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首屆國際數字版權管理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職工之家成功召開。廣播科學研究院院長兼黨委書記鄒峰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文華發表致辭。
鄒峰院長提出,隨著媒體融合、寬帶中國等戰略的持續推進,以及4K/HDR、VR/AR和智能終端等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使得數字版權內容的價值越來越顯著,數字版權市場不斷擴大。面對當前新的發展形勢,迫切需要我們在國家版權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行業政策的指導下,協同技術體系、價值體系和維權體系,構建健康和諧的數字媒體內容版權保護生態體系,實現數字媒體版權價值最大化。
丁文華院士從技術角度提出,面向中國媒體融合的新形式,構建中國版權保護生態體系迫在眉睫,中國廣播影視數字版權管理論壇在幾年前就籌建了中國廣播影視數字版權管理認證中心,為產業鏈各方提供信任與安全體系的技術支撐,廣科院建立了ChinaDRMLab數字媒體內容保護技術研究實驗室,開展ChinaDRM技術與標準的安全評估與認證、國際交流與合作以及技術咨詢服務。通過近幾年的研究和探討,中國廣播影視數字版權管理認證中心已建立了具備為行業提供信任與安全體系的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條件。另外,目前中國廣播影視數字版權管理論壇有16 家媒體和內容提供商、33 家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13 家終端設備廠商、5 家高校和科研機構,覆蓋了新媒體產業不同領域端到端的產業鏈各環節,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和開放性。
本次大會圍繞版權保護的方方面面進行了深入的探析。主論壇探討了數字版權保護技術體系創新,及數字版權保護技術體系、價值體系與維權體系的協同發展。分論壇分別就“數字版權保護技術創新與發展演進”和“數字版權商業模式創新與融合發展”兩個論題展開討論。
會上,廣播科學研究院與上海文廣集團完成了簽約儀式。
另外,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ChinaDRM實驗室和美國MovieLabs公司發表聯合聲明,將推進版權保護技術與標準的持續演進,攜手共建和諧的國際媒體產業生態。
附聯合聲明:
中美兩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數字媒體內容生產和消費市場,數字媒體版權保護是中美兩國共同關心的話題。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ChinaDRM實驗室和美國MovieLabs公司希望通過組織中美數字媒體版權保護產業鏈各方共同創建一個健康的數字媒體內容產業生態環境。
面向當前及未來國際媒體產業發展對版權保護的需求,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ChinaDRM實驗室在ChinaDRM論壇主席丁文華院士的領導下,組織中國數字媒體內容版權保護產業鏈各方,與美國MovieLabs及其成員單位--好萊塢電影公司,經過2年多的交流研討,共同完成了完備的DRM安全性技術要求,在安全性方面將DRM技術與系統分為軟件級別、硬件級別、增強硬件級別三個安全級別。ChinaDRM實驗室代表的中國數字媒體版權保護產業鏈各方與MovieLabs在ChinaDRM框架下就DRM兼容性要求和健壯性要求達成一致。
為推動雙方達成一致的ChinaDRM技術要求與系統標準的實施,ChinaDRM實驗室與MovieLabs及其成員單位--好萊塢電影公司就ChinaDRM安全評估方法、安全評估流程等進行了多次研討,最終就ChinaDRM實驗室提出的ChinaDRM安全評估方法與安全認證流程達成一致。
2016年10月,ChinaDRM實驗室與MovieLabs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立聯合工作組,推動中美版權保護技術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ChinaDRM技術要求、系統標準、安全評估認證的實施。2016年底開始,ChinaDRM實驗室正式開展雙方達成一致的ChinaDRM安全評估工作。
大會精彩瞬間
一、趙杰:網絡版權保護新進展
圖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版權管理司執法監管處處長趙杰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版權管理司執法監管處處長趙杰圍繞互聯網技術和模式發展對版權的挑戰、開展打擊網絡盜版行動,和網絡版權治理模式展開政策性解讀。他提出,版權因技術而生,版權也必須依靠技術來維護。
二、楊海生:電視節目版權價值評估的方法創新
圖為:上海廣播電視臺版權資產中心主任楊海生
版權保護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是如何評估版權的價值卻仍在探索之中。上海廣播電視臺版權資產中心主任楊海生針對這一問題發表了精彩演講。他提出了兩種版權價值評估方法:用戶感知價值法和綜合分析法,并嘗試通過建立價值評估模型規范電視節目交易市場。
三、路毅行:國安廣視的運營實踐與版權保護
