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廣電在改革。近幾年廣電集團(總臺)在各地相繼成立,但在資產設備成本管理方面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成立之前的管理體制。隨著事業的發展,高新技術裝備的引進,這種管理體制已不適應集團(總臺)打造核心競爭力的要求。而隨著媒介市場競爭的加劇,技術團隊在廣電事業發展中愈顯重要。本文針對現行設備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重點從節目生產部門本級提出一些初步探討。同時,本文提出更新技術管理理念及營造支持型團隊環境,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討有效技術團隊建設的問題。
【關鍵詞】 設備檔案 成本管理 設備利用率 使用效能 有效技術團隊 支持型團隊環境 情感式管理
一. 資產設備成本管理
廣電集團(總臺)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其中就包括裝備素質及設備成本管理水平。技術裝備是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是集團(總臺)從事節目生產經營及宣傳活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無論從集團資產的占有率上,還是從管理工作的內容上以及市場競爭能力的體現上,技術裝備都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和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技術裝備求先進,增強技術保障能力的同時,管好用好設備,提高設備管理水平,發揮設備的整體效益,促進廣電集團(總臺)的進步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建立設備管理制度
節目生產部門對設備擁有量大,但使用多管理弱,有的對固定資產認識不清,甚至在使用中任意拆裝,對已過使用年限的設備處理反應慢。設備管理制度的缺失和滯后使基層部門始終維持忠實使用而無力管理投入。進行固定資產設備成本管理,要建立固定資產設備的管理制度或管理方法,明確設備管理權限(尤其對于部門自購設備的情況)及固定資產的界定、分類、編號、臺帳及卡片,建立設備操作規程、維修、保養、改裝、封存、租賃及設備事故處理等制度,明確責任人,對設備進行規范化專業化管理。
2.建立詳備的設備檔案
根據固定資產設備檔案的內容,及時完整地收集設備的各項原始資料,以統一編號按機臺逐一建立設備檔案,并在工作中不斷進行充實。固定資產設備檔案內容包括設備選型調研資料、設備購置相關材料、安裝調試、驗收、登記、維修記錄、改裝記錄、報廢處理情況、啟用日期、使用情況等。根據實際情況可選擇合適的設備管理系統軟件,便于數據處理,網上監看和領導查閱。同時設備管理需要進行安全設置,并實行跟蹤調研,動態管理。尤其是一些重點設備,對其折舊情況、減值增值、設備正常使用率、設備役齡、待報廢、復雜系數等信息進行定期匯總分析,為決策層提供參考。
3.實行成本管理,挖掘設備潛力,提高設備的使用效能
提高節目制作水平,制作品牌節目,開發新產品,都必須建立在先進設備及良好的管理水平上。若疏于管理,用先進技術裝備生產一般產品,會使生產成本增加,失去市場競爭力,造成浪費。有的設備從購置以來一直被閑置,利用率不高;有的設備超齡服役,維護成本高,嚴重影響生產效率且難以再創經濟效益;有的設備已損壞,待報廢,可報廢手續繁瑣,購置計劃遲遲不到位。由于固定資產設備價高、運營費用大,因此必須考慮成本管理,達到人與設備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設備利用率,發揮設備投入應用效果。
