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星期二,奧斯卡在美國加州Samuel Goldwyn劇院舉辦典禮,公布了今年全部24類獎項提名的名單。
最大的贏家《水形物語》包攬了13項提名,緊隨其后的是獲得8項提名的《敦刻爾克》。意外的是,在金球獎上收獲頗豐的《三塊廣告牌》在奧斯卡只拿到了7項提名,還沒被提名最佳導演獎。

除去上面提到的這三部,《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至暗時刻》《逃出絕命鎮》《伯德小姐》《霓裳魅影》《華盛頓郵報》也獲得了最佳影片提名。
入圍的獎項最終花落誰家,還要到3月4日的頒獎禮才能得到答案。
行業動蕩期的奧斯卡
雖然《水形物語》以13項的數量優勢領跑了今年奧斯卡提名,但事實上,它在今年的最佳影片提名當中優勢并不那么明顯。和去年奧斯卡提名中《愛樂之城》《月光男孩》“兩家獨大”的情況不同,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里,似乎并沒有特別有優勢的影片。

《水形物語》被提名最佳影片
或者說,大部分被提名的影片都非常優秀。《水形物語》獲得了最多提名,但《三塊廣告牌》在金球獎上當了大贏家。《敦刻爾克》和《華盛頓郵報》在美國媒體的年度電影榜單上輪流坐莊,《伯德小姐》《逃出絕命鎮》也都名列前茅。
激烈競爭給今年的奧斯卡獎帶來了懸念,動蕩的電影產業形勢也讓今年奧斯卡懸念倍增。
“對于電影行業而言,去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學院主席約翰·貝利在公布提名前說。確實如此。去年十月,韋恩斯坦影業的聯合主席哈維·韋恩斯坦被幾十名女性控訴性侵。曾經通過宣傳運作幫《莎翁情史》《美麗人生》等電影拿到300多項奧斯卡獎的哈維,如今已經被公司解雇并離開了影視圈。
同樣被指控性騷擾的還有曾經的奧斯卡金像獎得主凱文·史派西和達斯汀霍夫曼。這也把奧斯卡獎推上了風口浪尖,讓評委們在評獎時變得更謹小慎微。

《災難藝術家》里的詹姆斯·弗蘭科(右)
詹姆斯·弗蘭科在今年1月7日憑借《災難藝術家》拿到今年金球獎影帝之后,被五位女性指控性騷擾。當時正在奧斯卡投票窗口期之內,幾位奧斯卡評委就表示希望撤回投給弗蘭科的票。雖然當時奧斯卡官方對外表示投票結果不會更改,但弗蘭科最終也沒出現在提名名單里,《災難藝術家》也只拿到了一個最佳改編劇本的提名。
與此同時,“政治正確”群體在這屆奧斯卡被提名的數量也有所增加。憑借《泥土之界》被提名最佳攝影獎的蕾切爾·莫里森,是有史以來第一位被提名這一獎項的女性。《伯德夫人》的導演格蕾塔·葛韋格也是史上第五位被提名最佳導演獎的女性。
《逃出絕命鎮》的導演喬丹·皮爾是史上第五位被提名最佳導演的黑人導演。年近七尋的梅麗爾·斯特里普也憑借《華盛頓郵報》拿到了她的第二十一次奧斯卡提名。
科技公司不友好的一年
今年最佳影片的提名大多偏向藝術風,除去《敦刻爾克》和《逃出絕命鎮》票房成績不錯,其他影片大部分來自小廠牌或獨立制片人。《水形物語》和《三塊廣告牌》就都是由21世紀福斯集團旗下專門發行獨立藝術電影的福斯探照燈公司出品,《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也是小廠牌作品。

