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電視臺今年是首次參加“高清杯”活動。作為一家較早涉及高清制播領域的省會級電視臺,南京臺過去幾年一直在密切跟蹤國內外高清電視的發展, 在高清電視節目制作方面進行了大量有益的嘗試,積累起了較豐富的高清前期拍攝和后期制作經驗。
根據廣電總局《廣播影視科技‘十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規劃》中關于“建立高清晰度電視節目制作示范工程研究中心,研究高清晰度電視節目的制作工藝與技術,為高清晰度電視的試驗與播出提供節目源”的要求,南京電視臺于2003年成立了高清課題研究小組,當年便引進了高清設備。此外,南京臺還非常注重人員隊伍培訓,積極探索和實踐高清電視制作的應用,目前已積累起了600多分鐘、涉及多個題材的高清素材庫。
在被問及決定參加“高清杯”的想法時,南京電視臺總工程師王長生說:“索尼‘高清杯’是國內廣電行業內一流的高清電視節目制作的技術交流展示平臺,品位較高,令人注目,適時參與該活動一直是我們多年的愿望。”他介紹說,此次南京臺參評的節目是制作部專業人員攝制的《南京云錦》(暫定)。云錦織造工藝是我國民族的瑰寶,歷史上是專為皇帝制作龍袍之用,南京是此工藝的源產地,目前還保留著一定的生產規模,正在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屬于經典題材。“我們的構思是用高清設備,從高起點拍攝出高質量的節目,從前面拍攝的情況看,用高清設備拍攝的作品圖像非常美。當然一個完美的作品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作為參評節目重在參與。我們期待著本屆索尼高清杯能在一個新的高度為今后高清電視節目制作起到一個技術引領的示范作用,南京臺更希望借此機會向同行學習,進一步推動我臺高清節目的制作水平進一步提升,”王總工說。
據了解,南京臺多年來曾拍攝了多部重大歷史題材的精品專題片。以前這類題材片多數是用Sony DVW設備拍攝,圍繞新時期的電視劇及精品專題節目制作定位,該臺于2003年12月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系統購置了一套Sony HDW750P攝像機及兩臺Sony多格式高清錄、放像機(HDWM2000P、HDWM2100P)和三臺Sony BVW系列的9''、14''、20''高清監視器。為加強節目后期編輯包裝,今年4月又招標采購了一套久合成創新DV-21 HD/SD高、標清兼容非編設備。從啟動的角度,應該說系統已經構建。
王總工介紹說,從使用的角度,南京臺于2004年初用這套高清設備拍攝了《金陵文脈》系列專題片中的南京陽山碑材景區的素材。在今年《金陵民俗》專題片的拍攝中,又用這套高清設備拍攝了大量的秦淮夜景及秦淮風俗鏡頭素材,效果非常理想。為宣傳南京近期重大建設成就、紀念建黨85周年,今年用高清設備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航空拍攝,畫面清晰,氣勢恢宏。作為演練,幾年來,臺內技術部門是在不斷地進行高清前期拍攝和后期制作的工藝流程研究和實踐,進行了各種氣候條件,各種光線條件下高清拍攝以及后期高清節目制作的研究、探索。
為營造2008年奧運會宣傳氣氛,南京臺近期還將與中央文獻研究室、江蘇省委宣傳部聯合制作反映中國體育事業崛起的8集專題片《奠基》(每集50分鐘),預定于2008年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也將使用Sony高清設備拍攝。隨著設備繼續添置完善,王總工表示,今后所有重大專題片、電視劇全部采用高清設備拍攝和制作。
