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新冠疫情讓遠程會議協作被上億用戶熟悉,千萬人同時在線的會議壯舉被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創造。短短數月,騰訊、阿里這些巨頭把手中的用戶流量轉換到了B端,重新定義了整個會議市場的生態格局。原本以硬件為主體的傳統視頻會議廠商歷經多年培養的用戶認知和習慣,被互聯網巨頭一把收割。
看到云視頻需求的爆發增長,以及為整個行業掀起的巨大變革,音視頻周邊廠商也迅速調整戰略積極布局新的業務模式,以適應用戶市場的需求。

顯然,會議模式在改變,今天的會議市場規模已經遠遠超過了傳統視頻會議主導時代幾百億的體量,投影、LED、交互屏、會議一體機,三星、索尼、TCL、創維紛紛布局會議室市場,騰訊、阿里、微軟都在趁市場迅速變革期搶灘會議市場。無論是互聯網巨頭,還是傳統制造廠商,會議室顯然已經成了大家眼里的香餑餑。
協作是當下會議的核心,必要的協作功能已成為用戶的基礎需求。對于AV行業來講,用戶的協作需求越多,則意味著我們的機會更多。本地協作的需求大多基于內容共享,傳統有線的信號傳輸和切換解決方案,以及無線的演示和協作系統,都是為了解決用戶此類需求。同時,作為內容共享的源,諸如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等BYOD設備,如何接入系統,也成為協作會議中需要幫用戶解決的問題。
不僅僅是產品上的協作,生態鏈上不同角色的協作更是戰略層面的機會。隨著協作市場的由小變大,必然會經歷標準化的過程,而最終會對終端設備提出必要的要求,這一點對于設備廠商來就要緊跟上游的變化,做好各種應對策略。
騰訊、釘釘、Zoom等云平臺的迅猛發展,為專業AV市場輸入了變革的強心劑。如何與這些平臺產品兼容,或者為其提供更好的載體,對我們來說都是挑戰。比如騰訊會議、釘釘、Zoom提供個人客戶端解決方案,也提供會議室解決方案,而我們參與到生態鏈中去,如何為用戶提供更加綜合、完整的會議室類解決方案,這都是協作為我們帶來的機會。
對于AV廠商來說,市場變化,變的是技術,是產品,是用戶習慣。而變化也會帶來機會,新技術下的玩家洗牌機會,新產品和用戶習慣改變帶來的解決需求的機會,需要的是我們應對變化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