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視頻、虛擬現實、沉浸式觀看……這些字眼觸動著本次的兩會報道。
也不知道全景VR(Virtual Reality,即虛擬現實)拍攝兩會的點子是誰出的?但貌似這一次,央視、新華社、人民日報都不約而同地用到了360度拍攝現場。可以說,頭戴的便攜式相機Gopro和360度全景相機在這次兩會上出盡風頭。
其實,全景圖片技術在娛樂和游戲行業應用得很多,沉浸式體驗也其實很早就出現在一些商業性的展示中,但與嚴肅的兩會新聞現場相結合,這是恐怕是首次。
“360度全景相機”可前后左右上下,包括畫面、聲音全方位記錄新聞現場,用戶打開客戶端的相關報道,會有極強的現場感,如果佩戴VR眼鏡,還能體驗完全沉浸其中的虛擬效果。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拍攝“神器”,如何一圈兒360度,無死角展示會場情況,做到即時新聞、即時展示,實現“全景看兩會”。
人民日報客戶端使用了insta360全景相機,可拍攝4K級全景視頻和全景照片,即拍即傳,無需后期即可合成360度無死角的全景影像,具有100分鐘的連續拍攝能力。可實時在新媒體平臺進行推送和傳播。而觀眾,只要轉動手機或拖動手機屏幕即可選擇任意視角觀看兩會現場最真實的情況。

中國之聲采用一體全景機,有兩個攝像頭,在一個手機大小的機身上前后各一個,每個攝像頭大約 有200度的拍攝角度,前后兩個攝像頭拼在一起,360度綽綽有余。一體機方案的優勢是便攜,而且機器可以直接輸出已經拼接好了的視頻。

中國之聲采用全景報道,突出交互體驗。搭配VR虛擬現實眼鏡,可以在中國之聲的全景報道里面體驗站在“部長通道”里和部長面對面的感覺。

6個GOPRO相機DIY的全景相機,讓每個相機的鏡頭朝向不同的方向,實現全景拍攝。

網易新聞利用最新的VR(虛擬現實)技術手段,用全新的角度來展現故事。通過全景視頻報道形式,直觀生動的展示國民經濟、文化發展、社會建設等內容,拉近年輕人與兩會的距離,更讓兩會報道更具極客范兒。

新浪網則讓VR全景報道更“接地氣”,推出VR全景式報道H5互動產品《人民大會堂全景巡游》。《人民大會堂全景巡游》,通過全景照片技術攝制,以手機版H5頁面形式推出。通過VR全景報道,網友在手機上 打開鏈接,就可以瞬間置身于“神秘”的人民大會堂內部,通過手機角度的變換,就可以完成人民大會堂內部各個方位的場景體驗。

手持虛擬現實設備(VR)的記者

記者用360°虛擬現實相機拍攝

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記者利用新式裝備采訪

Gopro遙控器

記者圍觀360全景攝像機

手持的輕便全方位攝像設備報道兩會

隨著技術進步,新聞報道的手段也不斷跟進,全景新聞這種“浸入式”新聞報道將在未來的那些時效性強、現場性強的新聞報道中大顯身手。
2016年,虛擬現實技術可在奧運會、美國大選中施展拳腳。不過,評論家認為,這項技術在新聞領域的廣泛應用尚需時日。電子技術專家凱文·安德森(Kevin Anderson)說:“對于新聞業,虛擬現實技術就像3D技術,令人激動,但不一定令用戶心動。”(圖片來源:網易、人民網、新華網、新浪、大眾網、中國之聲等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