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紅利正在逐漸釋放。深圳,這個“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上又一次樹立了一面旗幟。抓住“雙區驅動”重大發展機遇,向科技要能力、向科技要編制、向科技要服務,在數字政府、智慧民生等領域全面發力。
通過數據開放平臺和大數據交易平臺,釋放數據紅利,打造基于開源數據的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提升數字化產業經濟活力;融合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提供的與市民生活相關的各類服務,建設一體化市民服務平臺,市民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可方便快捷、獲得高品質生活服務。這些細則已經在政務、教育、醫療等各個領域落地。
近期,“2019深圳智能制造與智慧城市建設大會”在深圳舉行。來自政府領導和行業的數百名廠商、集成商、用戶、行業專家共聚深圳皇冠假日酒店,聆聽了專家們關于智慧城市建設規劃思路的分享。大會邀請到深圳市龍華區政務數據管理局局長熊帥致辭,介紹了深圳在智慧城市方面的大方向規劃。
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投資聯盟執行主席張曉新教授表示:到2020年,深圳要實現“六個一”發展目標,即“一圖全面感知、一號走遍深圳、一鍵可知全局、一體運行聯動、一站創新創業、一屏智享生活”,建成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市,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在全球,深圳的電子工業產業鏈如果說排第二,恐怕沒有哪座城市敢說排第一。華為、中興、海康、大華……無數企業甚至讓美國都急紅了眼,對于近期持續的“貿易戰”,就有網友戲稱,這是美國對深圳企業的“戰爭”。一座工業技術相當“硬核”的城市,一座在智慧城市建設上的示范城市,從政府到企業,在智慧城市的部署走在了前面。
“2019深圳智能制造與智慧城市建設大會”上,臺達作為在智慧城市、綠色城市建設的領導者,與大家分享了在智慧綠建筑、智能管控、綠色數據中心、智能制造、可視化監控等方面的技術和實戰經驗,為深圳各個應用領域“智慧化”新模式的開啟帶來了不少啟發。
“連接”是關鍵
臺達-中達電通視訊系統事業處高級產品經理肖愛群指出,智慧化最重要的條件是將各個信息系統的打通。以工業領域為例,工廠的智慧化要把設備、廠務、辦公系統、作業系統這些原本獨立的系統打通連接起來。對各個系統的信息進行數據采集,統一化管理。
智慧化管理的最終目標是要將各個系統的信息進行有效分析,協助管理層決策。因此,信息之間連通之后,還要避免各個系統之間的信息太片面化的孤島問題。
假如每個系統的管理層都只能看到涉及自己系統的信息,而無法對其他信息進行有效分析判斷。那么主管層、決策層作出的決定就很可能是片面單一的。
這就需要連通信息,分析數據。
臺達的“EVP”數據可視化管理平臺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這個平臺將客戶的各個系統數據進行整合,同時又不會摒棄客戶本身的系統,用戶現有的平臺一如往常地正常使用,只要把需要呈現或者管理的數據信息提交給系統進行統一整合、分析,就可以把數據用圖表化、圖形化展現出來。領導決策層看到的就是經過有效分析后的結果,再根據這些結果進行預判、決策。
因此說,在整個智慧化的過程中,數據化才是智慧的起點和開端。在臺達的諸多智慧化運營案例中,長隆智能指揮中心、華為全球技術支持中心、北京大興機場都可以說是相當“硬核”的企業智慧可視化運營典范。
在這些企業應用中,超大規模大屏拼接顯示系統搭配臺達的DVCS分布式圖像顯示控制系統,對接客戶的云數據系統,就實現了各個子系統的可視化運營管理,各個會議室同步顯示,多方視頻互動,為指揮調度、決策部署提供關鍵性的信息資源。
對在全國甚至世界各地遍布了運營中心或工廠的企業來說,信息的連通就更加重要,智慧化的管理也遠遠不止搭建平臺那么簡單。
比如一個產業園區由無數的企業組成,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獨立的系統,資金監控、安防監控、設備限制、企業運營數據(包括訂單、服務等),每一個園區都有煤氣、電池、氣象環保這些數據,把每個企業和園區之間的數據打通,搭建好顯示平臺,還要跟客戶一起進行再開發,把數據分析呈現出來。而企業很可能采用了不同廠商的屏幕展示終端和各種品牌的系統。
臺達數據平臺要做的就是把個終端的數據全部都連通起來,最終實現交互呈現,實現各個終端數據在全國全球的統一管理。
據了解,臺達做了很多智慧化管理的案例,真正做到了從園區到工廠的信息可視化呈現。對于用戶來說,完全不會因為不同的設備系統之間而產生違和感,因為臺達的可視化編輯軟件,就像PPT一樣易于操作,用戶只要做一個數據錄入,填上報表,編輯上傳保存,可視化報表就做完了,然后再進行權限管理分配。
這樣,用戶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第一時間利用控制系統,在大屏幕指揮中心、智能電視、手機、手表,任意終端設備上實時看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如此,經過幾番的數據采集、分析、圖表化、終端展示后,信息孤島問題得到了解決,各個部門之間信息片面化問題也迎刃而解。
智慧化工廠是智慧城市中工業智慧化的一個落地領域。
城市政務管理、政法系統、智慧醫療……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領域,智慧化都是剛需,打造便捷的智慧化城市運作體系,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這也是智慧城市發展的初心。
上海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平臺或許就能為其他城市的智慧管理提供借鑒。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通過整合與城市管理和安全運行相關的部門管理類資源,包括:110報警、119火警、120急救、12345市民熱線等,按照“多種平臺合一,多項任務切換”的原則,實現平急結合、綜合管理、高效運轉。大幅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通過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的綜合管理平臺的建設,更好的維護城市安全。
智慧城市管理的落地正在越來越多的城市展開。也正如張曉新教授所說,智慧城市不應該是一個兩個企業的責任,也不是一個兩個企業就能完成的,需要協同整個城市的各個機構、組織、企業,把整個城市編織成一張網,最終讓我們的生活智慧起來。
臺達僅僅是城市智慧化進程中的一份子,還有很多的企業在各個領域扮演著自身的角色,在這場轟轟烈烈的智慧化城市建設中,眾人拾柴火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