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大江大河》攝影指導雷鳴:
中國首部使用MA拍攝變形寬銀幕電視劇《大江大河》
導演:孔笙 黃偉
攝影指導:雷鳴
攝影機:ARRI ALEXA Mini
鏡頭:
ARRI Master Anamorphic全系列變形寬銀幕定焦鏡頭
ARRI AUWZ 19-36mm/T4.2變形寬銀幕超廣角變焦鏡頭
Angenieux Optimo Anamorphic56-152mm A2S
Angenieux Optimo Anamorphic 44-440mm A2S
器材租賃公司:北京星光影美影視器材有限公司
《大江大河》是由上海廣播電視臺、正午陽光、SMG尚世影業等公司聯合出品,并由侯鴻亮制片,孔笙、黃偉執導,王凱、楊爍、董子健等演員主演的一部當代題材電視劇。該劇根據阿耐所著小說《大江東去》改編,講述了1978到1992年間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以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為代表的先行者們在變革浪潮中不斷探索和突圍的浮沉故事。該劇已于12月10日在東方衛視、北京衛視、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平臺同步首播,作為中國首部全程使用MA變形寬銀幕鏡頭拍攝的電視劇,《大江大河》一經上映便收獲了大量的討論。近日,該劇的攝影指導雷鳴接受了ARRI的專訪,他為我們分享了《大江大河》拍攝的創作心得。

介紹下這次的制作團隊,您是在什么樣的機緣下擔任了《大江大河》的攝影指導工作?
《大江大河》這部電視劇由國內知名的影視公司正午陽光擔任制作以及發行,此前正午陽光還出品過《瑯琊榜》、《北平無戰事》、《偽裝者》、《歡樂頌》等多部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可以說是業內精品制作的代表。我師從黃偉導演,與孔笙導演也相識并且有過交流。

導演孔笙(左)與攝影指導雷鳴(右)
這次跟孔笙導演是第一次合作,但跟黃偉導演則合作了很長時間,像之前的《白鹿原》、《好家伙》等,這些年的很多項目我們一直在一起,所以就有了這次合作的基礎。兩位導演除了導演身份之外也都是有著多年豐富經驗的攝影師,這次合作非常愉快,也使我受益匪淺。作為一名青年攝影師,能與正午陽光合作,參與《大江大河》的拍攝工作是一種榮幸,在這里也要特別感謝黃偉和孔笙兩位導演對我的認可與賞識。

導演黃偉
這次拍攝和以往的創作有什么不一樣嗎?對于一部47集的大型項目來說,您在影像方面對《大江大河》有什么追求?
從拍攝上來看,《大江大河》跟以往并沒有太多的區別,所有出發點都是如何能夠做的更好?!洞蠼蠛印分v的是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三位主人公在變革浪潮中不斷探索和突圍的故事。

我們想要的就是準確再現那段時期的歷史,呈現當時的社會氛圍,讓經歷過那段歲月的人再現他們的難忘回憶,也讓沒有經歷過的年輕觀眾能看到父輩們的生活環境。所以影像方面是在努力還原那個時代,但對于城鎮和農村這樣不同的大環境在風格上也會有所區分。《大江大河》的農村戲份大多是偏冷靜的運鏡拍攝,方式更加寫實。而城鎮、大學、工廠的戲份則用了大量的運動鏡頭,有更多的帶入感,有一種隨著觀眾的視角參與到這個激情年代的感覺。

使用變形寬銀幕格式是什么時候的決定?對MA的成像風格有什么感受?變形鏡頭有沒有給攝影機運動或者演員的表演增加難度?
使用變形寬銀幕鏡頭是做完第一次空鏡測試后做出的決定。雖然兩位導演在一開始就有使用變形寬銀幕鏡頭的想法,但我也測試了多款球面鏡頭以便做到準備充分。這部戲在籌備的時候,南方下了一場很難得的大雪,所以我就帶著MA和AUWZ 19-36mm/T4.2去了馬鞍山試拍了一些空鏡?;氐奖本┳鐾旰笃诤蛯а萑朔趴戳顺善Ч?/p>

MA和AUWZ 19-36mm/T4.2具備極低的畸變,獨特的橢圓形焦外光斑以及出色的銳度和自然的過渡,這是ARRI變形寬銀幕鏡頭帶給我們的震撼感覺。最終二位導演也被ARRI變形寬銀幕鏡頭的整體素質和畫面質感所征服,看完之后就決定使用MA來拍攝《大江大河》。至于具體的畫面風格,大的方向就是去還原當時的那個年代氛圍,氛圍對了才能把演員帶進去。

