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雖然它們位于攝像機前面的顯著位置,仍然容易被忽視。人們常常先問的是“你用的是什么攝像機?”而不是鏡頭。

ARRI Signature Prime系列鏡頭
也許這是因為鏡頭含有一點傳統物理學的意味,如焦距和彌散圓等。但是,主要創造一個節目的畫面的正是光學組件。在廣播行業,鏡頭一度只是另一種工具,但在4K、HDR和特寫鏡頭的今天,它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工具。
對UHD內容的要求不斷增長這種要求在拍攝具有電影感受力的高端電視劇和紀錄片時已經有了,但自從HD出現以來,演播室和轉播制作也有類似的考慮。
隨著對UHD要求的增長這只會而增加,正如索尼歐洲專業系統集團克勞斯•法伊費爾所指出的那樣,必須順應攝像機技術的最新趨勢。
“在演播和轉播工作中,我們都看到了對基于大畫幅成像器的攝像機的需求在增長,”他說, “為了補充和增強傳統的2/3英寸設備,我們看到了鏡頭的匹配趨勢。”
在過去的幾年里,大畫框(LF)攝像機已經成為電影制作的首選格式。人們對淺景深也有了新的興趣,它在鏡頭中產生一個更窄小的清晰區域,將觀眾的注意力引向圖像的特定部分。
普法伊費爾說,這在電影以外的行業越來越受歡迎,要求越來越多,因而對鏡頭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直播或快速移動的環境中,自動對焦更為關鍵,因為在景深較淺的情況下,對焦變得絕對重要,”他解釋說:“我們集成了線性對焦馬達,確保鏡頭對焦平滑和準確。”
滿足未來要求
無論是在演播室還是在現場,快節奏的廣播都要求設備可被使用它們的人信賴,在事件發生時能立即拍攝。“攝像師希望有能與他們的迅速反應速度相匹配的控制,”阿萊市場營銷和市場開發副總裁彼得·克里薩利對此表示贊同,“技術指導希望看到技術上優質的圖像。正因為如此,廣播鏡頭要求焦距、響應能力和分辨率與它們所搭配的攝像機的能力相匹配。”
英國電影和電視設備經銷商CVP的技術營銷經理杰克·拉特克利夫概述了對廣播鏡頭的主要要求,特別強調出色的長焦距及全程都有良好的一致性性能;通過傳統三環控制或伺服驅動單元快速操作(可根據變焦和對焦要求進行快速、準確的遠程控制);以及齊焦光學設計。他補充說:“在鏡頭中內置擴展鏡也非常有用。”
至于廣播公司目前要求的圖像格式,富士公司稱,盡管HD仍在使用,但其90%的新銷量來自4K箱式鏡頭和ENG鏡頭。HDR通常和4K一起提到;為了抑制眩光并準確傳輸視頻圖像中的黑色,富士研發了HT-EBC鍍膜,于2016年推出。
為采用HDR技術,設計了新光學鏡頭,包括阿萊的Signature系列。彼得•克里薩利評論說,現在制造透鏡意味著跳出現有的顯示技術觀念之外。
“今天拍攝的鏡頭在許多年后仍然是有生命力的,”克里薩利說,“我們不知道未來的觀眾會如何觀看這些鏡頭,但我們知道他們會以比今天更高的分辨率和動態范圍看它們。HDR已經出現了, 1000尼特的家用顯示屏將在幾年內變得普遍。 UHD可以通過大部分流媒體服務獲得,接下來可能是8K。隨著顯示屏變得更加沉浸式,我們需要的是與這一趨勢互補而非對抗的鏡頭。”
拉特克利夫觀察到,4K節目的日益受歡迎證實了改進光學鏡頭的需求。“為較低分辨率和較小成像器設計的老式廣播鏡頭將比現代的同類鏡頭性能差得多,”他說,“幸運的是,制造廣播式鏡頭的主要鏡頭品牌已經更新了他們的產品線,有更高分辨率產品供選擇。這也包括適應提高的HDR規格的更高性能,以及解像力和像差控制的提高。”
在現在CVP經銷的鏡頭品牌中,有佳能的CN10電影伺服鏡頭,拉特克利夫說,這種特殊的鏡頭是光學技術如何發展的一個很好例子。
“與CN7相比,它提高了光學質量,并為我們提供了更長的廣角端焦距和1.5倍內置增距鏡,這也使鏡頭支持全畫幅成像器攝影機,”他說,“當虛擬制作成為常態時,光學改進也將是關鍵。”

Canon CN10 x 25變焦鏡頭
用途更廣泛
普法伊費爾認為,鏡頭將變得越來越多用途,用戶可以選擇少數真正適合自己要求的鏡頭。“然而,為了滿足創意產業的要求,各種各樣的鏡頭將會在市場上出現或開發中,”他評論道,“我們也看到,卡口的確開始是個問題。索尼E-mount卡口攝像機設計用于靜態和動態圖像拍攝,帶有APS-C/Super 35mm和全畫幅成像器。”
鏡頭既是科學的又是藝術的,它的結構可以通過物理特性加上難以界定的特性來定義,克里薩利總結說,這兩者在未來的設計中都將發揮作用。
“有形和無形的光學質量將同樣重要,”他說,“隨著觀眾看到的圖像越來越好,弄清楚如何產生不僅在技術上出類拔萃,而且在美學觀點上令人愉悅的圖像將極為重要。后者是困難的部分,原因是人們如何定義它觀點不一。”
盡管可以用科學原理來描述鏡頭的光學特性,但它們更有可能被用一些難以定義的術語來描述,盡管大多數人都知道“溫暖”、“柔和”和“真實”是什么意思。最后,“面貌”是很重要的,而且在廣播中越來越重要。這可能使得鏡頭比它所依附的機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