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百家行業組織、千名一流技術專家、萬家骨干企業共同倡議的“盡全力,為醫院”公益行動正式啟動。
作為此次公益活動的聯合發起單位之一,河姆渡平臺的每一位員工都投身到了這次行動中,成為“逆行者”,奔忙于全國各地的智能化建設,助力抗疫一線。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沖鋒在一線的各行各業都是戰士!
近期,河姆渡平臺將陸續推出“盡全力,為醫院”公益活動特別報道,致敬每一位抗疫勇士!也記錄抗疫的溫暖瞬間!
1、一封來自寧夏的“求助信”
2月5日,一封《緊急工作協調函》自寧夏自治區某建設項目發給了上海市人民政府。
“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四人民醫院傳染病防治綜合樓建設項目工程已開工。”據《緊急工作協調函》介紹,該項目為衛健委指定的當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醫院。
項目原計劃2020年5月31日竣工。此次,為了防控疫情,2月4日,寧夏衛健委直接緊急擴建升級為寧夏的“火神山醫院”,要求2月20日建成投用,預設立150個負壓病房(床位)。
疫情當前,大部分工人返鄉未歸、有的材料難以提前供貨、施工方案需重新制定……要在15日內完成原本3個月的工程量,看似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任何一個廠家都不可能把一個智能化系統的設備全部配完整。如何在最快的時間內供給產品?如何快速提供相對完善的智能化工程設計解決方案?……一個更為生態、可以統籌協調資源的平臺成為了項目推進的關鍵。
此時,寧夏衛健委疫情防疫指揮中心領導將目光聚焦到了河姆渡平臺發起的“盡全力,為醫院”的公益活動上。

2、做一名“逆行者”,援助寧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在接到來自寧夏自治區抗疫一線的需求后,河姆渡平臺立即動員了全網資源,并就此成立了寧夏“火神山醫院”項目溝通群組,愛譜華頓、集光安防、河姆渡平臺分工協作。當然,河姆渡平臺也調動了寧夏當地的合作伙伴,共同投身到援助任務中。
銀川分公司總經理兵哥負責一線的協調,行業部銷售經理偉東帶領團隊與項目進行一線對接,了解項目的進程和需求。
河姆渡平臺負責安排產品對接、物控、產品生產和物資調配、發貨物流等全面工作。同時,為了加快該醫院項目的方案設計、施工技術保障,成立“技術保障小組”,讓更專業的人負責項目的技術服務對接。
各部門分工協作,扛起此次援助的責任,壓實各項任務,舉各方之力確保項目如期交工。
寧夏當地不少河姆渡平臺合作伙伴——區域智能建筑界的朋友們也積極參與。
就這樣,援助寧夏“火神山醫院”項目的行動開始了。
迎難而上,逆行向前,援助抗疫一線建設工作。
3、晝夜作戰,48小時內首批物資抵達
此時,醫院已經進入到了加緊施工的狀態。
由于該醫院項目涉及弱電照明、綜合布線、數據機房、監控系統、隔離與半隔離系統、門禁系統、報警系統等,系統較多。為此,河姆渡平臺成立10人的技術團隊小組,進行整合的技術對接。同時,針對產品清單優化,保證各個系統之間的匹配和兼容性。
技術團隊小組成員們連夜根據客戶需求,確認技術產品及產品配置方案。專業的設計方案和技術保障考量令整套產品方案很快通過了寧夏衛健委專家組的認可。
但更加嚴峻的考驗出現了——部分產品資源緊缺。
“首批物資主要是網線和橋架等綜合布線產品,最多兩天內備貨完成才能不耽誤工期。總部那邊在協調,我們分公司也想先找當地貨源應急。還記得那天特別冷,我們開著車滿銀川跑。”偉東和公司的伙伴聯系了多家合作客戶,但得到的答案都是——沒有貨。
此時寧夏的天已經黑了,而偉東的心也像這夜幕一樣沉。就在此時,他的電話響了!是總部的!
“偉東,準備好,抓緊聯系銀川當地的員工,接應總部的第一批物資!”
看看表,從提出需求開始還不到48小時。
“總部的第一批物資抵達時是5號晚上11點多。當地的貨運司機幾乎都懼怕疫情病毒,不愿出門。最后,我從朋友那里借到了貨車,自己當貨運司機。”偉東說,他和伙伴們一起裝車,送達項目地,再一起卸貨,回到家時已經快凌晨2點。

