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馮小剛執導,張翎編劇,黃軒、楊采鈺、徐帆、Lydia Peckham 主演的電影《只有蕓知道》將于12月20日全國公映。影片已開啟三輪超前點映,更在北京舉辦了盛大的首映禮,諸多影視明星、伉儷前來助陣,口碑一路走高,電影被贊為“賀歲檔最暖心愛情故事”、“重新定義馮小剛電影之作”、“最適合帶爸媽看的影片”。片中兩位在海外漂泊的主人公相識相依、相愛一生的故事也讓許多有海外生活經歷的觀眾感同身受,紛紛表示“隋東風的孤獨我懂!”

黃軒楊采鈺異國相守
徐帆一句臺詞戳中觀眾淚點
電影《只有蕓知道》由馮小剛摯友張述的真實經歷改編,講述隋東風與羅蕓在異國他鄉相濡以沫的愛情。影片以倒敘的方式講述隋東風與羅蕓的故事:羅蕓離世后隋東風孤單的生活、十五年如一日平淡卻幸福的婚姻、初識時充滿激情與快樂的戀愛,跟著隋東風為妻圓夢的旅程,兩人在海外生活的種種美好記憶撲面而來。因為背井離鄉,兩個異鄉人的相愛相守本就難得,這也讓羅蕓離世后,隋東風獨自一人的生活更顯孤獨。首映現場就有觀眾感慨:“我有個叔叔在國外開了二十年餐館,他就像隋東風那樣孤獨,能感受到他內心深處對愛的渴望。”隋東風與羅蕓的“媒人”林太也是如此,因為丈夫的離世,林太獨自居住在新西蘭。在隋東風與羅蕓的新婚夜上,她觸景生情,回想起自己的丈夫,痛哭道:“想他!”林太的一句話也讓無數觀眾淚崩:“半路被留下的人太苦了”。

隋東風羅蕓海外相愛
《只有蕓知道》勾起“下南洋”記憶
影片的時代背景放在了上世紀八十年代,隋東風與羅蕓正趕上當時的出國潮,才有了后來在新西蘭發生的動人故事。回溯中國的發展,國人上一次較大規模的出海熱潮,還是從明朝就開始的“下南洋”。明朝時因鄭和下西洋的發現,東南亞地區開始跟沿海一帶有了密切往來,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省份逐漸有人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發展,那時形成了第一次“下南洋”。到了清末民國,國內動蕩,很多人迫于生計漂洋過海到東南亞務工,這次形成了“下南洋”的移民大潮,很多人扎根在東南亞,生活至今。因此,福建、廣東包括浙江等地有很多人在東南亞都有親人,其來源就在于此。這些在南洋生活的華人中不乏像電影中隋東風與羅蕓這樣的夫妻,在患難中相依為命、彼此扶持,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電影《只有蕓知道》也勾起許多觀眾對于這段歷史的記憶,有觀眾看過影片后動情表示:“扎根異國的苦與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所幸有她一直陪伴在身邊,生活才有了奔頭,無法想象自己如果是影片中的隋東風該如何面對摯愛的離去,希望所有相愛的人都能相伴一生,你在哪兒,哪兒就是家。”

12月20日,《只有蕓知道》將在全國公映,這段根據馮小剛摯友真實愛情故事改編的電影勢必在上映后引發海外漂泊者的更多共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