其實國外的電影使用變形寬銀幕鏡頭從六十年代起就已經是一個傳統了,而在國內,《大江大河》應該是第一部全程使用變形寬銀幕鏡頭完成的電視劇。變形寬銀幕鏡頭相比于球面鏡頭帶給人的視覺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同焦段的情況下它的鏡頭開角比球面鏡頭更寬同時還擁有更抽象的背景虛化。變形寬銀幕鏡頭所提供的信息量更大,對我們還原當時那個年代的氛圍以及刻畫細節有相當大的幫助,同時還能帶來更好的電影感。MA的體積并不是特別大,所以也不會對攝影機的運動產生影響,可以隨時切換為手持、升降或者穩定器模式。要說改變,使用短焦鏡頭對演員的要求可能更高了,因為同樣的景別下,變形鏡頭會比球面鏡頭更貼近演員一些,但往往也能得到更有張力的表演,景深的控制也更加自由。

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剛才提到過的AUWZ 19-36mm/T4.2,在《大江大河》中我特別喜歡這支鏡頭,它幾乎沒有任何肉眼可見的畸變。用19mm超廣角端拍人物,實際相當于球面鏡頭約9.5mm的焦距效果非常震撼,《大江大河》這次拍攝全程都有用到,毫不夸張地說只有當你實際使用它時才能明白AUWZ 19-36mm/T4.2所帶來的震撼。

攝影組前期做了哪些準備測試工作?最后是基于什么樣的技術考量選擇了6臺ALEXA Mini作為這次拍攝的主機?移動、燈光組又做了哪些準備?
《大江大河》的故事是三條線并行,從上大學開始到進入工廠是一條線;另外一條線是從部隊復員回來之后到農村;另外一條線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個體戶。測試分了兩部分,一部分是技術測試,包括MA與球面鏡頭開角度、炫光、呼吸、畸變、拍攝格式等區別。另一部分是影像風格的測試,包括不同場景的靜態、動態測試,就是前面提到的幾個大場景的實拍測試。

這次選擇使用6臺ALEXA Mini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電視劇的制作周期比較緊張,多機拍攝更有利于提高現場的創作效率。另外,除了我們搭建的那個村子之外,這次拍攝實景相對多一些,而實景場地的空間相對來說會比較局促,我們的攝影機數量又很多,還要經常使用穩定器,所以需要選擇一款小巧、穩定的攝影機。因此,綜合考慮下來ALEXA Mini是最合適的機型,我們的兩組攝影組成員幾乎是同時進組,前后只差了五天。

其實我最早也是使用膠片攝影機的,像ARRIFLEX 435、ARRIFLEX 535、ARRICAM ST、ARRICAM LT都用過,然后是老款的ALEXA、ALEXA XT、ALEXA SXT、包括ALEXA M與AMIRA我也都用過。所以我是非常信任ARRI的,ARRI系列的數字攝影機無論是穩定性、色彩還原、寬容度、細節還是亮暗的過渡表現一直都非常好,所以近幾年我也一直都在用ARRI攝影機進行拍攝。

用得比較多的燈光就是M系列和SkyPanel系列LED柔光燈,這兩種燈也都是劇組的標配了。我們最大的燈是ARRIMAX 18K,有一些農村、工廠等吊車不方便進入的場地也會使用氣球燈。移動方面,我們這次使用了Movie Bird 45尺伸縮炮、GF8 Xten搖臂、Paladin arm+跟拍車、Slider 、軌道及PV等器材,整體的體量還是很大的。

在《大江大河》中那些自然主義的光效設計中,您是基于什么樣的標準來控制曝光的?
在一開始籌備的時候,我就和燈光指導曹學中先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有一點非常確定的是會有多類不同場景的光效模擬。比如《大江大河》里,在當時那個年代的農村,用電不是特別的方便,現在的人們習慣了開燈,但是當時的人們在白天或者陰天也是不開燈的。我經常會用M系列在窗外做太陽光的效果,它有很好的穿透力,并且體積相對輕便。做陰天的光效時經常會用SkyPanel S30、S60系列在室內做補光,SkyPanel的光線非常柔和,顏色豐富,控制也非常方便,給創作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間;有時候甚至還只用一塊蝴蝶布或者手電筒作為主光來進行拍攝。到了后期大學、工廠、城市的一些場景就會通過一些不同的光效來還原、烘托。

常規拍攝的感光度基本都設定在800,偶爾也會使用1280,更多的時候是做局部的光線調整來平衡整個畫面的亮暗比例,在暗中找暗,在亮中找亮。我們原本的設計是農村戲份會相對偏暗,城鎮、大學等部分的戲份會相對偏亮。而ALEXA Mini的畫面噪點直觀感受也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甚至我在后期的時候還增加了一些顆粒,讓觀眾聯想到當時那個年代氣氛的感覺。

MA的光孔很大,有時候為了控制背景虛化的程度也經常會使用大光孔甚至全開光孔,MA在大光孔的情況下畫質依然很好,完全可以自由地根據需要來選擇保留多少背景信息,也能降低燈光的使用量。

