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NAB,EVS新推出了用于IP路由管理的BCIP軟件。在現場制作中,它能為所有IP流提供控制和監管。該軟件基于SDN技術開發,適用于任何將來的IP基礎架構。
EVS的BCIP軟件系統用于在IP化廣電基礎架構上,提供實時數據流的管理和監控,為IP轉型提供重要工具。
下一代現場制作IP路由技術
面對越來越多的媒體節目源和文件格式,IP無疑是將來廣電媒體工作流程的首選方案。目前,在非現場制作領域,相當多的廣電系統已經轉向IP。現場制作環節,是SDI等點對點信號流程的最后堡壘。盡管用IP網絡傳輸無壓縮實時視頻相當強大,它仍面臨多種挑戰:其中之一就是如何保證IP架構具備和SDI一樣的可靠性。本質上的問題就是,傳統的基于電路交換的同步可切換系統,如何同樣簡單可靠的在隨機的、分包交換的網絡架構上復現?
這種問題不僅僅是廣電世界所獨有。其他行業在IP化的時候,為了客戶和行業的最終利益,也同樣面臨類似挑戰。
為什么SDI對我們這個行業如此適用?
現場制作真的是一個高技術的領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定崗位。EVS愿意把它比作一個球隊,最終的成果完全取決于每個隊員對工作的投入程度和設備的性能。
IP化所面臨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管控不同的IP層次,有效的區分視頻和音頻信號,實現有效的內容制作。
幾十年來,媒體行業為了傳輸實時信號內容,比如視頻、音頻、通話和輔助數據等,發展了一系列的專業技術,包括SDI,MADI,AES等等。
在這種背景下,SDI成為其中最重要的技術之一。作為一種傳輸協議,它經過精心調校,具備以下優點:
·不同設備交互的通用接口
·簡單的即插即用機制
·檢修方便
·路由切換機制便捷
廣電行業有如此多獨特的要求,那么我們如何實現向IT技術的轉化?我們已經在公司的域、公共WIFI等地見識到了IP系統的廣泛應用,它所提供的網絡資源和服務讓我們不由得想象IP是否能更好的滿足我們的行業需求?
這種想法很棒。但是全面的,成功的IP化,不僅僅只是一個傳輸協議的改變,它還包括了我們設計產品、搭建制作系統時所采用的方式方法的根本性改變。技術和思想需要同時轉變。

圖1
隨著IP的出現,制作系統已經開始將很多基礎架構逐步轉化為以太網/IP結構。
文件交付工作流程和剪輯回放已經IP化,因為它們容許很大的延遲量。現場制作,由于嚴格要求非常低的延遲,因此成為最后一個不是完全IP化的領域。當前,整個行業都在呼喚一個完整的IP生態環境。
所有的制作系統,為了靈活性,都會配置基于SDI的矩陣路由系統。新的現場IP制作環境中,就不再需要配置這些集中性的,功能僵化單一的SDI矩陣,也不再受限于SDI的天然局限。但是,新的路由系統,需要具備原矩陣的基礎功能,而且不能破壞人們的工作流程,包括專業編輯,客戶等,需要在IP架構上搭建可靠的現場數據流交付系統。
超越IP協議
向IP轉換并不僅僅是簡單的更換SDI物理接口,它涉及面更廣,將更深入的影響我們整個行業。
AMWA,即先進媒體工作流協會認為,IP架構具備這些優點:
1.商品化的基礎設施
2.支持現在和未來的多種格式
3.支持分布式多地點協同工作
4.制作資源按需分配
5.更多的自動化
6.更簡單的IP內容交付
此外,擁抱更加成熟,應用更加廣泛的IP生態,還將為我們帶來設備和人力成本的節約,尤其是可以因此采用大量成熟產品,享受規模經濟效應。
當然,雖然有這些優勢,我們也面臨著一些風險,比如IT巨人或某些廣電巨頭對技術的統治,因此削弱了方案和想法的多樣性。在成熟的市場上,這種合并總會發生,我們無法阻止。
對通用語言的需求
實時IP傳輸的成功實施,標準化是一個基礎條件。諸如ST2110,AES67和NMOSIS-04(用于登錄、發現和連接管理)等標準是打造新一代現場制作系統的重要基石。標準化后,異構系統中的多方設備,才可以規范的輸入輸出彼此可以接受的兼容的各種數據流。
數據中心的出現,所帶來的眾多革命性進步的其中重要一點,就是軟件定義網絡SDN。