《泥土之界》
這也意味著,這些電影多數跟流媒體網站扯不上什么關系。Netflix這次拿到了七項提名,但大多沒什么分量,主要就是靠《泥土之界》和紀錄片《伊卡斯洛》兩部電影撐場。
去年一不小心拿了三個奧斯卡獎的亞馬遜今年就更慘了,連提名都只有一個,最佳原創劇本提名《大病》。
除了這次公布的競賽類獎項,奧斯卡獎還包括一些非競賽類獎項,比如終身成就獎、撒爾伯格紀念獎、吉恩·赫肖爾特人道主義獎等等。這些獎項的領獎者雖然也會出席3月舉辦的頒獎禮,但他們的獎項一般在前一年的11月就已經頒發完了。
另外,奧斯卡還會為對電影技術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或組織頒發奧斯卡科學技術獎,今年的奧斯卡科學技術獎頒獎禮會在2月10日舉行。
話不多說,我們來看2018年奧斯卡提名的完整名單:
最佳藝術指導Best Production Design
《美女與野獸》
《敦刻爾克》
《水形物語》
《銀翼殺手 2049》
《至暗時刻》
最佳攝影Best Cinematography
《銀翼殺手 2049》
《泥土之界》
《至暗時刻》
《水形物語》
《敦刻爾克》
最佳服裝設計Best Costume Design
《霓裳魅影》
《水形物語》
《維多利亞與阿卜杜勒》
《至暗時刻》
《美女與野獸》
最佳音效剪輯Best Sound Editing
《銀翼殺手 2049》
《極盜車神》
《敦刻爾克》
《水形物語》
《星球大戰 8》
最佳音響效果Best Sound Mixing
《極盜車神》
《銀翼殺手 2049》
《敦刻爾克》
《水形物語》
《星球大戰 8》
最佳原創配樂Best Music (Original Score)
《三塊廣告牌》
《水形物語》
《霓裳魅影》
《敦刻爾克》
《星球大戰 8》
最佳動畫短片Best Short Film (Animated)
《親愛的籃球》
《Garden Party》
《失物招領》
《負空間》
《反叛童謠》
最佳真人短片Best Short Film (Live Action)
《11 點》
《我的外甥艾默特》
《沉默的孩子》
《我們所有人》
《DeKalb Elementary》
最佳化妝與造型設計Best Makeup and Hairstyling
《至暗時刻》
《奇跡男孩》
《維多利亞與阿卜杜勒》
最佳視覺效果Best Visual Effects
《銀翼殺手 2049》
《金剛:骷髏島》
《星球大戰 8》
《猩球崛起 3》
《銀河護衛隊 2》
最佳剪輯Best Film Editing
《三塊廣告牌》
《極盜車神》
《敦刻爾克》
《我,花樣女王》
《水形物語》
最佳外語片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普通女人》
《無愛可訴》
《方形》
《羞辱》
《肉與靈》
最佳紀錄長片Best Documentary (Feature)
《國寶銀行:小到可以進監獄》
《伊卡洛斯》
《阿勒頗最后一人》
《堅強之島》
《臉龐,村莊》
最佳紀錄短片Best Documentary (Short Subject)
《埃迪&伊迪絲》
《天堂堵塞》
《海洛因》
《刀技》
《交通站》
最佳原創歌曲Best Music (Original Song)
“Mighty River”《泥土之界》
“Mystery of Love”《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Remember Me”《尋夢環游記》
“Stand Up for Something”《馬歇爾》
“This Is Me”《馬戲之王》
最佳動畫長片Best Animated Feature Film
《寶貝老板》
《養家之人》
《尋夢環游記》
《公牛歷險記》
《至愛梵高》
最佳改編劇本Best Writing (Adapted Screenplay)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災難藝術家》
《金剛狼 3》
《茉莉的牌局》
《泥土之界》
最佳原創劇本Best Writing (Original Screenplay)
《大病》
《水形物語》
《逃出絕命鎮》
《伯德小姐》
《三塊廣告牌》
最佳男配角Best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克里斯托弗·普盧默《金錢世界》
威廉·達福《佛羅里達樂園》
理查·詹金斯《水形物語》
山姆·洛克威爾《三塊廣告牌》
伍迪·哈里森《三塊廣告牌》
最佳女配角Best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瑪麗·布萊姬《泥土之界》
絲利·曼維爾《霓裳魅影》
阿麗森·詹尼《我,花樣女王》
勞里·梅特卡夫《伯德小姐》
奧克塔維亞·斯賓瑟《水形物語》
最佳女主角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莎莉·霍金斯《水形物語》
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三塊廣告牌》
梅麗爾·斯特里普《華盛頓郵報》
瑪格特·羅比《我,花樣女王》
西爾莎·羅南《伯德小姐》
最佳男主角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提莫西·查拉梅《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丹尼爾·戴-劉易斯《霓裳魅影》
丹澤爾·華盛頓《羅曼先生,你好》
加里·奧德曼《至暗時刻》
丹尼爾·卡盧亞《逃出絕命鎮》
最佳導演Best Director
吉爾莫·德爾·托羅《水形物語》
格蕾塔·葛韋格《伯德小姐》
克里斯托弗·諾蘭《敦刻爾克》
喬丹·皮爾《逃出絕命鎮》
保羅·托馬斯·安德森《霓裳魅影》
最佳影片Best Picture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至暗時刻》
《敦刻爾克》
《逃出絕命鎮》
《伯德小姐》
《霓裳魅影》
《華盛頓郵報》
《水形物語》
《三塊廣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