節目生產制作以設備為依托,制作成本以設備使用費為主,成本主要構成應是直接材料費用、制作費用以及直接人工費用。其中直接材料費用和制作費用屬不變成本,如果將磁帶、相關軟件、專業配件等等也作為固定資產加以明確,即同樣為本級固定資產設備支出,則設備方面相關費用可實行成本控制,采用限額計時控制法。對設備的管理過程就是經營過程。設備的損耗及維護成本與使用時間呈正相關。實踐中,有的節目制作從系統設備調試好到節目結束一天達十幾個小時之久,但實際錄制計時還不到一半時間,其余時間設備都處于空轉等待狀態而不計成本,甚至節目制作臨到填單契約時間時取消操作隨意性大,不規范。由于制作節目時間段和設備資源使用的排他性,而這種設備的損耗或空置占用又無法轉化成收益,造成設備極大浪費,人為抬高成本。有的技術裝備改造更新,實現了模轉數,甚至上了高清,但計費仍沿用幾年前原來的標準,且計費標準不統一。同時這種計費計時上的不科學以及技術人員的能動性創造性沒有從收益上得以體現,也極大挫傷了人員的積極性。加上安全生產的壓力,技術人員面臨著節目制作空轉與出于工作量和設備安全專業考慮的矛盾,久而久之形成規避心理,只期待管理上的突破。這幾年,廣電事業發展得比較快,設備也在不斷地更新,迫切需要進一步科學合理地制定設備使用的計時計費標準,體現設備和人員能動性的捆綁。可參考技術含量、設備損耗和使用現狀、直播錄制狀態、制作質量、技術風險和責任等考量。同時提高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素質,配套人事改革和激勵措施跟上。強化節目制作人員的效率觀、成本觀,消除設備管理漏洞,真正實現節目制作的成本節約。
二. 有效技術團隊建設
觀念的更新和支持型團隊環境的營造,為打造有效技術團隊奠定了基礎。有效團隊的建設,是衡量技術隊伍管理水平的標志,包括明確的共同目標、成員的自豪感和能位匹配、正確的績效評估、強有力的執行力和技術及研發能力等。根據廣電技術工作實踐,針對不同的技術團隊現狀,打造有效團隊側重點各有不同。本文不便面面俱到,現舉一案例分析如下:
案例:XX市XX廣電技術部門的困惑
XX廣電技術部有職工62人,由五年前三個技術部門合并而來。原屬三個頻道,收益與頻道捆綁。合并后三個單元分屬不同機房值班,安全制作播出任務很重,野外作業頻繁,技術工作者長期處于“忙累煩”的透支狀態,較為封閉,士氣低迷,完成技術項目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無法產生足夠的責任感和成就感。
有效技術團隊是一種自我管理單元,在結構建構上將是一個織物式組織,行為上依靠價值的協調性來完成。案例所提的技術部,作為技術團隊,其主要癥結是思想觀念不適應,管理機制不適應,表現為團隊綜合能力不強,工作熱情不高,創新性開拓性不足,支持型團隊環境營造不夠。根據媒體技術團隊現狀,可用“雙因素理論”來指導人力資源管理。基于技術工作者大都具有樸素意識和勤奮工作的良好品質,管理的首要著力點將是其積極心態的喚起。在理順合并后關系,明確分工,合理制度安排的基礎上,重點從三方面尋找突破:一.導入合理的政策激勵,營造良性政策環境,規范管理運行機制。二.事業愿景的發展機會。技術團隊中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輕人很多,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也是為了個人成功和自我實現而來,他們愿意為某個技術攻關而努力。因此,技術團隊要實現動態管理成員的才能和角色匹配,引導團隊成員的自動自發的心力貢獻,以織物式結構完成日常工作和執行特殊任務,鍛鑄出訓練有素,打得贏、過得硬的技術團隊(這時的技術團隊就好比一支特種部隊,而不是小打小鬧零散的基地組織)。三.務實的情感式管理。技術團隊的領導者將以扎實的基本功和人格魅力,獲得團隊成員的認同、服從和追隨。這時其技術專業能力已不重要,而是一種帶領技術團隊的能力,一種內撫外聯的能力。管理者需要深入技術基層和生產一線調研,結合情感溝通,在工作的剛性控管中實行柔性推動。該案例中的技術部門共有職工62人,主要領導可根據情況抽空到每戶家里坐坐聊聊,了解情況,關心職工生活。進行民情夜訪之后,建立詳備的成員檔案,并在其紅白喜事或相對其有意義的日子或活動有所表示。而且,不定期地對重點幾個技術帶頭人和骨干進行回訪或談話,并注重回訪效率。多策劃活動促進三單元技術人員及家屬的交流,形成家屬參與共建工作生活的和諧氛圍。在倍感受尊重的同時,他們在大局、技術攻堅項目面前將給予堅定支持,這也是技術人員為團隊奉獻的精神動力,從而促進了更深一步的協調、信任和合作。
成功管理者的重要職責是輔導訓練下屬,因而,團隊主管要善于教育引導成員,貫徹文化。同時,及時消除技術團隊的內部沖突,善于梳理情緒,及時了解其成員心理動態,保持溝通渠道的順暢,注意非正式消息的引導,使他們走出封閉怪圈。干工作,沒有激情,人心低落,松松垮垮不行。因此,“胡蘿卜加大棒”模式要加強,重在胡蘿卜要運用得好,可適當引入軍事化管理,有助于團隊文化極化,且注重感情色彩,以改變長期以來技術人員中的一種“規避”心理,縮小工作差異化條件下的職工之間的心理落差,使他們的潛力和創造力充分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