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協作正在給整個視頻會議的生態格局帶來巨變。一方面騰訊會議、釘釘、華為等互聯網巨頭攜巨量資本席卷而來,以ToC市場的品牌和流量吸引力肆意收割ToB市場,另一方面傳統音視頻會議廠商們紛紛加入巨頭們的陣營,趨之若鶩追捧著云技術。
在剛剛結束的InfoComm展會上,投影機、 LCD大屏等傳統視頻顯示產品在不斷遭受沖擊之后,疲態已現,一些傳統音視頻品牌快思聰、 Extron的集體“失蹤”。而云視頻會議卻炙手可熱,與之形成冰火兩重天的局面。
騰訊、阿里、華為等大鱷紛紛進入音視頻行業,他們的目標是市場規模高達5,000萬間容量的會議室市場。資本的力量是無窮的,更是野蠻的,這些互聯網巨頭們動輒上億、幾十億的燒錢投入給傳統音視頻行業沖擊顯而易見:硬件式視頻會議廠商的市場份額斷崖式下滑,寶利通、思科等巨頭們紛紛開始向云技術為協同辦公轉型;羅技、億聯、耳目達這些一直定位于協同辦公市場的企業業績飛速增長,并加入到互聯網巨頭的生態鏈陣營中,借力對方的影響力優勢擴大自己的市場占有率;此外,會議室市場規模和容量的急速擴大,也帶動著會議一體機市場蓬勃發展。
當然,與其說音視頻行業市場的巨變是互聯網巨頭們帶來的,不如說是市場自然競爭和選擇的結果。NEC認為“標準化”才是市場發生根本性轉變的原因之一。
2020年疫情之前,市場上各路品牌的視頻會議系統眾多,但是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標桿”作為行業的風向標和模仿對象,各家都有自己所長,但是很難普及到上億級的體量,這里面當然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是各個品牌均站在自身設備和自身技術特長,自身專業領域的基礎上做產品,在跨平臺跨系統方面做得不夠好。而2020年的疫情極大的促進了居家辦公的需求,Zoom,騰訊會議等互聯網為特征的視頻會議系統大放光彩,可兼容設備廣,算法先進,界面簡單易用,讓用戶規模呈現指數型增長,樹立了標桿。
互聯網企業提供的是標準化、通用化、規模化的解決方案,音視頻廠商如何將自身的優勢與互聯網企業的方案相結合,在這場轟轟烈烈的IT化浪潮中順勢而為呢?蘇州蛙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遠程會議智能硬件品牌——耳目達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啟發。
正值云協作辦公模式興起的這幾年,耳目達在成立的短短三年多時間,就成為會議外設行業市占率前三的企業。耳目達創始人辛鑫強調:互聯網時代,產品的標準化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耳目達的會議協作產品摒棄了傳統會議復雜的DSP處理器,實現了即插即用,完全符合互聯網時代的產品思維。耳目達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在于音視頻相關的算法和優化能力,在不同的應用場景,即便那些環境較差、混響嚴重的會議室依然能給客戶提供高品質的優化設備。
此外,像MCU終端這樣的硬件型設備對銷售團隊要求非常高,專業化越強、產品復雜程度越高能做的客戶就越少,效率就越低,也正是產品標準化助力了耳目達銷售能力的大幅提升,使其在短期就成功搭建了500多家的全國代理商體系,同時,耳目達又成為了騰訊會議、釘釘、飛書的認證品牌,標準化的產品加持互聯網大廠認證的過硬品質,耳目達正在成為備受關注的視頻協作生力軍品牌。
標準化也在帶動著產品的集成化。在今年的InfoComm展會上我們看到,麥克風,攝像頭,觸屏,無線等基本功能不斷進化,也不斷的內嵌化,會議一體機讓用戶可以直接使用絕大多數的會議功能而無需采購外設。這也很好地解釋了曾經在展會上盛極一時的各種中控顯示屏、攝像頭、擴聲設備諸多產品逐漸消失的現象,因為一體化簡化了無數的產品需求。
標準化、一體化簡化了產品,那么是否意味用戶需求變簡單了,產品功能變簡單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隨著越來越多IT類標準化產品的誕生,標準化的服務至關重要,正好滿足了傳統音視頻市場因為定制化設計而無法提供令人滿意的服務這個痛點。展會上,甚至有同行私下吐槽:簽單之前承諾客戶什么都能做,要啥功能都能滿足,項目開始后,這個功能做不到,那個需求無法實現。這就是我們行業的現實狀況,因為大多數的廠家都不具備完善的售后服務能力。
而正在興起的IT化或許將使這一現象徹底終結。今年,IT巨頭聯想的thinkplus大智慧屏S Pro新品及一系列行業智能化場景解決方案首次亮相InfoComm China,并與釘釘會議正式發布生態合作計劃。值得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聯想進入大屏幕市場的官宣公告,更多的是聯想給行業標準化帶來的影響力。
目前商顯市場的競爭態勢非常清晰:希沃、鴻合等傳統音視頻出身的廠商在行業深耕了多年,但正面臨著來自多個領域的擠壓和競爭。上游市場有京東方、華星光電等面板供應商;海康、大華、華為這些方案型廠商有著良好的客戶關系和基礎;TCL、海信、創維等電視廠商則在消費市場有著很強的引導能力。而聯想作為第一家進入商顯市場的PC企業也開始來勢洶洶。
在商顯市場,聯想雖然是一個新生力量,但依托聯想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豐富的資源,聯想有著清晰的定位——商顯市場有著足夠大的市場規模,當無數巨頭都進入商顯市場之后,商用產品拼的不僅僅是產品的質量,標準化的體系才是耕耘好這個市場的基礎和先決條件。像聯想這樣的巨頭,無論是在產品研發還是服務體系上都有著完善統一的標準,甚至在一些標準的制定上有著很強的話語能力,這也意味著他們對市場有著更強的引導能力。
確實如此,我們也看到行業內逐漸有企業開始針對不同的用戶使用場景,給出產品選型的建議標準,例如尺寸,亮度,軟件兼容性,騰訊會議、釘釘等大廠開始的認證亦是如此,通過這些互聯網大企業對硬件提供“認證服務”,將有利于市場和客戶形成體驗的標準化。
對于音視頻廠商來說,標準化也將成為一種能力的競爭,因為標準化使其競爭不再局限于硬件,將及擴大到軟件兼容性、使用體驗感,以及用戶售后服務體系的感受。也就是說,標準化能力將成為廠商獲取用戶端話語權的競爭能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