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武漢的解禁,多個省份官宣開學日期,家長們興奮得都要跳起來了,神獸們終于要歸籠了,這也意味著國內的疫情危險期已經過去了,大家的生產生活都將回歸正常。
我們雖然從這場人類歷史上百年不遇的瘟疫中走出來了,但病毒給世界帶來的影響卻沒有消失,全中國十幾億的人因為這場災難足不出戶2個多月,全社會停工停產把原本運作良好的各行業產業鏈突然中斷。旅游、餐飲、娛樂,在GDP中占據大比值的第三產業幾個月幾乎全軍覆沒,街頭路面每天我們都能看到有店鋪關門,每天都有公司在減薪、裁員甚至倒閉。

如果說服務業中的有些堅強的企業還能苦苦掙扎維持營生,畢竟多少都有一點進賬。那對于線下教育培訓這類企業就真的是顆粒無收了。據悉,光深圳就有60,000多家各類教育培訓機構面臨生死存亡的窘境,舉步維艱。有預測說6個月之后,全國60%的純線下中小教育機構都會倒閉。當然,隨著學校開學,這些機構一定會得到喘息。
還有一個被疫情困擾的顆粒無收的行業就是展會。我們知道隔離冠狀病毒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社交,而展會卻是一項以社交為目的的業務。以我們AV行業為例,大多數的重要展會都集中在上半年,畢竟企業的宣傳和預算也主要在前三季度。如今2020年已經過去了1/3了,美國InfoComm、北京InfoComm、音響展、ISLE、NAB,在全球范圍內, 500場展會取消,造成亞太地區的訂單損失約為146億美元,隨著其他展會的逐漸取消,這一數字將在未來進一步上升。
當然了,各種業務都受到巨大影響,但生產需求其實仍然是存在的。線下課程停了,線上教育就成了用戶的宣泄出口,各種在線教育機構業務井噴,像猿輔導這樣的在線培訓就超過了4億用戶,還融到了10億美元的資金。
面對面的會議取消了,那視頻會議就成了更多人不得不選擇的方式,釘釘、騰訊會議各種遠程辦公軟件一下子擁有了巨大的用戶流量,不但可以線上辦公,就連展會都可以在線上舉辦了,各大公司都在進行各種直播、技術培訓、宣傳,就連廣交會這樣的大規模展會都宣布在線上舉辦,從收入角度來說無疑會大打折扣,效果和影響肯定也隨之打折,但作為非常時期的權宜之計也是無可奈何的。因此能在疫情期間抓好時機,對于部分企業來說也是很好的機會。
當然,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恐怕都是國外的疫情什么時候能結束,讓這場全球風波盡快過去。AVIXA的第三期調查數據顯示,大多數人都抱有樂觀的態度,普遍認為6月將會恢復正常。大約21%的視音頻提供商和25%的最終用戶認為在7/8月份有望結束,而13%的人預計可能在9月份。也許人類天生就是樂觀的,在人類的發展史上這也不是第一次遭遇傳播性疾病,最終都被解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