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我們來簡單了解下什么是數字中國。
1998年,美國副總統戈爾在加利福尼亞科學中心提出“數字地球”的概念,認為數字地球是一種能嵌入地理數據、多分辨率和三維的地球描述方式。在“數字地球”概念的背景下,我國專家發現,在地球之外,在網絡上有一個數字的地球,有一個數字的中國。

因此,數字中國可以從兩個層面來定義,一個是狹義上的,指的是以整個中國作為對象的數字地球技術體系;另一個是廣義上的,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賦予的“數字中國”的概念,指的是中國的國家信息化范疇,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領域信息化建設,包括“寬帶中國”、“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數字經濟”、“電子政務”、“新型智慧城市”、“數字鄉村”等內容。
建設數字中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的戰略舉措,是搶抓信息革命機遇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必然要求,是推動信息化發展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迫切需要。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將“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作為我國信息化發展的總目標。
建設數字中國,要實現的基本目標有三個,一是經濟全面“數字化”,二是生活全面“智能化”,三是社會全面“網絡化”。在朝著這三個目標建設數字中國的過程中,也是將技術、網絡和現實物理空間充分融合的過程。在“數字中國”的大背景下,未來的中國將變得更加“智慧”,社會系統更加智能化、網絡化。
隨著5G網絡技術,阿里飛天云平臺、百度大腦、微信開放技術平臺等云計算平臺,物聯網技術,超大型數據中心,互聯網+政府服務,北斗系統建設應用等重點項目的落地實施,目前數字中國建設已經取得顯著成效。
在了解了數字中國的大體框架后,我們不難發現,建設數字中國,除了依托互聯網技術,信息化視聽技術在這項國家級事業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近年來,在各行各業的數字化生態體系建設中,從采集、傳輸、顯示、控制等各個層面,AV技術賦予了各個層面“聰明的大腦“,讓整個運作流程變得更加高效快捷。“智慧中國”的建設過程中,信息化視聽行業也在加速奔向智慧化。
索尼作為行業的領導者,在建設數字中國的大環境下,用自身的產品和案例,為數字中國助力。
在產品層面,索尼充分利用自己在影像技術上的優勢,研發出“真實創作”功能,使投影機變得更“聰明”。該功能是索尼的一項畫質黑科技,基于索尼積累近二十年的優質圖像數據庫,通過內置智能芯片,將輸入的每一幀像素進行分析,從而還原圖像在傳輸和壓縮過程中丟失的細節,再現圖像最真實最佳的狀態。此外,索尼在5,500lm、6,500lm的工程投影機產品中加入了“智能場景”設置功能,此功能對于最常使用的幾種應用場景進行了智能的優化設置。這個全新的智能設置功能不僅僅是幫助用戶優化使用設置,還能提升投影機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

除了單個設備的智慧化,系統智慧化也是索尼為行業智慧化所做的準備。索尼會提供多臺投影機融合使用的免費融合軟件,只需在索尼官網下載該融合軟件,配合一臺服務器及索尼Alpha 5100相機,即可完成多臺投影的融合。
正是有了智慧化智能化的優秀產品和系統方案,讓索尼得以在各行各業的數字中國建設中有的放矢。
近年來,索尼打造出了數字展覽展示,數字文創,數字生活,數字教育眾多優質的應用案例,為這些領域的數字化建設助一臂之力。我在這里就與大家分享一個與深圳有關的數字展覽展示領域的案例。剛好8月26日是深圳特區成立四十周年的重要日子,我們在座的各位,有幸見證了深圳的崛起和輝煌,而利用信息數字技術,則可以將深圳的發展史呈現在大家眼前,讓大家更好地去發現這座城市的奇跡。
由多臺索尼工程投影機VPL-F640HZ打造的影像展《影像-城市-歷史:深圳1891-2020》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舉辦,展覽為觀眾展示了來自40位(組)國內外藝術家、攝影師導演的200多幅攝影作品,以及多個電影、紀錄片和文獻,通過影像的表達和梳理,立體地呈現深圳這座傳奇城市的前世今生。讓觀眾近距離,更具沉浸式地了解深圳。
太多的案例在這里就不多做分享。我們無論是從這些案例還是現實生活中,都能深刻感受到數字中國已經深入到各行各業的方方面面。全面走向“數字化”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之一,建設“數字中國”也成為謀求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戰略選擇。未來,索尼將與信息化視聽行業一起,充分發揮技術創新優勢,為建設數字中國助力,向世界展示最好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