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清電視節(jié)目制作的工藝流程和質量控制手段,各家都持著謹慎的態(tài)度在摸索過程中。下面就我們所歸納的工藝流程,以及總結得出的質量控制手段作一下分析和探討,以供大家分享。
由于綜合文體類節(jié)目以娛樂為主,因此要求畫面的色彩鮮艷、生動、細節(jié)表現力強、亮度層次豐富、暗部噪波小、畫面整體透亮。按照布光的可控制性,綜合文體類可分為演播室內搭景演出和演播室外現場晚會/劇院舞臺演出/體育比賽兩類情況。
為了保證高清畫面中色彩的真實、鮮艷和生動,一般拍攝綜合文體類節(jié)目都要打開MATRIX(色彩矩陣)一頁中的預置色彩模式(此色彩模式依據的是1999年頒布的全球性數字高清晰度節(jié)目標準:ITU-R709-3標準);不要再打開MULTI MATRIX(復用矩陣)的預置色彩模式,如ITU-709模式,否則最終效果是后者疊加前者的綜合效果,表現為畫面色彩夸張地艷麗。
一般而言,演播室內的布光條件相對可控制一些,而演播室外晚會現場的光照條件相對不可控制。現代舞臺照明中,有時為了渲染氣氛和達到某種藝術效果,會采用激光這種極具視覺沖擊力的表現工具。激光的布置也常常位于舞臺的兩側和后面,不斷晃動的激光束有可能直接照射在攝像機的CCD光敏元件上。如果攝像機沒有采用相應的防護措施(例如安裝特定的濾色片),CCD的光敏元件就有可能損壞而造成不可補償的疵點,或是產生嚴重的垂直拖尾而影響畫面的整體效果。
演播室棚內拍攝
(1)技術服務 由于演播室拍攝中,攝像機的調像操作都是由技術人員在導控室中完成的,因此畫面的技術質量是有保證的。
(2)調校后焦 演播室內高清攝像機相對來說較穩(wěn)定,幾乎是固定機位和固定一支鏡頭,因此,無異常情況或非重大節(jié)目可安排幾個月調整一次后焦。
(3)調白平衡 每個欄目布完光后、開拍之前,關閉所有營造氣氛的有色燈和成像燈,打開將使用的所有面光燈(3200K),對89.9%的白卡,按“黑—白—黑”的順序調整平衡(指黒平衡和白平衡)。之后,在整個節(jié)目期間保持同一個平衡色溫值。
(4)調監(jiān)視器 由于演播室工作環(huán)境和設備使用情況相對穩(wěn)定,除了在設備剛到和長期未使用的情況下需要調整監(jiān)視器旋鈕外,無須每天都調;一般情況下,每半年對所有監(jiān)視器做一次整體調校。
(5)攝像 關于調焦問題可參見第1點電視劇類。在拍攝過程中,攝像師可在高清視頻工程師的幫助下調整畫面效果或改善畫面質量(影調、色彩、細節(jié)等);高清工程師在監(jiān)看示波器上畫面電平幅度的同時可輔助提示布光和曝光控制。高清視頻工程師根據攝像師對畫面創(chuàng)造的要求設定電影效果的菜單參數或高色度、更清晰、更透亮的電視效果或其它特殊效果的菜單設置。而且,在拍攝的運動速度過快的移動主體時,相比于標清攝像機,用高清攝像機拍攝所獲得的畫面容易產生拖尾現象,攝像師可適當放大景別。
(6)錄音 聲音也是由錄音師通過調音臺進行控制。只不過配給演員的領夾式話筒雖然小到已經被行內稱為“小蜜蜂”,然而,高清畫面的高清晰度讓佩戴不夠隱蔽的話筒一覽無余,這在現代的綜藝晚會節(jié)目還可以忍受,但是對于戲劇(如京劇、淮劇)等古代戲,當鏡頭推至中近景以上就會很明顯地突兀出這個現代文明的產物(見圖2)。因此,錄音師必須謹慎地安排話筒位置。
(7)燈光 上海文廣技術中心的高清演播室采用了發(fā)光質量高的比利時ADB燈光系統(tǒng),亮度高、色溫勻,效果很好。此外,布光講究均勻、有層次感才能保證畫面的透亮和層次。
