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淘寶、京東,這些電商巨頭撬動的萬億級市場徹底顛覆了傳統的線下實體銷售模式,有了這些平臺,品牌商家們跨過了經銷商、渠道商,直接將商品推送給了用戶,各種“剁手節”輪番轟炸讓人“買買買”根本就停不下來,電商們使盡渾身解數的各種優惠和滿減活動讓用戶拼命囤積商品,一副不給實體店留下一個活口的架勢。消費者也沉溺在隨手一點就送貨到家的便利和購物欲隨時被滿足的快感中無法自拔。

要說十多年前有些人因為假貨多,物流慢而排斥電商,到如今再有這樣想法的人恐怕早都成了恐龍了。對于廠商來說,電商模式也不是什么遠景規劃,而是每個企業實打實失敗不起的戰略規劃。
消費級市場將用戶的消費模式從線下轉到了線上,企業級專業市場廠商也開始覬覦電商市場,專業音視頻行業亦不例外。近幾年,各種品牌的投影機、顯示設備,甚至是傳輸線纜、轉換頭這些輔件都開始出現在了京東、天貓等各個電商平臺,愛普生、NEC、麗訊這些耳熟能詳的品牌都在各個平臺開啟了自營店,就連一向戰略穩健的索尼專業系統集團也在京東開啟了自營店,并上線了首款產品——最新推出的電子紙,同時,索尼還向媒體透露,接下來將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電商平臺,索尼的專業產品投影機、攝像機等針對企業級用戶的產品也將陸續在電商平臺上線,給用戶帶來更多的購買便利。
眾多企業紛紛布局線上電商,是否真的意味著電商模式被強烈看好呢?倒也未必!僅從已經布局了電商渠道的產品銷售來看,數據并不是那么好看,以投影機為例,主要亮點都在商教和家用機市場,真正工程級別的產品銷售幾乎不會出現。而AV行業產品的專有基因屬性似乎就決定了電商模式的尷尬局面。
從應用于層面上,專業級產品用戶都是企業政府機構,無論在前期項目支持還是施工安裝或后期售后都需要專業的人員支持應對,有著相當的技術門檻,而電商渠道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再者,電商平臺以便捷的物流方式作為優勢,但專業級產品可不是幾個快遞員或者客服人員電話溝通下就能安裝上的;而且,面對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產品,通過網絡交易存在著太多的風險和問題,相信也沒有企業敢嘗試。
以上種種電商模式在消費級產品的優勢,在專業AV產品上處處表現為了劣勢,也難怪這些年像聲視通這樣的AV電商平臺始終難見起色。
盡管對電商模式在專業視聽領域的發展抱著質疑的態度,但我們仍然對此心存希望。畢竟,互聯網模式對任何行業的摧毀和重建能力是我們不可低估的,在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人的行為模式對任何行業的發展都起著方向性作用,就像當初70后看不上80后的自我,80后看不上90后的傲慢,那有怎么樣呢,世界終歸還是屬于年輕人的。一出生就玩著Pad,開始網購的新生代年輕人將如何改變專業音視頻行業,沒有人敢輕易斷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