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國際賽事電視轉播為背景,闡述英語交際能力在轉播工作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及當前電視轉播人員的英語現狀,提出如何快速、有效提升電視轉播人員的專業詞匯及聽說交際能力,使其能在國際賽事中有效的開展轉播工作。
【關鍵詞】 廣州亞運會 南京青奧會 英語交際能力 電視轉播
一.英語交際能力對于電視轉播人員的重要性
目前,中國經濟發展迅猛,經濟是文化的基石,同樣文化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有了經濟的強力支撐,國際賽事在中國舉辦的次數越來越多,對于電視轉播機構來講,責任和機遇共存。我們知道一場高水平的國際賽事現場觀眾數量是有限的,更多的觀眾是通過屏幕觀看賽事,這對于電視轉播來說責任巨大,我們不僅需要保質保量的完成轉播任務,還有責任通過音視頻信號更加豐富完整的把現場場景還原給屏幕前的觀眾。那如何把原汁原味的比賽呈現給屏幕前的廣大觀眾,又如何與電視轉播團隊中的外國籍同事溝通,這都是電視轉播人員需要考慮的問題。國內轉播團隊的組建基本上都是我們的同胞,但國際賽事轉播團隊的成員可能來自世界五大洲,英語自然就成為了大家溝通的語言。英語交際能力對于轉播國際賽事來說尤其重要,轉播人員的英語能力對于轉播國際賽事是個基本要求,同時也是讓國際賽事在中國能更好更快發展的前提條件,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體現出“國際視角的中國傳播”
二.目前轉播人員英語交際所遇到的普遍難題
電視轉播注重團隊協作,在一個賽會制的比賽周期里,各個成員需在自己崗位上相互配合,協同完成轉播任務。特別在國際賽事轉播中,外籍技術制作經理要了解每一個技術崗位人員的業務能力及特點,同時技術人員也要知道其對每個技術關口的具體要求,這就要求我們能有效用英語與其進行溝通交流。只有雙方對彼此有一定了解,才能高質量的完成轉播制作工作。在實際工作中,許多電視轉播人員由于自身英語基礎受限,很少主動與外籍經理交流有關節目制作上的要求和注意細節。他們不知道如何用英語表達自己的需求,同時在理解對方話語表達上也存在一定的溝通障礙,這在工作中就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誤會,節目的制作質量也隨之受到影響。

以音頻制作為例,在2014年8月,四川廣播電視臺負責南京青奧會乒乓球和足球項目的公共信號制作任務(圖1),我是轉播團隊的AIC(音頻工程師),負責電視轉播音頻制作工作。音頻制作中對聲音的主觀評價歸屬于藝術創作,而每個人對于聲音的主觀評價不同導致對聲音的評判標準也不同。所以在南京為期13天的轉播工作中,我始終需要與技術制作經理Scott保持緊密的溝通聯系,隨時聽取其技術上建議和要求,以達到我們對聲音的評判一致。如在乒乓球比賽頒獎儀式上,我對國歌的聲音制作采取了突出國歌聲壓低環境聲比例的制作方式,技術制作經理Scott來到音頻間和我溝通,他認為聲音過實缺乏現場感,應該注意國歌與觀眾效果聲音的比例讓聽者更有臨場感,通過交談我明白了他的技術要求及時進行了修正,最終的效果讓Scott很滿意。

圖2 葉海(左一)與Scott(中)
在順利完成轉播工作的同時,我與英國籍的技術制作經理Scott進行溝通交流,他認為中國人工作很嚴謹,但性格過于保守,與其交流太少讓其不清楚每個崗位技術人員的專業特點。電視轉播屬于藝術創作工作,應該多元化一點、活潑一點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其實Scott的話代表了普遍轉播人員的現狀。電視轉播創作應該是一個多交流、多溝通、多協作的工作,你不和上一級技術制作經理溝通交流,你怎么知道他對這個技術關口的標準?你又如何更好的滿足其要求呢?在南京青奧會的公共信號制作團隊里,我們的同事都是各個團隊技術過硬的骨干成員。我跟他們聊起與外籍同事共事時溝通交流不足的情況,他們普遍的回答是:因為英語基礎薄弱而比較緊張,想溝通但受到英語詞匯量的限制,很難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同時擔心發音不準外籍同事聽不懂反而產生誤會。正因為有這樣的想法,慢慢的就不交流了,溝通的橋梁就這樣斷了。我聽后思考良久,一個團隊本可以通過溝通來相互補位,相互幫助的,如果因為語言的問題導致溝通少了默契度降低而變的疏遠了,這對團隊的凝聚力有很大影響,會直接影響制作的水準。有什么學習英語的方法能讓從事電視轉播的同行能更快的掌握語言的技巧,利用語言這門工具對轉播工作做更有力的支撐呢?
三.英語交際能力與電視轉播工作密不可分
2010年四川廣播電視臺和貴州廣播電視臺聯合制作了廣州亞運會激流回旋/靜水,賽艇項目公共信號的轉播任務(圖3),在轉播團隊里我同樣擔任AIC(音頻工程師)一職,當時我的英語能力偏弱,有件事情讓我記憶很深刻,讓我深刻意識到做好國際賽事的電視轉播和自己的英語能力密不可分。