身體是疲憊的,但心卻是踏實的。“承建商都沒想到我們能這么快就協調到了他們開工需要的物資,對我們也是發自內心的佩服和感激。”偉東開心地說道。
4、為援助供給,三方并進趕進度
這份踏實和承建商贊譽的背后,是包括愛譜華頓、集光安防和河姆渡平臺的員工們艱辛的付出。
作為綜合布線領域的標桿企業,愛譜華頓負責供給寧夏項目的綜合布線和線纜產品;專注提供設計配單整體服務的集光提供監控、大屏,以及報警設備;河姆渡平臺上優質的廠商和供應商專供門禁UPS電源、數據機房等產品。
分工明確,三方齊頭并進,搶時間,趕進度。
貨品資源緊缺只能臨時加工生產,但還要保質保量。集光安防公司領導第一時間在工廠周邊居住的黨員和干部中抽調了20人,成立“緊急生產小組”。
因為是臨時抽調,大家趕到工廠開始加工時天已經黑了。連夜趕工也要考慮大家的健康安全,公司要求每位員工在做好防護的基礎上,每人之間操作距離保持在2米以上。

集光安防的工人們在加班加點,愛譜華頓和河姆渡平臺的員工也沒有停歇。兩方公司的物流團隊專門成立“行動隊”,從產品協調,庫存調配,一直忙碌到凌晨兩點多。
愛譜華頓、河姆渡平臺,集光安防,三大倉庫緊急調配全國八大倉庫貨源,籌集人員征集專車配送,確保第一批物資準時到達目的地。
隨著最后一箱產品裝車完畢,首批供應寧夏的所有物資一起發出。

這樣的工地,安靜得讓人感動!
2月5日物資運抵后,偉東也開啟了頻繁進出項目在建工地的工作節奏。“項目現在已經進入綜合布線階段了,我們也在和承建商繼續溝通供電方面的設備對接。”偉東說,幾天里,他感受更多的是感動。
“跟車護送產品的那天特冷,街上也沒人。第一次感受如此安靜的銀川,心里莫名地不安。但是一來到工地,看到還有那么多工人加班加點地趕工,心里突然踏實了。”
銀川管控力度很大,進出場地都要消毒,量體溫,查驗通行證。所有人員在施工現場都不準多說話。與以往熱鬧的工地相比,如今的工地只剩下作業時工具發出的聲音。
“那也是一種‘安靜’,安靜得讓人心安,讓人感動。因為看到很多人都是為了疫情防治搶時間趕工期,為了和病魔搶時間。”
如今,和兵哥、偉東一樣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還有項目建設的近1400名施工人員。他們為了工程不能回家,一天工作12個小時,倒班休息,確保這個臨時安置點能在15天內完工并投入使用。
而包括愛譜華頓、集光安防、河姆渡平臺在內,企業的每一位員工作為后方支援,默默奉獻,攜手并肩,和全國各地的抗疫一線“戰士”一樣,為守衛家園而奮斗!
5、“盡全力,為醫院”公益活動引關注
“盡全力,為醫院”公益行動正式啟動以來,得到了全國各地的關注。
河姆渡平臺的專屬服務通道熱度攀升,各地建設過程中的援助需求不斷。
而其實,河姆渡平臺的援助行動早已啟動。2月1日,第一批支援物資下午兩點半準時抵達武漢雷神山醫院,當晚和次日第二批、第三批物資啟運……
隨著疫情的逐步嚴峻,全國各地的抗疫工作,特別是相關定點醫院和隔離病房的建設,成了有效防控疫情的重中之重。2月2日,“智建”集結 戰“疫”保“家”的《智能化行業為非常時期醫院建設保駕護航倡議書》在河姆渡平臺發出后,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與支持。
公益活動得到普遍關注的同時,河姆渡平臺也深感此次活動的責任與壓力,更加堅定了堅守在智能化產業的信念。
為抗戰疫情,河姆渡平臺將繼續提供以下免費服務:
1、向建設方與運營方免費提供醫療信息化與智能化項目的技術支持,包括咨詢、設計與項目建設。
2、向建設方與運營方免費提供醫療信息化與智能化項目的工程建設支持,必要時可安排專家進場服務。
3、向建設方與運營方免費提供醫療信息化與智能化項目建設的設備與儀器支持,由共同發起單位傾力奉獻。
4、向建設方與運營方免費提供醫療信息化與智能化項目的更多資源支持,由共同發起單位傾力協同。
如果你也想為這次疫情貢獻力量,如果你所負責的項目急需支援,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這次公益活動組織:
可長按二維碼提出需求

可直接聯系各省聯絡人


可撥打緊急支持電話:
柳慶祥:13601706828
倡議征集
1、倡議更多的行業組織、專家與企業加入本次行動,倡議更多的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支持,具體可長按二維碼報名,也可以直接聯系各省聯絡人。感謝您的支持與大愛。

2、倡議更多的技術團隊與專家,提供各類醫療設施建設的智能化方案,方案上傳通道:
河姆渡方案館,網頁鏈接:
https://solution.homedo.com/solutions/add.html
3、或直接撥打方案熱線:13402128678(微信同號)
4、中國建筑業協會綠色與智能化分會為本次行動的指導單位。
具體詳情見河姆渡官方網站:
http://www.homed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