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京奧運會已于7月23日開幕,來自全球的媒體記者云集日本。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在這樣一屆特殊的奧運會中,媒體記者也成為觀眾觀看奧運、了解奧運最重要的渠道。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屆奧運會的特殊性,今年的媒體中心相較往年也有些不同。
位于江東區的東京國際會展中心是本屆東京奧運會的媒體“大本營”,主要包括文字、攝影記者所在的主新聞中心以及主要轉播機構進駐的國際廣播中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此次前來報道東京奧運會的媒體人員約有16000人,較上屆里約奧運會減少了近4成。
01
疫情之下,媒體人員
采取“云采編”“云制作”

疫情給媒體人員帶來的改變遠不止出行和消費方式,更有工作模式上的全新探索。在傳統的采編播場景基礎上,“云采編”“云制作”讓記者的工作場域無限延伸,從而應對疫情之下可能出現的特殊情況。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技術局前方報道團隊成員 楊紹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技術局的5G媒體應用實驗室中,我們試驗、研發、設計出了一套移動云采編、移動云制作系統。在這種特殊的環境下,我們希望這種服務以移動筆記本的方式,或者手機、平板電腦的方式進行遠程(工作),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下可以移動制作。

此外,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還將首次通過4K超高清頻道直播奧運賽事,進行8K超高清節目的拍攝和制作,通過一系列全新技術手段和嘗試,實現制播超清化、移動化和智能化,給無法來現場感受奧運氛圍的體育迷們提供更好的觀賽體驗。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技術局前方報道團隊成員 章崴:我們的系統首次采用基帶+IP的全新架構,和大帶寬的傳輸鏈路。同時也首次嘗試了IP傳輸,觀眾在家里首先從4K的觀看角度,會有很大的收視差別。
02
探訪總臺
東京灣外景演播室
今年的東京奧運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派出了300多人的報道團隊,將全方位報道東京奧運會以及中國運動員的表現。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位于東京灣的外景演播室,配備了最先進的制播系統,可以傳輸4K級別的超高清電視信號,許多跟東京奧運會相關的標志性畫面都可以一一呈現。

總臺位于臺場東京灣的外景演播室以彩虹橋及標志性的奧運五環為背景,面積達到了100平方米,是歷屆大型境外賽事報道中最大的一次。演播室系統配備了3臺4K超高清攝像機,其中還包括了一個軌道機位。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技術制作中心 余開捷:這是一個室外景混合的演播室,與之前演播室和室內的演播室不同。可能需要處理的有幾個問題,一是玻璃的光照問題,需要進行貼膜處理;一個是外面的日光變化會比較大,內外景光比的控制比較復雜。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體育頻道主持人 邵圣懿:一方面是讓大家和東京這座城市更接近,零距離感受這座城市的脈動。另一方面也會承擔一些賽事的推介,和賽事前后的包裝功能。
東京奧運會期間,東京灣外景演播室將承擔賽事直播、嘉賓訪談以及總臺各頻道、頻率前方記者連線等功能,為觀眾帶來最新、最全面的奧運報道。
03
總臺公用信號制作團隊
力圖呈現完美轉播
除了在賽場上,中國運動員將展示他們的風采之外,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公用信號制作團隊,也將在體操、乒乓球、羽毛球等賽場,為觀眾帶來最精彩的實況轉播。
在東京奧運會的有明體操館,中國體操隊正在做著最后的賽前適應性訓練。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國際公用信號制作團隊,也在抓緊時間做著最后的演練。

東京奧運會的體操比賽將從開幕后的7月24日一直進行到8月3日。從7月15日開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150人的體操公用信號制作團隊就抵達了東京,投入到賽事轉播的工作中。由于在不大的場地中,將同時進行6個不同項目的比賽,體操比賽也是公認的奧運會上轉播難度最高的3個A類賽事之一。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東京奧運會公用信號制作團隊負責人 王平:我們在公平、公正的同時,又要突出重點運動員和優秀運動員,這又提高了難度。因為比賽是在不受控制下進行,在照顧重點運動員的同時,又不能漏過其他比賽項目的比賽進程,所以要進行有機的切換和調度,這對于電視制作來說是非常難的要求。

受國際奧林匹克廣播公司的委托,由316人組成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公用信號制作團隊將承擔東京奧運會體操、羽毛球、乒乓球、攀巖及田徑鉛球決賽五個項目和東京殘奧會田徑、盲人門球兩個項目的國際公用信號制作。相關團隊已經進行多次磨合演練,將以國際一流制作水準向全世界展示總臺的制作實力。
04
探訪主體育場
總臺單邊轉播制作區
為了更好地捕捉中國運動員的表現,本屆奧運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第一次在主體育場和游泳館設立了單邊電視轉播區。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東京奧運會主體育場單邊綜合制作系統技術負責人 王志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跟OBS(奧林匹克轉播公司)預訂了五個機位,我們正在架設其中的一個。鏡頭能夠從100米比賽起點到終點跟隨,100倍的長焦鏡頭,能夠給出各種精彩細節。

在絕大多數奧運會賽場,奧林匹克轉播公司都會在賽場搭建起臨時的攝影平臺,提供給各家轉播商付費使用,這里所有的設施幾乎都是即插即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東京奧運會主體育場單邊綜合制作系統視頻技術 徐偉源:以前的轉播主要是沒有涉及這種包裝形式,主要依托于OBS(奧林匹克轉播公司)或者組委會提供的公用信號。現在隨著國內觀眾需求提高,我們也有單邊包裝的需求。機器架在這,可以關注一些公共信號沒有給到的、我們自己的運動員或者選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