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15日,第二屆中國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大會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行。本次大會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主辦。
大會以“視聽引領,融合未來”為主題,充分體現年度媒體融合政策趨勢,圍繞建設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構建媒體+政務服務商務模式等熱點話題進行討論,為廣電媒體融合的內容建設、技術創新、模式探索、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10月13日下午,第二屆中國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大會的媒體融合視聽新技術峰會:AI賦能新視界舉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超高清視音頻制播呈現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梅劍平發表題為《媒體智能實踐與探索》的演講。他指出,媒體科技發展呈現超清化、移動化和智能化的趨勢。

圖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超高清視音頻制播呈現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梅劍平
梅劍平表示,經過這幾年的實踐和探索,人工智能在任何一個領域都在不斷發展,媒體領域的影響也是全方位的,在內容生成方面,從智能語音、智能主播到智能編輯、智能審核、智能傳播,以及在業務層的智能分發、智能廣告,先進的算法,從媒體內容到傳播的全方位影響,未來是不可限量的。
他介紹,在內容創作方面,算法應用在總臺一檔節目《經典詠流傳》,通過大量的歷史素材,通過人工智能進行三維掃描和建模,建立了主持人撒貝寧的動作模型,不僅是他的形象,而且包括他的動作習慣。再結合3D渲染技術,仿真生成與真人近似的虛擬化的主持人。這個主持人不僅能夠主持節目,還能和現場的真人互動。通過這樣一系列AI技術應用,為節目形態的創作打開了全新的空間。
在傳播方面,提出了“建設總臺算法”這樣一個目標。總臺算法與現在商業算法在技術方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主要是以算法模型為支撐,將用戶的興趣和傳播的主流價值觀、藝術影響力融合在一起,讓用戶感興趣,提現媒體導向和藝術價值。把這些融合在一起,成為一種帶有導向性的個性化的精準分發。
展望未來,媒體都將以算法技術為基礎,由最新一代的算法技術牽引和發展。人工智能的算法技術是永恒的最核心的技術,在不斷牽引著我們進步。回顧最近這六七年,面向精準分發的算法已經迭代了很多代,發展非常快,這不僅是在中國,在全球都是飛速發展最熱門的領域。對于這一點,媒體行業做技術的同仁都需要不斷的跟蹤和創新,這是我們共同依賴的基礎。當然,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需要研究各自不同的算法體系,服務于各自不同的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