補償在DVI 線纜、HDMI線纜以及雙絞線中存在的對內和對間延時差。
“精確像素時基重建”技術至今已經廣泛應用在Lightware的很多產品,包括矩陣、輸出板卡、信號延長器以及數字視頻接口,從而確保Lightware的產品可以搭建一個完美無缺的數字視頻系統。
Lightware精確像素時基重建技術,通過解碼視頻內容的像素信息,并通過雙重的PLL電路進行驅動。再生的像素信息被重新編碼成完整的DVI或HDMI信號,從而確保數字傳輸的準確性和精確的時鐘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