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有好萊塢,東有寶萊塢,這是許多電影人都耳熟能詳的名字。之所以寶萊塢出名,正是由于他們將講述故事與音樂、舞蹈和諧地統(tǒng)一到了一起,形成了獨特的電影風格。在國內,歌舞故事片非常少見,今天我們就特地邀請來了身兼街舞舞者與影視導演雙重身份的楊昕達,與大家分享使用佳能XA55拍攝歌舞故事短片《輿我常在》的經驗。

《輿我常在》海報
拍攝一部歌舞短片的緣起

《輿我常在》在北京郎園Vintage公開展映
由楊昕達導演拍攝、制作的歌舞短片《輿我常在》,在短短的三天內完成了頭腦風暴、劇本構想、舞蹈編排(編舞老師鄧維達)、選景及服化道以及拍攝執(zhí)行的全部工作,可以說效率是非常的高,效果也是出乎意料的好。《輿我常在》不僅在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期間入圍舞蹈影像類短片單元,并于郎園Vintage進行公開展映。
器材的選擇

使用XA55拍攝的場景
由于《輿我常在》所能利用的制片時間僅有3天,因此就必須選擇一臺操作便捷易于使用的攝像機。另外,拍攝大量的舞蹈動作需要手持跟隨,因此機身就必須足夠小巧,且適合單人操作。基于以上需求,最終選定了佳能攝像機XA55搭配穩(wěn)定器進行拍攝。

使用XA55拍攝的場景
這樣的搭配,充分考慮到了拍攝場地選址的需求。因為這部短片是外景與內景相結合的模式,外景取景于南京的頤和路、老門東,對于表達該片的主題,非常合適;內景則鎖定在一處位于浦口的主題影樓。說是影樓,其實是一個被布置過的三室一廳,對于平面拍攝來說相當適合,但對于影視拍攝來說,舞蹈動作往往會因為空間縱深不夠,極大地限制了攝影師的位移動線。但得益于XA55小巧的機身,當攝影師手持搭載穩(wěn)定器的XA55拍攝時就不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可以自如地在狹小的影樓空間中穿梭,而且不會影響到舞者的動作。
優(yōu)秀的影像傳感器
對焦,特別是自動對焦,對于拍攝舞蹈類被攝物體快速移動的影像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部短片的編舞特別講究發(fā)力和氣息,所以身體的移動速度很快,XA55的全像素雙核自動對焦技術,有利于快速自動找到焦點并緊緊跟隨。而且XA55搭載的1.0型CMOS影像傳感器,可以對超過80%的畫面進行連續(xù)自動對焦,這就使得操作跟拍更加容易。

使用XA55拍攝的場景
影樓本身光照條件就不是很好,加上為了營造歷史氛圍感及展現影片效果,布光方面也不能把很強烈的光線打在舞者身上。但即使是在這種昏暗的光照條件下,XA55仍然可以提供高度精確的人臉識別自動對焦。可觸摸的自動對焦屏,更是讓攝影師可以通過點擊LCD屏幕來設置對焦點,操作十分直觀且高效。

使用XA55拍攝的場景
例如短片中有一組男女對話的長鏡頭,在一個走廊里,攝像機緩慢向后移動,男主從后面擁抱正在化妝的女主,并向她告別。這個長鏡頭既要保證鏡頭后拉的穩(wěn)定性,也要兼顧展現主人公精湛的演技、動作的準確。一旦虛焦,一切都要重來,自動對焦點的選取很好地處理了這個情況。
25.5mm廣角與15倍光學變焦

《輿我常在》視頻畫面
因為舞者位移很大、并且很快,開拍前楊導一直十分擔心,因為影樓空間留給攝影師的位移縱深很小,但XA55具有25.5mm的廣角焦距(35mm等效),完全勝任了狹窄空間的拍攝需求,在兼顧一體機輕便的同時,也將廣角端的優(yōu)勢充分地展現了出來,影片的廣角畫面自然且極具視覺沖擊力。另外,XA55擁有9個光圈葉片,圖像質量較高,且焦外成像的圓斑也更漂亮了。
5軸方向影像穩(wěn)定系統(tǒng)
XA55不僅搭載了光學影像穩(wěn)定器,還采用電子方式補償以往僅用光學方式無法補償的滾動失真、仰角失真。XA55的5軸方向影像穩(wěn)定系統(tǒng)使用效果非常好,為這次拍攝的運動畫面提供了巨大的發(fā)揮空間。

楊導手持XA55攝像機拍攝
這套5軸方向影像穩(wěn)定系統(tǒng)可以有效補償攝像機的大幅震動,在如此狹小的空間中手持跟拍,捕捉舞者的激烈動作,效果非常棒。
寫在結尾的話
《輿我常在》是一次用影像展現舞蹈故事的跨界合作。這次拍攝也讓舞者編導思維與影視導演思維得到了一次跨領域的碰撞與磨合,為將來的作品打下了基礎。同時,這次的XA55使用也給拍攝提供了很強的技術支撐,為作品增色不少。

《輿我常在》視頻畫面
舞者把身體視為一種媒介,以此作為載體,用肢體語言去傳遞情感;影視創(chuàng)作者把影像作為一種媒介,用短片去傳播故事。而編舞與影像,互相補充,為突破身體的極限和藝術的邊界提供了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正是楊導在努力追求的,希望在未來,能有更多人嘗試拍攝不同主題與風格的短片,拓展創(chuàng)意的邊界。
*楊昕達:南京Dance Island舞島街舞工作室創(chuàng)始人,他是紐約廣告節(jié)、戛納國際微電影節(jié)、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舞蹈影像藝術季等賽事的獲獎導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