圖3
廣州亞運會激流回旋/靜水,賽艇項目的音頻信號聲道制作的要求是1聲道:立體聲國際聲-左聲道,2聲道:立體聲國際聲-右聲道,3聲道:英文評論聲,4聲道:單聲道國際聲。在賽后的單邊采訪音頻信號制作中音頻人員誤操作把Source(監聽模塊)的按鈕切換到了3聲道。我們知道單邊采訪的音頻信號只會出現在立體聲和單聲道的國際聲道里,也就是1、2、4聲道,3聲道的評論聲是沒有采訪運動員的音頻信號的,監聽模塊按鍵的切換也不會影響實際聲音的錄制,但當時技術制作經理Steve就在轉播車音頻間里,聽到聲音的中斷,他顯然很著急對我們喊叫著:whathappened?我們立即把Source(監聽模塊)切回了1、2聲道,但聲音信號的恢復不僅沒有抵消Steve的緊張情緒反而更加擔心的對我們喊叫著:we are on air now, why thesound interrupted?我們音頻人員看著他腦袋一片空白,一個單詞也蹦不出。由于溝通上的障礙,Steve摔門而出,怒火沖冠的去找場館經理敘述情況,場館經理又找到我們團隊的負責人要求把事情了解清楚。當我把整個事情緣由給團隊負責人敘述后,他又用英語向Steve講明情況,技術經理才慢慢舒展開了眉頭。事后一想,這是一件溝通不及時而產生的誤會,因為意外觸碰到了Source(監聽模塊)而無法用英語向其解釋清楚,如果擁有基本的英語溝通能力,誤會很快會解除,所以英語交際能力在轉播制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圖4 葉海與技術制作經理Steve(右)
四.如何有效提升電視轉播人員的英語能力
1.加強專業術語的積累
提升電視轉播人員的語言能力不能單純以提升語言知識點為主,而是如何用好語言這門工具讓其有效完成各項轉播任務,特別是在國際賽事轉播中能夠通過運用基本的語言交際能力達到順利開展工作的目的。這其中主要為積累常見的專業術語及加強聽說運用能力。首先轉播用英語包含一定量的專業術語,這類術語通常以合成詞為主。合成詞指由多個單詞構成的專業詞匯,其含義為所組成單詞的意思組合,我們通常按照其排列順序翻譯即可。

廣播電視綜合制作區broadcast compound,比賽場地Field of Play等。這類合成詞在日常轉播中常以首字母縮寫形式出現,如電視轉播車OBVAN,轉播場館經理BVM,賽事主轉播商HB等。轉播人員如在短時間內想積累專業術語,可提前準備與該場轉播相關的常見英語縮寫。這不僅能減輕轉播人員對英語單詞記憶的負擔,還能幫助其看懂賽事流程(圖5)而且在工作中進行溝通時,也會減少擔心單詞說不清楚而造成的心理壓力。
在準備過程中,我們需根據不同比賽的特征提前預想到轉播流程中可能會用到的單詞類別。以轉播足球比賽為例,音頻人員除了需要掌握評論員進行信號(feed)測試(check)的相關英語詞匯,還需提前了解越位(offside)、鏟球(sliding tackle)、角球(cornerkick)、罰點球(spot kick)等詞匯。比賽進行中球員受傷情況很常見,因此作為轉播人員,在這種國際賽事之前還需對球員最容易受傷的部位的英語單詞提前了解,如骨折(fractura)、踝關節扭傷(ankle sprain)、肌肉拉傷(muscle strain)、膝關節韌帶損傷(knee ligamentinjury)等。這些足球類專業詞匯往往較長或較復雜,我們便可運用一定的規律對其縮寫記憶。如單個單詞只保留前3到4個字母(frac),或去掉單詞元音(a.e.i.o.u)只保留其輔音(越位ofsd,單詞首字母需保留),對于短語保留每個單詞首字母進行縮寫(鏟球 ST)。這樣,當外籍技術經理提到這類英語單詞時轉播車切換導演大概就能知道他對視頻畫面有了新的要求和需要注意的事項。電視轉播人員要在國際賽事轉播前期盡量考慮周全,不僅是技術要求及相關轉播流程,與此相關的英語詞匯也要進行查閱積累,才能更高效的完成國際賽事轉播。
2.提升口語表達能力途徑
電視轉播人員聽說能力的提升能幫助其在國際賽事中更好的與主辦方進行溝通交流。轉播人員首先要克服自身說英語發音焦慮的心理障礙。很多轉播人員會擔心自己的發音不標準被外籍人士笑話,其實完全不必有這樣的思想負擔。隨著英語的國際化發展,我們在日常交流中,大可不必要求自己的語音發音達到母語人士的標準(即使英國本土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士,絕大部分人日常交流時的語音也不是我們日常在廣播里聽到的RP)。最重要的是要使自己的語音具有較高的辨識度及可理解性。人們對帶有一定口音的發音是有包容性的,只要能清晰的傳達出所要表達的含義即可。
在實際口語交流中,首先可以適當放慢自己的說話語速。大多數人會在緊張的情況下不自覺的提升自己的語速,但在英語基本功薄弱、表達不熟練的情況下,這樣會更增加輸出的困難度。
其次,轉播人員可根據自己工作崗位類別的特點,提前積累一定的簡單句式及轉播中常用的動作指令(動詞)及設備名稱(名詞)的英文表達,為了更好的理解配以圖表的形式進行說明,以便在工作中進行情況詢問或陳訴要求時方便直觀的進行組合使用。以電視轉播音頻工作為例,我們可根據日常轉播性質,進行如下歸類:

