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場地、時間等原因,在工作中我們經常碰到不方便使用大型轉播車的情況,以前我們采用小型切換臺加多臺攝錄像、監視設備的解決方案,使用過斯諾韋斯、朋榮、松下、JVC等切換臺,每次外出都要攜帶大量周邊設備。最近我臺購入一臺Sony Anycast Station Live Content Producer AWS-G500,這款索尼公司最新出品的一體化視聽制作系統,專為電視臺實況節目制作與轉播、企業視頻演示與會議、校園多媒體教學、網上視頻直播、遠程教育等應用而提供。它包括一個高質量的6路視頻切換器、6路音頻混音器、特效發生器、預監及節目監視的LCD顯示器、Sony PTZ攝像機的控制器、已安裝的文字輸入工具軟件以及用于網上廣播的流編碼器和服務器。所有這些全部集成在一個小巧的手提箱大小的筆記本電腦內。使用此設備后,不必像以往那樣另配各種各樣的周邊設備,從而大大降低安裝、連接和調整設備所需的時間和精力。通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我們發現它有以下特點:
1.使用簡單,功能豐富:見圖1,在寬大的液晶顯示屏上部有兩個窗口,用于預覽(PVW)及節目監看(PGM),同時在下方還有七個小窗口用于監看六路輸入信號源,外加一個內置的靜幀源(也就是本系統已安裝的文字編輯軟件產生的文本或通過閃存拷入的圖像)。這就免去了對多臺圖像監視器的需求。節目監看(PGM)以480×360像素的尺寸、25fps(PAL制式)的幀速顯示,色彩還原真實自然,圖像細節清晰銳利。軟件界面簡潔友好,輸入源以及預覽、輸出的窗口邊框會根據操作情況使用相應的顏色突出顯示,可以確保容易地選擇正確的輸入源。特技切換方式和鍵控等信息一目了然。
在操作面板上,從上到下依次為音頻控制單元、視頻控制單元和無線鍵盤(可翻轉),右邊還有位置控制器,可對多臺兼容的Sony PTZ攝像機進行平移、俯仰、光圈、聚焦和變焦控制;也可對外接硬盤中的視音頻素材文件進行錄放操作。整個工作區域分布合理,按鈕的手感和推子的力度相當不錯,使用起來十分舒服。
本系統提供了混合(疊化)、劃變過渡效果、組合視頻畫中畫和亮度鍵功能,通過下游鍵(DSK)疊加文本或顯示版權標志、外來圖像;每一個視頻輸入信號都可以調節亮度、飽和度和色調。音頻部分可以對六路輸入進行混音;每個通道都具備一系列功能組:包括通道推子、輸入增益調節、濾波器、均衡器、限制器以及壓縮器聲像轉移(平衡)。此外,每個通道都具有推子前監聽功能,允許您在通過推子應用任何效果之前監聽輸入音頻,而且每個輸出都具備延時功能,可以糾正音視頻之間的時間差。
2.接口配置靈活多樣:系統后面板的右部(圖2紅框),可安裝三個輸入接口模塊,標準配置是兩個BKAW-570模擬視頻接口模塊(每個模塊提供兩路模擬復合/S-Video/DV輸入)和一個BKAW-550計算機信號接口模塊(提供兩路RGB輸入);可選購串行數字接口模塊BKAW-580(可輸入兩路SDI信號,輸出一路SDI的PGM信號)。面板的左邊是音頻輸入和輸出接口,中間是視頻和RGB輸出。值得一提的是BKAW-570接口模塊上的任何一路DV口,即可作為信號源輸入,也可設置為PGM信號輸出-我們在使用中發現,此時并不影響該路所在的模擬復合/S-Video輸入。在實踐中我們常用一臺Sony-PD190P攝像機從該口錄制最終節目,這樣可以節省一臺錄像機和一臺監視器。BKAW-570接口模塊最左邊的i.LINK接口也很有特色:接上專用的外部硬盤可以同時記錄輸入到該模塊的兩路視頻和與其對應的兩路音頻信號,這樣一來所有的源素材信息都能得到完整地保存,非常適合監控的工作;當然,你也能將該外部硬盤當成一臺播放器,隨時播放已記錄下來的視音頻文件。
3.本系統的另外一大特點是可以Real Media流媒體文件格式(rm)對PGM視音頻信號實時編碼,進行網絡直播。Anycast Station的流編碼器將編碼質量下降保持在最低限度內:比特率從35到700kb/s可調,分辨率分為160×120,240×180,320×240三檔。當客戶端較少(大約5到20個)時,內置的Helix DNA流媒體服務器可以直接傳送信號流;客戶端較多時流編碼器可連接外部流媒體服務器,只需在一個流媒體服務提供商那里進行注冊,就可以將直播內容進一步傳輸給數以百計甚至數以千計的觀眾。我們在臺里的局域網內試驗過客戶端較少的情況,發現操作相當簡單:首先連上網線,在系統菜單中的Network子菜單下設定主機名、IP地址和DNS服務;再到Streaming子菜單設定流文件名、存放路徑、視頻分辨率和比特率,媒體服務器選為Own;最后按一下操作面板上的“Online”按鈕,網絡直播就開始了。在任意一臺安裝了Real Player軟件的客戶端電腦上,打開Realplayer軟件,以“rtsp://Server Address[:Port]/broadcast/[Stream Path]/File Name.rm”的格式輸入URL地址,很快便接收到清晰流暢的直播信號了。
談了這么多優點,再來講講Anycast Station有待提高的地方:(1)液晶屏上PVW和信號源窗口的幀速太低,前者是12-13fps,后者更低只有8-9fps。在畫面運動強烈的場合會,想要精確找到切換點是不太容易的。(2)因為Anycast Station并非專業字幕機,所以系統自帶的文字編輯軟件略顯簡單;但通過免費上網升級,可以增加二十余種新的字體等等。不同字幕在直播時的切換有些不夠便利,希望升級版能夠進一步增加功能、簡化操作。(3)PGM復合視頻輸出接口只有一個,不大夠用,因為除了錄相機還常常要接其他視頻設備。(4)本系統標清視頻量化取樣頻率只有8比特,指標不算太高。另外,由于條件的限制,直播設備在節目外拍過程中常會碰上烈日暴曬、風吹雨淋的情況,磕磕碰碰更是家常便飯,由于使用時間較短,我們還不太清楚本系統的牢固程度到底如何,希望能同以往的切換臺一樣耐用。
Anycast Station直播節目制作設備是業界最新的IT技術在傳統視音頻設備中的又一次成功應用。同非線性編輯、媒體資產管理系統等一樣,它不僅簡化了系統、降低了成本,更給傳統電視技術領域帶來了新功能和新理念。我們相信,隨著IT技術的不斷發展,會有更多類似的新設備出現在我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