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對OTT提供商、廣播公司和多頻道視頻提供商的一項調查,媒體業對比特率優化如何影響觀眾體驗缺乏清晰的描述。
這項匯總了300多名受訪者意見的調查顯示,用于理解優化的方法以及收集指標方式存在很大差異。
盡管超過35%的受訪者依賴PSNR(14%)SSIM(11.3%)和VMAF(10%)等技術方案,但舉例來說8.3%的受訪者依賴觀眾調查,3.3%的人稱他們全無檢查影響的計劃。該調查是代表以觀眾為中心的視頻質量評估公司SSIMWAVE進行的。
“隨著消費者轉向流媒體作為他們視頻娛樂的主要來源,質量變得越來越重要,” SSIMWAVE首席執行官和聯合創始人Abdul Rehman博士說,“這些結果強調需要一個一致、客觀的衡量標準,以幫助運營商選擇在成本效率和最大化觀眾滿意度之間取得平衡的優化策略。”
根據該調查,業內普遍使用的衡量優化對觀眾體驗的影響的最常用方法是:PSNR(14%)、第三方平臺(13%)、提供商內部視頻工程師的方法(12.7%)和SSIM(11.3%)。PSNR(18%)是多頻道視頻提供商使用的主要方法,而第三方平臺(23%)是主要的廣播選擇,OTT受訪者中內部視頻工程師的方法(27%)占主導地位。
除了比特率優化對觀眾體驗的影響,該調查還強調了體驗質量(QoE)和成本是流媒體提供商在開始測量收視率時最關心的兩個問題。超過35%的受訪者認為,最重要的問題是“衡量在觀眾QoE方面取得的成功”,而超過21%的受訪者表示,主要擔憂是“分發成本上升”。該調查還顯示,近三分之一(32.3%)的受訪者認為他們的體驗質量在市場競爭對手中不具優勢,另有23%的受訪者不確定如何衡量自己的QoE與競爭對手的Q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