運用這樣的方式,能讓英語能力稍弱的電視轉播人員在轉播工作中快速表達自己的意圖,并能有效覆蓋大部分工作場景。例如音頻轉播人員在調試音頻系統時會去體育展示(賽場擴聲)了解賽場調音臺音頻接口情況,也會要求外籍評論員在賽前測試音頻通道,便可根據此表進行表述:調音臺輸出是什么音頻接口?(What interface do you have?)請用正常音量說話,我們要測試音頻通道。(please use normal volume, we need to check audiochannels.)即使在表述時出現一些小的語法錯誤,也不會影響對方對其含義的理解。當然,這是一種比較捷徑的做法,在日常英語口語學習中,我們仍需要多開口練習。電視轉播人員可選取與自身英語水平相當的材料進行跟讀,加強口語表達的流利性。也可借助新媒體資源就常見工作場景進行情景對話模擬,多給自己增加開口練習的機會,提升自我自信表達能力。
3.加強對說話人話語的理解力
電視轉播人員要加強對外籍人士話語的理解力,其中這個方法可以供大家參考。我們在聽對方講話的時候,不要試圖立即把對方說的每句話翻譯成母語,這不僅會讓你遺漏掉對方后面要表達的信息,還會使你的聽力專注力被轉移和打斷。我們不需要聽懂每一個單詞和句子,只需要抓住其中的主要信息即可。因此在聽對方表達時我們不要去糾結聽不懂的單詞,而需要通過能聽懂的單詞再結合上下語境及當時的情景,推測其要表達的大意。同時,可以在對方表達完后對我們聽到的所不確定的詞匯進行反問或再次確認。當對方聽到你重復說出這個單詞時,通常都會對此進行再進一步的解釋說明,此時我們就能從他后面的解釋或舉例中更進一步的推測說話人想要表達的意圖。例如:外籍同事對我們講:Have the audio channels beenassigned as required?我們對于audio channel這個詞組的識別度應該是很高的,這時如果你沒聽懂之前的句子,就可以反問道“audio channel…?”對方因此會用更簡潔的語句進一步解釋如“all the channels over?” 你聽到這里便基本能進行推斷了。
其次,我們可以根據說話人的語調和重音來判斷其情感態度和想要強調的對象。如當我們聽到對方說Sorry? (↗)升調時,表達對方并沒聽清我們說話,希望我們能重新表述一遍,而不是降調時道歉的含義。這也需要轉播人員在日常練習英語的時候,要加強泛聽練習,我們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找一些雙語的聽力材料進行泛聽,在播放完頭兩遍后根據自己聽懂的詞匯及整個語境進行大意的推斷練習,最后再根據中文含義進行核對。同時,我們可以根據說話人的重音位置不同,來判斷其想強調的對象和意圖,只要長期進行練習,電視轉播人員自然能對對方話語中的關鍵詞有更強的反應,在下次聽到外籍人士說話時,就能更好的判斷關鍵信息及其說話的意圖。
五、結束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多加練習,才能讓我們的英語交際能力有所提高。我們熱愛我們所從事的事業,同樣也知道我們存在英語溝通的弱勢,但這不要緊,我們有方法,我們在嘗試、我們在努力的加強學習。在參與國際賽事轉播工作中,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面旗幟,不僅代表著我們所從事的技術領域還代表著我們的祖國。我們要大膽的去交流,自信的去展示自己的業務能力,沒有語言的支撐是無法做到的。現在有了方法,我們就要勇敢的去嘗試,在實踐中鍛煉,也在實踐中提高,不要讓膽怯和畏懼限制了我們的創造力的執行力。通過溝通交流我們學習到了國外的先進轉播技術,也通過溝通交流向國外同行展示了我們的自信,我們在追尋先進轉播技術上,一刻也沒有停息,我們一直在路上。
參考文獻:
[1] 麻寧. 論電視媒體國際化傳播人才的職業化培養[J]. 現代傳播,2011(7):134-135.
[2] 丁維莉. 廣播電視傳播人才傳媒英語素養語言提升策略[J]. 現代傳播,2012(12):157-158.
[3] 王嬌嬌,栗江豪. 廣播電視傳播人才傳媒英語素養提升途徑分析[J].英語廣場,2016(8):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