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錄播的熱度,在2018年依然不減。
如果把短視頻也算上,簡直就是紅透半邊天。就是很多人認為難登大雅之堂的抖機靈的短視頻,卻展現出了恐怖的巨大引流能量。
根據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2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我國網民規模達8.02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已達7.88億。網民通過手機接入互聯網的比例高達98.3%,而其中高達74.1%的網民使用短視頻應用,以滿足碎片化的娛樂需求。與此同時,視頻行業構建起以內容為核心的生態體系。另據QuestMobile最新統計數據,日活躍用戶規模增速在1000萬左右的APP排行中,短視頻應用穩居前列。
直播亦是如此。僅僅舉一個例子,淘寶等電商平臺,通過主播在線演示而獲取流量和業績,已經日趨流行,成為“帶貨神器”。
兩條教育的平行線
當然,我們今天不聊抖音,也不準備扯上馬云。我們要講的是一個更加嚴肅的關于直播/錄播的話題。
中國青年報冰點特稿第1123期《教育的水平線》報道了“兩條教育的平行線”的故事。
一條線是:成都七中去年30多人被伯克利等國外名校錄取,70多人考進了清華北大,一本率超九成,號稱“中國最前列的高中”。
另一條線是:中國貧困地區的248所高中,曾有學??忌弦槐镜膬H個位數。“努力,但出不了成績” 。同樣的6:00起床,23:00休息,學到失眠、頭疼,但對于他們而言,重本、清華北大是遙不可及的夢。

成都七中直播控制室
但,直播改變了這兩條線。200多所學校,全天候跟隨成都七中平行班直播,一起上課、作業、考試。有的學校出了省狀元,有的本科升學率漲了幾倍、十幾倍。據開設直播班的東方聞道網校負責人表示:2016年以來,7.2萬名學生——他們稱之為“遠端”,跟隨成都七中走完了高中三年。其中88人考上了清北,大多數成功考取了本科。——即使網課在社會上早已流行,還是足夠令人震撼。
我們曾理所當然地懷疑,學校資源、家庭環境不同,在十幾年間堆積起學生能力、見識、習慣的巨大差異。通過一根網線就能連接這一切?
遠端的孩子透過屏幕,感受著空間和生活的差距,聽著七中學生的課堂發言“游覽”了英國、美國,圍觀他們用自己聞所未聞的材料去分析政史地。“那種感覺就像,往井下打了光,丟下繩子,井里的人看到了天空,才會拼命向上爬。”
“往井下打光”
對于直播/錄播行業而言,我們在千百所學校建立了直播錄播教室,我們為解決教育不均衡化問題貢獻著我們的力量。“往井下打光”——這是報道中對開設直播班這一事跡含蓄但令人感動共鳴的大褒揚,于我們做直播/錄播亦與有榮焉!可以說,這篇實地考察和采訪的新聞報道,給我們的成績和貢獻提供了強有力的佐證。
我們相信,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2015年6月5日聯合國(UN)發布了題為《新的征程和行動——面向2030》的報告,其中第四項就是“提高教育的公平性和教育質量,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
中國社會上下,對于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更是不遺余力。無論是《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還是十九大工作報告,教育事業都被放在優先位置。預計今后的一段時間,新一輪的基于智慧校園、智慧教室、未來教室的建設投入將會更大,成為下階段校園信息化基礎建設的主戰場,發達地區進入班班通建設完成后的更新迭代階段,部分落后地區還有一些補缺新增的項目。
另外,錄播系統作為信息化行業的重要分支,伴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迅速崛起,錄播未來之路必然是更加貼近用戶實際應用場景的深度應用,在行業深度的挖掘以及行業廣度的跨界都將會有較為鮮明的特點,如精品公開課、虛擬大講堂、醫學研討會、校園聯賽、在線直播等。行業內包括銳取等領先企業也正是基于此而提出了“新錄播時代”概念。
“什么是幸福?就是得天下英才教育之。”這是一位普通中年男教師的平淡豪言,這也應該是我們做直播/錄播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