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共同居住的藍色星球,如今存在淡水資源過度浪費及稀缺的問題,專家呼吁保護淡水,逄雨潼和他的團隊利用淡水資源極度匱乏的場景來呼吁保護淡水資源,而《無飲之境》就此誕生。
未來的飲水時代 果真無水可飲?
《無飲之境》通過一個虛擬、極端的故事,讓觀眾意識到淡水資源的重要性,警示人們重視淡水資源的保護,將電影藝術與思想相結合,讓電影藝術更有社會價值,成為傳遞美的載體之一。

影片《無飲之境》導演逄雨潼
作為該片導演,逄雨潼以影視化的形式將人類的擔憂表達出來,成就了影片《無飲之境》。逄雨潼本科就讀于北京電影學院影視制作專業,而后又遠赴英國創意藝術大學學習,現研究生就讀于香港城市大學,在校期間其共創作品十余部。
迎面挑戰 重于細節設計
影片從籌備、拍攝到剪輯出片整個過程歷時半年之久。原創短片的創作具有不小的挑戰。故事本身設定在一個虛擬的世界,將故事中的世界完整展現出來并讓觀眾接受是一個不小的困難。為了打造片中有電影感的“末日”世界,重塑末日世界環境的破舊、荒蕪感,影片在拍攝機器的選擇上,選用了性能、設計、拓展性都更適合該片拍攝的EOS C300 Mark III。

《無飲之境》劇照
EOS C300 Mark III作為引領新一代CINEMA EOS SYSTEM的基礎機型,小型、輕量的機身讓它可以滿足多種類型視頻的拍攝制作,機內記錄Cinema RAW Light和多種拍攝輔助等功能的專業設計,讓影視工作者不僅拍攝時使用更加靈活多變,也讓影片的后期工作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無飲之境》劇照
由于影片中故事情節假設為那時的社會生產力處于基本停滯的狀態,因此將末日世界所有物品破敗感的狀態呈現出來是一個大工程,不僅需要依賴道具的作用,還需要機器良好的色彩表現力。EOS C300 Mark III利用新的色域映射技術,改善了圖像處理算法,能較為準確的還原被攝體的色彩效果,這一功能將環境中老舊的服裝道具、舊報紙泛黃的顏色進行高度準確的展現,讓畫面充滿破敗的、破舊的氛圍。

影片《無飲之境》視頻畫面
在人物化妝上設計,通過面部、手上、嘴唇及其他身體部位都有干裂的痕跡,將女主角林芳和巡檢員底層百姓形象刻畫出來,與同一時空的富人形成強烈反差從而引發觀眾思考。
解決復雜光線,造就點睛之筆

影片《無飲之境》視頻畫面
EOS C300 Mark III在弱光拍攝下高感光噪點的抑制上表現很優秀。例如片中爺爺房間內烤火和女主角對話過程的拍攝中,燃燒火堆的房間光線較弱,且光線調性與女主角說話鏡頭呈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效果。復雜的室內光線一種為冷調光線,另一種則為暖調光線,得益于作為主機位的EOS C300 Mark III對畫面地詮釋,完成了這樣一個意味深長的鏡頭的表達。EOS C300 Mark III提供了更豐富的擴展性,利用新開發的Super 35mm雙增益成像(DGO)影像傳感器和DIGIC DV 7影像處理平臺實現了高動態范圍影像的捕捉和記錄,讓整個畫面層次十分豐富。DGO技術結合了兩種增益,對明亮區域采用飽和度優先增益方式,對較暗區域采用降噪優先方式。EOS C300 Mark III機身雖小,但是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及舒適的操作性。

影片《無飲之境》視頻畫面
盡管整場戲給觀眾一種“穿幫”的錯覺,但影片留下的劇情反轉,將影片中看似不合理的地方翻轉交代解釋清楚,升華整部影片的悲情色彩,并且通過場景中兩種光線效果的反差對比成為影片高潮最后的點睛之筆。
全像素雙核自動對焦 穩、準、高效

影片《無飲之境》視頻畫面
EOS C300 Mark III全像素雙核自動對焦技術也更為快速精確,適合拍攝戶外走位復雜、鏡頭調度大的大景別的戲份,逄雨潼導演分享道:“無線跟焦可能無法順利完成這種場景的整個拍攝的對焦過程,機器在大范圍的劇烈移動過程中,信號不穩定、寒冷的室外溫度都影響了無線跟焦的功能。”EOS C300 Mark III的性能,決定了它能適應更多變的工作環境。

影片《無飲之境》視頻畫面
拍攝4K影片需要更精準的對焦,全像素雙核自動對焦技術擴大了測距區域,并大幅改善4K拍攝時的對焦問題,讓4K記錄下的跟焦不再成為拍攝的突破點。其中,EOS C300 Mark III還能自動模擬專業攝像師的對焦操作,參照專業攝像師的對焦操作,模擬出更自然而平滑的對焦驅動,讓整個對焦過程快速且準確。
尾聲 難忘的經歷

《無飲之境》劇照
采訪尾聲逄雨潼導演調侃說:“讓人最難忘的經歷就屬拍攝中我們經歷了拍攝地大連五十年難得一遇的低溫和大雪。由于本身影片的設定背景就是簡陋惡劣的環境,大自然為了讓我們體驗的更加真實就送給我們這樣惡劣的天氣,也讓劇組所有人都經歷了?次極端環境。”

團隊合影
在整個拍攝過程中,讓人難忘的事是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逐漸在每個人心中匯聚成一段段難忘的創作經歷,整個影片有著大膽的劇本創作,天馬行空的假設,細節一步一步落實,最終歸于是否能夠拍攝實現,這種創作過程讓創作者享受,也讓電影藝術和創作力變得無限可能,一部好的電影,不是單個人的激情,而是一群人的激情。敢想、敢說、敢做,這是這部片子對創作者們最大的啟發,這也正是導演逄雨潼向觀眾傳遞的經驗,唯有信念與熱愛永不可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