圖2
SDN來自于IT/IP行業,通過它,標準IP網絡可以實現交換機內的智能數據交換。SDN使交換機專注于核心功能,即有效的將數據包從這一端遷移到另一端,然后SDN層為這些數據包設定傳輸規則。
SDN對廣電行業的作用
按照SDN層的定義,它在設計中就包括了對整個網絡的整體視圖,而不是僅僅關注某一個本地交換機。它更加智能,能和應用層交互,確保應用所需要的傳輸在規則中進行了最優設定。
這一點,對廣電行業非常有用。通過SDN,有可能專門考慮廣電應用的需求,對網絡配置進行針對性優化,動態的調整網絡,確保交換機適配廣電業務形態,正確的傳輸廣電IP流。
通過SDN層的抽象,網絡管理和監控的復雜性因此將大幅度降低。
現在,在標準工業網絡交換機上,已經有可能部署廣電專用的SDN控制系統,即保證廣電領域的操作友好性和業務正確性,又充分利用了IP架構的優勢。
廣電控制系統將提供必要的內置監控

圖3
動態發現網絡拓撲結構(端點和網絡設備),因此每路信號的路由在應用層即可清楚的決定。
這使用戶可以確保準確的視音頻路由,確保實時,無抖動,確保足夠的可用帶寬。
管理控制
網絡可以拒絕那些不兼容的,或者會對其它數據流產生危害的所有輸出傳輸,這點非常重要。
網絡自愈
一旦網絡鏈路發生故障,數據流可以平滑的從其他路由繼續傳輸,過程完全可控而且不會過度登錄。
網絡靈活性
網絡交換的靈活性貫穿始終:SDI路由的特點是一對多,IP架構更加靈活,能適應更廣泛的應用場景,可以使用多種拓撲結構,比如核心交換機,葉脊拓撲等。
因此,關鍵是我們可以設置IP架構,使用動態的網絡拓撲策略,滿足各種特定制作的要求。
遙測和監看
同樣重要的,SDN技術可以用對廣電業者熟知的方式,使現場工程師清晰的監看整個網絡的工作狀態。
現場媒體制作環境無法承受標準IP環境中復雜的問題解決方式。基于SDN,就可以提供IP數據流動過程中每一步的易于理解的視圖,輕松的監看才能夠攝像機到監視器的每一個過程。
生命周期管理
使用IP架構而不是SDI矩陣的一個巨大優勢就是在生命周期內擴容和重構系統的能力。傳統的SDI環境里,更換一個核心矩陣就像做心臟移植手術,不到萬不得已,沒人愿意這么做。網絡拓撲的靈活性使我們可以在整個生命周期內都可以無縫的擴容和調整網絡。
SDN自身并沒有專為廣電應用提供合適的網絡管理和控制功能。專門的,工作在SDN頂層的“廣電應用控制器”為現場制作提供了簡單靈活的SDN實現。
設計合理的“控制器”應該具備自動發現網絡、設備以及可用的輸入輸出設備這個核心功能;應該以業內熟悉的方式提供矩陣視圖,以及與控制和自動播出系統的接口;應該具備數據傳輸優先級調整功能,比如實時信號和文件傳輸的優先級調整;應該具備智能干凈切換和網絡地址翻譯功能;應該具備虛擬補丁和一系列監控工具,參見下圖所示。此外,它必須能夠調整網絡延時量,以保證不同數據流之間的同步性,比如原本屬于同一信號的視頻流、音頻流和輔助數據流。
IP之路的下一步是什么?
在IP化的同時,長期以來,廣電行業一直致力于專業設備的虛擬化。
虛擬化后,用戶就可以在虛擬機或容器內運行各種應用,因此具備更大的靈活性,可以按需啟用或停止生產資源。要達到這個目標,應用自身就需要能夠接收或發出多種類型的網絡傳輸。
由于虛擬化環境中將部署的是無差別的硬件和網絡設施,因此在單一網絡上將帶來聚合傳輸(ConvergedTraffic,實時IP流,文件交換,控制等)的效果。
為了將來能夠實現設備的虛擬化運行,今天,在考慮IP轉型的時候,就需要對IP網絡架構的設計做出正確的前瞻性決定。
如果管理正確,實施得力,那么未來的IP架構將帶來眾多長期和短期優勢,包括:
·減少完整的異構系統所需要的部署和配置時間
·發揮IP網絡架構的靈活性優勢
·在視覺呈現和實際操控中,將網絡活動映射為更加友好的
·廣電行業方式
·為將來奠定基礎:更多的自動化,更多的聚合
當然,如同許多新科技的應用,完美的交付取決于正確的執行,魔鬼總在細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