由于高清攝像機的高清晰度和高靈敏度,我們發(fā)現,當開了某些霓虹燈,很容易影響到演員的膚色再現,例如藍色霓虹燈會使膚色染上品紅調,應加以避免。
(8)服裝、化妝和道具 在近景和特寫鏡頭里,演員的假頭套做工粗或戴得不夠服帖(見圖3)、或者化妝用筆不夠細膩、或者化妝粉粒粗、或者服裝粗糙、或者道具上的洋釘或木板有接縫等都會明顯穿幫,大大影響觀賞效果。在全景里,地面上哪怕有一小點紙屑都會突兀地出現在大一點的高清監(jiān)視器上。
(9)校色 在監(jiān)看畫面和示波器波形圖的同時,通過綜合調整黒電平、白電平、整體亮度、GAMMA等手段來修正畫面中超出視頻信號幅度限值的部分或者修繕波形整體,以盡可能地使畫面透亮、亮度層次豐富且符合電視節(jié)目技術質量的客觀要求。
演播室外現場演出的拍攝
對于演播室外的現場拍攝,最突出的一點是光照條件的不可控制性。一方面,在鏡頭運動過程中,需要攝像人員能夠靈活機動地避開強光直射鏡頭;另一方面天氣情況也是影響拍攝的一大因素。下雨天要考慮采取必要的雨具和換至避雨的拍攝角度;晴天根據太陽的位置也要有意識地選擇最佳的角度,一般而言,避開逆光和頂光,采用前側光能保證人物的造型美或者順光保證足夠的光照條件。由于室外晴天下的自然光光比大,建議拍攝時將攝像機機身左側的撥鈕撥至DCC檔(Dynamic Contrast Control動態(tài)對比度控制)可以盡量再現亮部的細節(jié)。
在布光特點上,演播室中燈光是依據攝像機鏡頭來“看”的;而晚會或舞臺演出節(jié)目則主要是依據人眼“看”的效果來決定的。因此,相對于攝像來說,前者的布光是均勻、穩(wěn)定、可控制的,后者的布光是不均勻的、多變的、難控制的。復雜的光線條件、加上晚會/舞臺演出類節(jié)目中演員又是前后左右活動范圍比較大的,使得曝光控制和跟焦都變得更難。既要時刻控制光圈(否則會經常碰到一會兒人臉過亮了、一會兒又太暗的情況),又要時刻控制焦點、構圖,光讓攝像師一個人兩只手去時刻控制三個要素確實不容易;因此,這類節(jié)目考慮在演播室內拍攝或用轉播車是有必要的,換句話說就是將光圈控制轉給技術人員通過攝像機控制單元CCU進行操縱,同時,在減輕攝像師工作量的前提下也可讓攝像師將更多精力放到畫面的藝術性創(chuàng)造上。除光圈控制外,技術人員還可以在相對固定的環(huán)境中實時監(jiān)控任一攝像機位的畫面質量,如白平衡、黒電平、GAMMA等等,以有效保證視頻幅度和畫面質量。
由于光線和色溫的多變,若使用攝錄一體機進行露天拍攝的話,建議攝像人員抱著不怕麻煩的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多找機會調整白平衡,可避免畫面調子的不統(tǒng)一。
(1)若用攝錄一體機拍攝舞臺演出,像戲劇、現場演唱會等節(jié)目開幕前沒有機會調整攝像機的白平衡,開幕后應按照現場真實氣氛憑借現場用小監(jiān)視器畫面調整菜單內的COLOR BALANCE(白平衡)數值,這時主要靠人眼來判斷所拍攝畫面中的人物膚色和氣氛是否與現場實景相符。以索尼HDW-750CE攝像機為例,調整白平衡有兩個方法:一是將機身上的白平衡開關撥至PRST檔,打開ALL菜單下第47頁,調整白平衡值至畫面滿意為止;或者將機身上的白平衡開關撥至A檔(或B檔),打開PAINT菜單下的WHITE(白平衡)頁,調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