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大陸與臺灣對概念的不同表述,本文將會出現“數字標牌”與“數位看板”的混用情況
“只要有展會,一定會有臺灣廠商”
不出所料地,臺灣數位看板多媒體聯盟(DSMA Taiwan)再次亮相今年的InfoComm China展會。
這家旨在通過垂直整合臺灣數位看板產業的發展優勢,以達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并形成整體解決方案輸出的競爭優勢的目的的聯盟,其成員囊括了臺灣的面板(顯示器)、工業電腦(播放器)、軟件平臺、內容、系統整合及服務,以及媒體運營服務等數字標牌全產業鏈上的眾多企業。

“在全世界來說,只要有展會,一定會有臺灣廠商。”再次召集包括鎧應科技、瑞訊智能、威盛電子、精英電腦、OUiGO威夠、日昇電子等聯盟成員企業參展InfoComm China,臺灣數位看板多媒體聯盟會長鄭乾池先生表示,“就面板、工業電腦、系統整合及服務等環節來說,臺灣地區企業具有行業領導地位。我們希望通過諸如參加國內的一些代表性展會的方式,把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和學習,通過產業鏈的形式帶到大陸,快速和中國大陸以及整個亞洲市場銜接上;同時,我們也期望發揮臺灣數位看板廠商在硬件、系統整合、零售渠道、創意和軟件開發人才,以及全球市場把握能力等諸多優勢,通過各式平臺和渠道,尋找跨國合作伙伴,共同拓展數位看板新興市場,以達到多方共贏的局面。”
臺灣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長戴豪君博士對此十分認同,他認為InfoComm China勢必會集結許多供應商、系統整合商與來自歐美等市場的買家,為聯盟成員創造合作的機遇。
也正是基于此,首屆“亞洲數位看板論壇”也在臺灣數位看板多媒體聯盟與InfoComm China雙方的共同推動下,于展會期間盛大舉辦。論壇集合了中國大陸、臺灣、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數字標牌領域權威,就數字標牌及其對即將到來的2020東京奧運會、東南亞智慧零售市場的影響,以及數字標牌行業未來的發展走勢與各種商機展開了廣泛探討。
論壇上,臺灣數位看板多媒體聯盟還與日本Digital Signage Consortium (DSC)共同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鄭乾池會長坦言,“我們希望通過聯盟整體運作和雙方之間的密切交流,把雙方技術、內容、創意等方面的優勢進行互補傳遞,進而加強、加速大陸和臺灣廠商之間的合作。”

臺灣數位看板多媒體聯盟會長鄭乾池先生(左)與臺灣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長戴豪君博士
數字標牌行業衛道者
本次InfoComm China展會,除了信頤、ONELAN等極少數幾家之外,算得上傳統數字標牌企業的,實際上就只有以臺灣數位看板多媒體聯盟名義聯合參展的幾家企業。
關于數字標牌行業的整體狀況,我們大可以從歷年的一些展會看出端倪:
從參展的數字標牌企業的數量來看,在數字標牌行業發展最熱火朝天的2009-2013年間,數字標牌企業在InfoComm China這樣的綜合類展會上,其規模也堪稱中流砥柱。不但有眾多數字標牌專門的企業參展,而且有LG、三星、松下、索尼、NEC、飛利浦等顯示巨頭,也有相當量級的數字標牌產品展示。反觀現在,頗有幾分蕭瑟凋敝的意味。
真的是行業凋敝了嗎?顯然不是。
拋開諸如Intel和一些市場調研公司等發布的各種“普大喜奔”的數據,我們在越來越多的場合看到了越來越多的顯示屏,播放著越來越精美的畫面和我們需要的信息,這是我們對數字標牌應用越來越普及的實際感受。
戴豪君博士對數字標牌的前景非常看好,他指出:“亞洲是目前全世界經濟發展最蓬勃的區域之一,大量的新興城市建設和行業應用需求催生了包括數位看板在內的眾多行業繁榮。我們看到,隨著行業應用方面的逐步成熟,包括人機交互技術的提升以及音頻和視頻數據的無縫加入,數位看板已成為了教育、會展、交通、酒店、商業展示等各式應用場景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鄭會長提到說臺灣數位看板多媒體聯盟是中國乃至亞洲數字標牌行業的先驅者,誠然如此,然而我更愿意用“衛道者”來褒揚這一聯盟。
毫無疑問,無論是技術的進步還是產品形態的演變,臺灣數位看板多媒體聯盟始終都走在數字標牌行業發展的前端。再進一步說,現在也只有以臺灣數位看板多媒體聯盟成員為代表的數字標牌企業所展示的,才更像“數字標牌”。
說遠一點,被業內譽為國內數字標牌第一品牌的信頤,無論是數字標牌理念,還是產品和系統研發的能力,都首屈一指,可信頤展位最引人注目的產品,是外接了一個插滿了各種線纜的黑盒子的電梯物聯網安全保障系統。
只有鎧應科技的的大屏幕上,在播放著麥當勞的菜單;瑞訊智能的顯示器上,還中規中矩顯示著航班動態;威盛電子的拼接屏上,展示的是智能零售解決方案信息;精英電腦的顯示器上,還在顯示熱騰騰的咖啡和價目。逡巡展館,這種像“數字標牌”的感受會讓人對臺灣數位看板多媒體聯盟成員企業油然而生一種“傻”的印象。然而也正是這種“傻勁”,才始終在真正抓住數字標牌顯示的精髓,讓人肅然起敬。
近來年,隨著產能過剩、市場飽和等問題愈來愈凸顯,臺灣電子產業面臨著走出去的窘境。但這跟地域和市場相關,臺灣數字標牌行業依然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