至于此次擬參評“高清杯”的《南京云錦》一片,作為全程參與了該片拍攝、制作的攝像科科長張大正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張科長介紹說,《南京云錦》一片全部采用HDW750P拍攝,目前該片的前期拍攝工作已經結束,總共拍了4盒帶子,約2個小時的素材量,眼下正在進行后期制作,所用設備即上文提到的久合成非編系統。
談到拍高清的體會,張科長說:“在拍高清之前,我們也曾讀過一些高清制作的文章,了解到其中的一些難度和高要求,如打光和不容易對焦等。但在實際拍攝過程中我們發現這些問題雖然存在,但也不像想像中那么難。”他說,《南京云錦》一片的大部分鏡頭都是在室內拍攝的,室內拍攝時使用了三臺燈光,使用變焦鏡頭拍攝,無論是室內拍攝還是室外拍攝,張科長和他的攝制團隊都使用了一臺9英寸的監視器,且基本上還沒有出現過虛焦的情況。張科長還認為高清制作的門檻不應太高,否則對它的普及非常不利。
作為一名資深攝像師,張大正說他們非常重視“高清杯”,也希望借機能與國內的其他同行充分切磋交流,為今后的高清制作做好準備。“預計在這之后臺內的專題部也將逐漸使用這臺高清機器拍攝。”
采訪中王長生總工對索尼公司舉辦“高清杯”這樣的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在高清節目制作由夢想變為現實的今天,特別是CCTV高清電視頻道的開播和2008年奧運會即將到來的緊迫感,有實力的電視臺紛紛啟動高清節目制作,在有實力的省一級電視臺紛紛添置高清電視轉播車,現在成為一道風景線。索尼舉辦“高清杯”應該是立足于長久的明智之舉,是一項雙贏的創新動作,一方面是由此構建了互動平臺,加強了供需雙方溝通聯系;另一方面以此平臺為各臺增加了切磋交流機會,有利于提高高清電視節目制作水平,為擴大我國高清電視節目生產起到加速作用。王總工說:“從我臺的角度來看待,目前‘高清杯’采用的內容和形式是非常好的,同時我們也希望能有不同檔次特別是低成本進行高清電視節目制作方面的經驗交流,這樣可兼顧不少中小電視臺資金不足又可及早使用高清設備的實際狀況,因此,推廣的面會更廣,效果可能會更佳。”
在介紹今年及今后一段時間內南京臺開展高清業務的基本思路時,王總說,南京臺幾年來高清節目制作情況基本思路就是:立足精品節目生產,穩步推進高清節目制作,以高檔設備作先導,小高清設備求普及,抓住機遇開播高清電視頻道。具體可歸結為:
1.抓住機遇,全面推進高清電視節目業務,以高端高清設備對專題片、電視劇和形象宣傳片進行拍攝制作的同時,嘗試和探索用HDV設備,以低成本生產方式在新聞和其它日常類別節目中進行高清節目的制作。
2.隨著高清電視設備投資成本的逐步降低以及集團事業發展的需要,分階段分步驟進行高清節目制作系統的建設,適時將現有標清演播室改造成高清演播室,進而添置高清電視轉播車。
3.進一步研究高清節目制作的工藝流程,包括高標清兼容系統、高清網絡生產、5.1環繞立體聲制作、高清播出等等。
4.繼續對相關人員的高清拍攝技術培訓和應用培訓,為下一步擴大高清節目制作面打好基礎。
5.做好高清電視頻道開播準備,在資金、節目、人員隊伍基本到位的前提下,條件成熟,適時推出高清電視頻道播出。我認為東部省市應率先起步,作為南京臺,預計在十一五期間完成此目標。
對于起步階段,對新的工藝制作流程更新非常重要。制作一檔完美的高清電視節目僅僅靠設備的更新是不夠的,它要求在整個制作鏈中的各個環節都要創新學習新的制作觀念和方式,對各個制作崗位的整體素質要求也會隨之提高。由于對制作環境的要求提高,不可避免地使得制作成本也相應增大了,這也是不少人的擔心。
王總認為,在高清電視制作推進過程中,首先是技術骨干人員的學習培訓,要率先做好培訓規劃,高清技術的應用,技術人員的認知度是首當其沖的,其次,在技術人員積極實踐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