您對ALEXA攝影機畫面的寬容度有何感受?經常使用哪些燈具來達到您想要的畫面質感?
我是非常信任ALEXA Mini的寬容度和低照度表現的,我用它拍過很多次低照度的場景,很了解ALEXA Mini的畫面曲線在趾部的層次表現。我會盡量避免曝掉或者沒有細節的部分,把畫面信息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除了前面提到的經常使用M系列做直射光,SkyPanel S30、S60系列做柔光,像一些白天的室外戲,偶爾也會用一些鎢絲燈單獨處理一些特殊氣氛的戲。

這次錄制的是什么格式?現場監看方案與DIT工作流程是怎么解決的?ALEXA Mini是否能適應這種強度比較高的電視劇拍攝?
除了器材方面的測試,包括錄制的格式、畫幅比例等細節我也做了測試。因為《大江大河》的體量比較大,機位也多,所以經過多次測試比較之后,最終我們選擇的格式是2.8K的4:3 ProRes 4444XQ,全片的整體素材量最終控制在了300T左右。

現場監看則使用了分屏器,將多路信號連接到一個60寸的監看設備和多個25寸監視器上,在不方便的時候也會使用17寸監視器。另外我們C-MOV攝影團隊還有一輛改裝的監視器車,用于外景拍攝或者其他特殊情況下使用,監看則使用的是穩妥而且相對方便的Rec 709。這次拍攝過程中ALEXA Mini的穩定程度一直都很好,6臺機器沒有出過任何問題,包括素材、機器以及鏡頭等方面都很好,所以我覺得ALEXA Mini適應這種高強度的電視劇拍攝完全沒有問題。
《大江大河》中的特效鏡頭多嗎?后期調色工作是如何進行的?
本身涉及到的特效鏡頭不太多,主要是一些穿幫鏡頭的修復以及一小部分特效合成鏡頭,而且在開拍之前就已經溝通好。調色工作是在V2 Studio完成的,調色師是熊巍,非常值得信賴!之前我們也合作過《白鹿原》,他對ALEXA的畫面以及我們拍攝的素材有較深的理解,也理解整個劇情的發展方向和最終需要的畫面質感,調色工作主要的任務也是如何更好地還原那個年代。比如考慮到城市學生跟農村學生的的膚色差異,所以我們對不同演員做了不一樣的膚色調整。而且隨著故事的發展,整個的影調也在慢慢變化,并不斷統一整體氛圍。在調色前期的時候我們做了四個不同版本的樣片,然后我和導演選擇一個版本為基調往后調。

星光影美為本次拍攝提供了什么樣的服務?執行團隊C-MOV又是一個什么樣的團隊?
北京星光影美器材有限公司是業內知名的影視器材服務公司。這次作為《大江大河》的影視器材提供商,無論是在前期測試還是后期拍攝中都給我們提供了器材和技術方面的大力支持。在這里我要特別感謝他們的總經理藺文杰,為了保證《大江大河》雙組6機位的拍攝,星光影美在他們原有鏡頭儲備的基礎上為《大江大河》重新購置了整套的MA鏡頭。我們也得以在這次雙組拍攝中全部配置MA。因為有這樣強有力的器材公司做后盾,我們才能在拍攝中始終把精力集中在創作上。

我們C-MOV團隊是一個攝影團隊,當年由黃偉導演一手創建。C-MOV是一個年輕、朝氣蓬勃、有進取心、愛創新并且團結一致的團隊。比如說現在劇組標配的手持攝影機電子穩定器,我們是當時在國內最早將其實際運用到影視項目拍攝中的團隊。當時也是得益于星光影美和我們一起做了很多的基礎改造與測試才實現了MOVI M10的實際應用。在這些研究技術的過程中,星光影美一直都在全力支持著我們。

最近有了解哪些ARRI的新技術?作為中國第一部完全使用變形寬銀幕格式拍攝的電視劇,您有什么想要跟同行分享的工作經驗?
《大江大河》殺青之后,我也測了ARRI的Signature Prime大畫幅鏡頭,和Trinity一樣,我期待在下部戲中能有機會使用它們。

《大江大河》同時在網絡與電視臺播出,網絡版是原滋原味的2.66:1變形寬銀幕格式,電視臺版也是2.11:1的寬銀幕版本,如果有條件,大家可以同時看一下兩個版本,肯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獲與感受。作為中國第一部全程使用變形寬銀幕鏡頭來拍攝的電視劇,首先我感到很榮幸,這在之前是沒有過的,但我相信以后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電視劇沿用這樣的格式。雖然我們的宣傳沒有特別提這一點,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觀眾發現我們在使用“電影的方式”來拍攝電視劇,而這也會慢慢影響觀眾看電視劇的習慣。藝術的領域是沒有邊界的,我也在邊學習邊摸索,作為專業攝影師要不斷接受新技術來充實自己,為觀眾奉獻更多有誠意的影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