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合作為中國多媒體教室設備最大的供應商,已擁有近百萬間教室的用戶,而這些教室中的設備以及與這些設備配套的軟件成為鴻合為在線教育提供服務的最好入口。
看誰能過獨木橋
近幾年在線教育發展十分迅速,每年用戶數量增速達到14%左右,2014年用戶數量已經達到7796萬人,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實現998億元,到2017年預計將突破1.2億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733億元。良好的發展前景吸引了眾多公司和資本進入,在線教育成為非常高熱的投資項目。
經過發展當前在線教育主要形成四種模式:一是提供一種學習的工具,比如背單詞、心算口算競賽平臺等;二是提供學習課程。外語培訓是這種模式的主力,新東方、小馬過河等提供外語考試的線上培訓課程非常火爆;三是提供教師備授課的工具和資源并同時提供學生學習交流的社區,提供教師家長聯系的家校平臺;四是提供慕課開設平臺,為教師開設網絡課程服務。
“其中第二、三、四種模式其背后都需要有厚重的積累才能完成,比如外語等培訓課程的在線教育,如果不是之前有深厚的教育培訓積累是非常難以介入的。同時二、四兩種模式還需要有非常厚重的資源積累或用戶入口積累才較容易切入,當然以上這三種模式的盈利模式也是很明顯的。”
鴻合科技副總裁、北京鴻合智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尹立斌表示,第一種模式目前較容易切入,但這種切入的點需要非常準確有非常有技巧,能真正解決學習者的痛點并持續改進和提升,這個看似輕巧的工具其實要準確找到切入點是非常難的,切入不準確,學習者不愛用,累計用戶不多,這是很難有盈利回報的。現在投入這種工具的公司非常多,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但要真能過去了,有了用戶積累,其實盈利模式相對來說也是比較是明確的。所以不是盈利模式不明確而是沒人過得了獨木橋,沒有找準切入點而已。
與優勢結合
尹立斌認為,鴻合的優勢在于目前為中國多媒體教室設備最大的供應商,經多年積累,已擁有近百萬間教室的用戶,而這些教室中的設備以及與這些設備配套的軟件為鴻合進入在線教育提供了最好入口,同時第三、四種模式與多媒體教學緊密相連、與鴻合的教育優勢契合作為切入點。
從2013年起鴻合就開始在在線教育方面發力,目前除了可提供交互式電子白板、視頻展示臺、投影機等硬件設備外,還著力開發出錄播、遠程音視頻交互軟硬件平臺、微課制作平臺、虛擬演播室等不少在線教育必不可少的軟硬件產品。
此外還建立了鴻合”i”學云平臺,將教學備課過程中需要的教學設計、教學素材、試題等資源自動推送給教師。即教師進入平臺后,平臺能根據教師備課的知識點,自動為教師“挑選”與知識點相關的教學資源“擺放”在教師的備課平臺上供教師輕松使用,教師能通過該系統建立與家長和學生溝通的平臺,建立教師與教師交流的社區平臺,學生可以通過該平臺自主預習和復習教師的授課內容,學生通過觀看教師的微課視頻并輔之相應的測試題實現翻轉課堂或完全的自主學習。此大大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減輕了工作量、提升了教學效果。未來鴻合還將不斷完善“i”學平臺,通過影響原有海量的多媒體軟硬件用戶進入平臺使用,并拉動學生和家長使用鴻合的平臺,達到海量累計客戶的目的。
經驗分享
尹立斌表示,雖然現在有不少AV廠商都對在線教育躍躍欲試,但AV廠商和所有進入在線教育的其他企業一樣,只有切入點準確,切實的利用互聯網的獨特模式真正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痛點”,并能持續改善提高,才有持續下去,并可能盈利。
目前AV廠家參與在線教育可以有以下幾種方式:一、提供在線教育所需的設備和應用軟件,如錄播系統,虛擬演播室,微課制作系統、多媒體教室設備等;這是最傳統的商業模式;二、憑借硬件在各級各類學校的裝備,利用軟件的入口,比如與電子白板配套的交互教學備授課軟件,在平臺上完成課程準備或實現部分教學過程;教師在運用這類型的軟件制作課件時進入云資源平臺在平臺上完成備課、作業、試題等教學準備工作,也可以將自己或學校制作的微課或網絡課程留給學生課后學習;三、提供慕課平臺,慕課制作工具,開設教室開設網絡課程的服務平臺。這是目前多媒體廠商進入在線教育的最好途徑。

鴻合科技副總裁、北京鴻合智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尹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