圖為:中信國安廣視網絡信息有限公司戰略規劃部總監 路毅行
國安廣視控股股東中信國安是國內首家投資有線電視業務的上市公司,業務輻射全國多省市,路毅行圍繞國安廣視在家庭大屏市場、電視人工智能技術和內容保護方面分享了精彩觀點和案例。他提出了基于語音構建家庭用戶畫像體系,即用戶需求從語音入口匯聚,從而對用戶語音數據進行采集、分析,深刻提煉其生活化需求。
四、郭沛宇:融合媒體數字版權保護生態體系
圖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信息技術研究所所長 郭沛宇
China DRM于2016年被廣電總局認定為“新聞出版行業科技與標準重點實驗室”,隸屬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郭沛宇所長就融媒體版權保護現狀詳細介紹了China DRM的產業生態體系、技術規范、安全要求以及未來發展規劃,闡述了構建China DRM維權體系的愿景。
五、劉杰:數字版權服務技術實驗室介紹
圖為:中科院自動化所數字版權服務技術實驗室副主任 劉杰
數字版權技術實驗室重點研發面向版權服務的關鍵支撐技術與整體解決方案,主要開展產業化應用推廣服務。劉杰副主任著重介紹了實驗室的技術成果和發展方向,提出挖掘社交網絡輿情關鍵技術是觀點挖掘和情感分析技術。
六、鄭直:傳播技術驅動下的版權管理反思
圖為:中央電視臺版權和法律事務室主任鄭直
“每一次技術的進步,都是庸眾對精英的一次勝利”,鄭直主任肯定了技術的積極性,但同時也指出互聯網的出現降低了信息的獲取門檻,一定程度上導致權利人正在失去對自己作品權利的控制。如何重新保證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如何從政府、企業、法律層面規避侵權風險,鄭直主任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從法律、技術、企業三方面提出了應對方案。
七、Ron Wheeler:Best Practices in Fighting Piracy
圖為:美國20世紀福克斯公司SVP Ron Wheeler先生
Ron Wheeler先生從技術、執行力、訴訟、政策、教育五個方面展開論述,提出了版權保護的應對措施。并在其中穿插了韓國的版權維護案例,以國際視野提出了方法建議。
八、李濟生:版權嚴管下的廣電網絡媒資經營探索
圖為:湖北廣電云數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濟生
湖北廣電云數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濟生就湖北廣電的發展情況闡述了廣電網絡媒資經營探索的成果和問題,提出了內容產品化、產品頻道化、頻道媒體化、經營數據化的發展經營理念,并指出廣電網絡的本質:深入社區和超市,貼近用戶,服務用戶。
九、潘曉菲:中國4K HDR的標準制定以及對內容版權保護的需求
圖為:CCTV HDR專題工作組組長 潘曉菲
CCTV HDR專題工作組組長潘曉菲主要介紹了國際上HDR相關標準的制定進展、HDR和3D Audio專題小組成員單位情況。從技術角度4K HDR節目對內容版權保護的需求。
十、熊飛:變現才是硬道理:廣電+VR的內容運營與版權保護
圖為: 北京未來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市場總監 熊飛
未來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市場總監熊飛在論壇上提出,VR技術將成為人類獲取信息的新工具和新平臺,但是VR內容產業目前還很弱小,內容保護剛剛起步,還有很大的完善空間。目前存在監管相對模糊、內容變現價值低、版權意識薄弱的問題。
十一、張從龍:國家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研發工程在行業中的應用
圖為: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 張從龍
張從龍主要介紹了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研發工程的背景、成果體系、服務對象。在場景智能化時代,工程版權需保護整體應用場景,數字資源版權保護的基本流程一般為:版權登記標識符——數字水印——特征提取——被保護的數字資源。
十二、馬曉明:新媒體時代盜版維權實踐
圖為:搜狐集團法律中心政策研究部負責人 馬曉明
馬曉明女士從搜狐中發生的具體事例展開,講述了盜版案例分析和維權實踐的詳細細節,分享了搜狐維權措施和經典案例。除此之外,還梳理了網絡盜版的發展進程和正版化進程大事記。
十三、張平:互聯網共享模式--走不出的版權困境
圖為:北京大學法學院張平教授
在中國“萬眾創業、大眾創新”的口號下,自由、開放、共享的創新理念更是促進實現這樣目標的原動力。然而,開放創新面臨著巨大的知識產權困擾,其開放、共享的創新理念與以保護私權至上的現代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發生沖突。張平教授向我們闡述了互聯網共享模式下走不出的版權困境的原因和解決方法,提出與其無上限的提高版權費,不如順勢而為,允許良性的版權運用,打開品牌知名度,實現共贏。
十二、張蕾:IP時代版權全產業開發趨勢和策略
圖為:阿里大文娛集團大優酷事業群內容評估總監張蕾
阿里大文娛集團大優酷事業群內容評估總監張蕾從IP市場現狀簡析、行業競爭分析、網文出版物漫畫類IP簡析展開論述,分析了當前IP版權產業的開發趨勢,出版物青睞于散文、雜文和青春文學,漫畫偏向于魔幻和搞笑題材,并且漫畫改編電視劇市場開發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