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隨著IP網絡、互聯網技術突飛猛進式的發展,基于H.323、SIP標準的視頻會議系統已漸成主流。技術的發展帶來視頻會議系統建設成本的降低,視頻會議開始從狹窄的行業領域,飛入到通用市場,視頻會議的企業市場開始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
近兩年來移動互聯技術的高速發展,視頻會議系統也在進行著顛覆式的改變:一方面視頻會議系統逐漸在朝著平臺化的方向演進,另一方面視頻終端設備也在朝著小型化方向發展,系統的應用場景也向多樣化發展。在視頻會議系統新的發展階段,探討企業的視頻系統應用場景的設計和實現方式具有現實的意義。
企業視頻會議應用場景設計
在探討視頻會議在企業間的應用場景之前,我們需要分析一下在當前應用環境中,企業用戶對視頻會議系統的真實訴求:
· 組織架構:總部與分支機構。多級結構涉及到不同的會議模式,如總部和分支機構的宣講會議,總部和分支機構的培訓,總部和分支機構的工作考核,平級工作單位之間的會議討論等。
· 會議規模:按照日常會議規模,可分為點對點會議,適合業務部門日常工作交流、遠程招聘等;多點會議,適合中小型的討論性會議、遠程培訓等;全員會議,面向公司全體員工的大型會議、季度總結和年會等。
· 會議議程:分為單向、交互和分享等三種常見模式。單向適合由上到下的統一宣講,交互適合日常工作討論、總結等,分享適合月度總結、季度總結等。
· 會議內容:除了常見的視音頻交互內容外,視頻會議內容還應包括會議材料(如word文檔、PPT幻燈片和Excel數據表格)、媒體資料播放。
· 會議布局:講臺、主席臺、觀眾席,會議攝像機、麥克風和本地擴音系統等。
· 參會方式:必須提供會議室場景、桌面場景、移動終端場景和電話接入等多種應用場景。
除了上述的視頻會議場景因素之外,我們在設計視頻會議系統時,還需考慮以下原則:
· 組織架構適應性原則:視頻會議主要是為企業的經營、培訓、會議等服務。因此,視頻會議的應用模式一定要結合企業自身的組織機構,融合考慮企業扁平狀、平行狀和樹狀組織架構之間不同的需求。
· 應用場景全面性原則:結合當前視頻系統平臺化的發展趨勢,基于云計算實現的“云視頻會議系統”正在逐步落地,視頻會議系統的應用模式也變得更為豐富,移動化辦公正成為新的協作方式。因此,視頻會議系統的應用場景設計上應考慮覆蓋公司全員接入、不同工作環境(如會議室、辦公桌面和移動辦公化)、所有網絡(如3G、4G、WIFI和PSTN網絡)接入下的會議需求。
· 技術保障差異化原則:從規模、重要性方面來講,企業的各種會議、培訓等應用場景是有著嚴格差別的,應用場景的設計與實現一定要考慮差異性。不同會議的需求不同,應采取不同的技術保障服務。對于領導參加的重要會議,需遵循正確的會議流程,提前進行會議預約,會前流程知會大家,入會后除領導之外的與會者初始啞音,不制造噪音,養成良好習慣,申請主講成功開啟聲音,不發音啞音,在會議中優先保障網絡帶寬;普通的會議只需確保好網絡接入即可。
· 技術路線標準化原則:私有的技術標準在與其它視頻設備在互通性上會存在較大的問題。隨著IP應用的日益廣泛,H.323已經成為視訊建設的主流,代表未來多媒體視訊會議以及其它網上多媒體應用的發展方向和潮流。此外,由于SIP協議的靈活性,H.323和SIP協議將是在不同應用環境的相互補充。
根據以上原則,對視頻會議系統的應用場景主要歸納為以下三種情況:
1、大型視頻會議
大型視頻會議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級別高的企業領導主持召開的各類視頻會議,此類視頻會議通常在大會議室召開,需要保持良好的會議秩序,嚴格遵守會議流程。另一種是大規模的視頻會議,如面向企業全員的會議、培訓等;大型視頻會議在企業中的視頻會議數量占比會比較小,但是重要性非常高,一般都需要提前進行會議預約。
2、小型視頻會議
小型視頻會議的特點是會議規模小,且可隨時召開。根據與會者的規模,可直觀的把與會者在10方以下的視頻會議定義為小型視頻會議。小型視頻會議在企業中的視頻會議數量占比較大,會議可隨時發起,與會方不固定,靈活方便。
3、移動、桌面視頻會議
除了上述的兩種應用場景之外,還需考慮移動接入場景和桌面應用場景。通過移動接入場景,可將視頻會議拓展到整個互聯網和移動網絡,用戶隨時隨地可以使用基于3G/4G接入的手機和PC,通過移動互聯網便捷地接入到現有會議系統中,真正實現跨越地域、空間的全方位會議。
