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
在5日晚結束的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決賽中,由武大靖、任子威、范可新、曲春雨組成的中國隊率先沖過終點,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拿到本屆冬奧會首枚金牌。
SMG旗下SMT天鷹轉播“特種兵”采用高新科技完美呈現兼具速度與激情的短道速滑比賽和中國隊激動人心的奪金瞬間,還為短道速滑比賽提供裁判仲裁回放系統的技術保障。
一、短道速滑&花樣滑冰,天鷹轉播“特種兵”19年冰雪之約
從2月4日到2月19日在北京首都體育館,SMT天鷹S1超大型轉播系統將承擔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項目的國際信號制作任務。


天鷹轉播S1負責人謝秦帶領團隊完成前期測試
1. 從“菜鳥”到“世界上最好的轉播團隊之一”。
SMT天鷹轉播的冰雪項目轉播技術,從不懂到入門,從菜鳥到精通,凝聚了“特種兵”不懈的努力和奮斗。
從2003年開始,SMT就開始接觸冰雪項目轉播,讓來自南方的團隊漸漸明白了冰雪項目的難度在哪里。

2009年出征哈爾濱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
在轉播技術方面,短道速滑項目與足球、籃球的轉播較為相近,但又要充分表達運動員的力與美、體育和藝術的完美結合。
另一方面,轉播必須與賽事動線完美結合,要符合冰場運行的規律,比如:要如何走線、如何布置機位才能既拍攝到運動員的比賽鏡頭,又動線合理不影響比賽。
還有就是面對極端寒冷天氣和環境,轉播設備的運轉、設備的架設等問題。“特種兵”們在一次次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的轉播中,反復磨煉和提高自己。

SMT天鷹轉播2012年國際滑聯短道速滑世界錦標賽
2019年,團隊的轉播技術有了里程碑的突破,第一次運用4K、VR和AR的技術手段完成了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制作,提升了觀眾的收視體驗。通過數據分析和制作并結合運動員的特點,團隊還發現短道速滑比賽,運動員一般在第8圈速度最快,運動員能在9秒內完成118米的滑行。為此,團隊特別開發了第8圈慢動作技術,讓轉播的國際公用信號能夠在運動員最快一圈的時候展現出最美的畫面。
今天,SMT已經成為全球最好的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轉播團隊之一
2. 規模亞洲第一
今天,SMT已經成為全球最好的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轉播團隊之一,規模亞洲第一,承接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任務的4K UHD S1轉播車,戰績輝煌,被譽為SMG“國際大賽的旗艦”,具備多個“全國第一”的IP屬性。
• 全國第一輛全4K內核的SDI系統,全鏈路4K超高清全景聲制作,標配32路以上訊道


• 全國面積第一大轉播車體

• 全國首輛基于SMPTE-2110標準的全IP架構轉播系統
• 全國第一輛兩次走出國門,為2018年平昌奧運會和2021年東京奧運會服務的轉播車


• 本次S1轉播系統還提供了UHD、1080P、1080i多種格式的分發,達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信號分發規模,為CMG、NBC、NHK、CBC、JCTV等世界著名的轉播機構提供各種播出信號,滿足全面需求。


3. 保障安靜又順暢
OBS(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將那么多重要項目的轉播重任放心交付于“天鷹”,除了SMT天鷹轉播領先的科技實力之外,最重要的還是SMG這支“特種兵”的團隊素質。好的技術轉播是精準、流暢、潤物無聲的,OBS對天鷹的評價是quiet and smooth(安靜又順暢)。哪怕現場有突發狀況,“特種兵”們也總能夠憑借充足預案和豐富經驗解決問題,圓滿完成轉播任務,這讓OBS放心、安心。

SMT天鷹轉播S1保障技術團隊合影
二、中國首金,王濛送神解說“我們要感謝現在有回放這個東西”
王濛在比賽解說中說要感謝的“回放這個東西”,指的就是裁判仲裁回放系統,系統為裁判準確、權威判罰提供客觀依據。

裁判在回放系統操控臺前全神貫注的工作
1. 短道速滑究竟有多快?
利刃“出鞘”、快如閃電、驚心動魄、兼具速度與激情……說的就是短道速滑,優秀的短道速滑運動員最快滑行速度可以達到近50公里/小時。冰刀刀尖越過終點線的瞬間,勝負差距往往只有千分之一秒,決勝時刻定格在秒的千分位。

回放系統記錄的運動員比賽畫面之一
運動員的動作轉瞬即逝,一套“無死角“覆蓋比賽場地、快速安全精準的仲裁回放系統對裁判的判罰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SMT和國際滑冰聯盟ISU多年良好的合作,經過ISU的推薦,SMT為本屆短道速滑提供裁判仲裁回放系統的建設和保障工作。

錄像回放室Video Adjudication Room
2. 無死角覆蓋、多視角回放
冬奧會短道速滑比賽在首都體育館舉行。短道速滑的賽道為橢圓形,跑道內圓周長111.12米,直道長28.85米,彎道最小半徑8米,比賽以逆時針方向進行。

在準備階段,國際滑聯(International Skating Union)在轉播車提供的所有信號中反復甄選與測試,選出6個黃金機位,同時還單獨為回放系統架設2臺半景機位。6個黃金機位+2個半景機位+2路播出信號,總共10路信號進入慢動作服務器,實現對運動員和賽道的全視角記錄,讓裁判對賽場上的情況全面掌握。



仲裁回放系統的測試和運維工作
這也是我們SMT天鷹轉播第一次在如此重大的比賽中把工作從轉播技術保障觸伸到賽事運行服務”。負責系統維護的90后小伙子潘浩東告訴我們,“其實我們也很緊張,比賽對系統故障零容忍,我們做了各種準備以確保安全。”潘浩東激動的說。

潘浩東和陳銀軍承擔了裁判仲裁回放系統的運維工作
【后記】
在北京冬奧會這個具有深遠意義的盛會上,SMT期待通過更高質量的賽事轉播,為世界展現一個更加立體,更加生動的中國體育形象,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SMT天鷹轉播S4國際信號轉播技術、SMT自主研發Multicam360度自由視角技術即將登場。
作者:金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