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 “文化金融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研討會暨《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2022》(下稱《報告》)發布會”在京舉辦。
會議由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主辦。會上發布《報告》的主要內容,并對2021年中國文化金融發展情況做出全景式分析,同時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2021年以來,文化產業IPO融資市場發展態勢良好。
《報告》介紹,2021年我國文化產業債券市場共發行76支債券,發行總額541.70億元,發行支數和融資規模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占債券市場融資規模的比重也有所下降。2021年,全國新增IPO上市文化企業數量43家,再創歷史新高,較上一年增長13.16%;上市文化企業再融資規模達1295.19億元,同比增長10.46%。2021年文化行業私募股權融資數量為565起,同比上漲81.67%,融資總金額為444.80億元,同比上漲114.89%。
《報告》認為,與2020年相比,疫情給文化產業資本市場帶來的負面影響進一步減弱,并隨著注冊制改革的全面推進,國內IPO融資環境正在逐步改善,文化產業IPO 融資規模實現加速增長,文化產業IPO 融資市場發展持續向好。
互聯網文化相關領域依舊最受資本關注,互聯網信息服務、互聯網文化娛樂平臺以及數字內容服務等領域的融資數量占總融資數量的56.46%。2021年度文化信托產品發行共100余期,均為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信托資金流入文化產業的規模超過200億元,投向上更為多元化。
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的副院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金巍表示,數字文化產業的投融資規模今年可能還會增加。金巍還提出,在“十四五”規劃及數字文化經濟發展的背景下,政府部門通過包括文化金融在內的文化經濟政策,為文化產業復蘇提供巨大支持,為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的文化金融發展指明了方向。在中央和地方出臺的文化金融相關政策措施支持下,文化金融及文化產業投融資市場總體上將呈現反彈趨勢。
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對30家銀行的調研,截至2021年底,30家銀行文化產業貸款余額達16499.23億元,與2020年基本持平。
根據《報告》,北京、深圳、南京、寧波和成都等文化金融中心城市推動區域性文化金融健康發展,以政策促進為支點,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影響力持續擴大。
其中,寧波市文旅產業貸款余額1158.6億元,同比新增121.2億元,文旅產業貸款余額連續兩年超千億。
成都市構建以“債權融資+股權投資+路演孵化+金融科技”四大路徑為支撐的文創金融生態體系,2021年實現文創產業總融資規模同比增長137.76%,融資發展態勢良好。
《報告》提出,應結合數字文化經濟發展趨勢,推動數字文化金融相關專門政策,探索數字文化金融創新試點;進一步推動版權金融發展,尋求突破;進一步推動文化金融與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以及自貿區金融協同發展;發揮文化金融助力公共文化和服務產業潛能,積極參與共同富裕國家戰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