企業視頻會議應用實現方式
考慮到以上三種應用場景,企業在建設視頻系統時,必須充分考慮到方案的差異化,以滿足不同的應用場景需求。
1、大型視頻會議
針對大型視頻會議場景,需建設功能完備的大型視頻會議室,滿足本部全體員工參會;可少量部署功能完備的中型視頻會議室,滿足企業領導主持的重要視頻會議。在會議室建設和實際應用過程中,可綜合參考下面幾點因素:
· 會議室建設:部署硬件視頻會議終端和會議攝像機(會議攝像機可按照實際需求部署2臺以上,捕捉發言人特寫和會議室全景畫面),配套視頻顯示設備和音頻輸入輸出設備。視頻顯示設備可采用液晶電視機或高清投影儀的方案,統一接入到視頻矩陣進行切換;音頻輸入輸出設備包括有調音臺、會議功放、會議音響、數字音頻處理器、反饋抑制器、音頻矩陣、手拉手麥克風系統和無線麥等設備。同時應考慮高穩定性,視頻會議終端應采取雙機備份。
· 會前準備:按照既定的會議議程,提前準備桌牌、播放數據會議的電腦等。在會議開始之前提前和遠端與會者一起進行聯調,檢查本地音視頻輸入輸出、燈光、網絡等效果。
· 流程控制:在進行一場完整的大型視頻會議時,應包含有會議預定、通知下發、需求確認、會前調試、會議議程、技術保障(視音頻效果、網絡、會議室系統)、會議錄像等流程。
· 應急備份:應提前準備對應的備份方案,并在會前進行演練。
2、小型視頻會議
由于小型視頻會議具備靈活多樣性,因此需考慮部署多個小型視頻會議室,以滿足企業員工隨時發起召開各種視頻會議的需求;在小型會議室,可建議部署一體式會議終端,設備自身提供會議攝像機和會議麥克風,用戶只需在會議室配置一臺電視機設備+一臺投影儀即可實現會議應用,同時用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搭配會議室設備(會議發言系統、音響系統、視頻顯示系統等等)。
3、桌面、移動視頻會議
為滿足桌面、移動視頻會議功能,要求視頻會議系統必須提供桌面客戶端和移動APP。通過桌面客戶端,用戶可在PC上召開視頻會議;在員工出差或外出辦公的時候,也可以利用手機下載安裝APP直接入會。
經驗總結和展望
通過前面的分析得知,企業如果想更好的使用視頻會議系統,將它徹底變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生產力工具,我們需要進行一些模式的轉化:
· 運維模式要轉化:早期的被動服務/駐場服務,應逐步朝著用戶自服務轉換,最終實現只需關注視頻云平臺的運維即可。
· 技術標準要統一:軟硬視頻系統結合的較多,帶來互聯互通的問題,維護工作量的倍增。因此,視頻會議系統必須考慮兼容性和互通性,在同一協議體系下,應做到所有設備都可以順利接入,保護現有投資。
· 備份機制要建立:針對重要會議場合和使用場景,必須考慮整個系統的備份機制,如雙MCU備份、重要會議室的終端備份。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考慮設置多套視頻會議系統互為備份,如同時建設兩套不同廠家的硬件視頻會議系統,各自提供線路接入,并利用電話系統進行語音備份。
· 重視會前調試:在每一場重要的視頻會議系統召開時,都必須進行全網設備的聯調,檢查視音頻效果、網絡狀況和會議秩序。
最后,隨著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的發展,視頻會議系統也正在發生新的改變,傳統的MCU+硬件終端的模式正在逐步被淘汰,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廠家開始推出基于云計算的云視頻會議解決方案。云視頻會議解決方案是以云計算為核心,服務提供商建設云計算中心,采用公有云或混合云部署方式,讓企業用戶通過現有Internet即可實現跨地域多方數視頻溝通。
云計算天然就具備虛擬化、動態資源分配和資源池的優勢,因此,我們可以設想,在未來的幾年內,視頻會議平臺的部署將全面實現虛擬化部署,動態分配的資源池,將逐步取代現有的機框式MCU堆疊方案。企業用戶只需要單獨采購硬件視頻會議終端或移動客戶端,即可實現視頻協作。這將徹底改變人們的工作方式和溝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