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第十屆“超高清杯”賽各分類的獲獎作品,體現了目前超高清拍攝、后期制作、制播系統上的水平,獨特的風格和嫻熟的技巧蘊含其中,其攝制過程、關鍵環節、創新亮點值得推敲斟酌。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技術調度中心選送的《披荊斬棘》純享版榮獲現場制作類二等獎,它有哪些亮點、特點值得分享呢?為此,我們邀請了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技術調度中心轉播部UHD-01轉播車負責人趙政老師,請他介紹了節目制作上一些關鍵環節和值得借鑒的細節。

《披荊斬棘》現場劇照

轉播團隊現場工作照
全通收錄(4K+HD)制播系統
對具有相當制作能力的廣播電視行業機構而言,對4K高清同播和4K高清制播,目前階段都各自具有了一套或IP、或基帶、或混合型的相對成熟的制播全流程。《披荊斬棘》是湖南臺一臺極具影響力的節目,這臺綜藝類節目的制播流程以高清制作為主,兼顧4K制作,使用了4K IP超高清轉播車進行節目內容生產,高清切換并輸出PGM信號,同時進行高清和4K雙錄制。
制播系統主體使用了索尼4K IP超高清轉播車,該車是湖南廣播影視集團(總臺)為了順應電視制作技術發展,提高制作硬件水平同時為將來生產基地探索全IP系統架構、HDR生產全流程以及綜合管理模式而建造使用的;系統為全IP架構;主要設備有16臺索尼HDC-3500訊道攝像機、XVS-9000切換臺、PWS-4500服務器、Sony IPG NXLK-IP50Y/51Y網關板卡等設備,此外,有4個訊道使用了HDC-4300訊道攝像機,還有2臺PXW-Z750攝錄一體機和6臺HDC-P50 POV則是單機操作。

湖南臺4K IP轉播車

趙政老師(左一)在轉播車上工作照

轉播車內各工作區
PWS-4500服務器,一臺做VCR回放,其它作為4K收錄使用。
IPG NXLK-IP50Y/51Y網關板卡做信號轉換與信號輸出,此外,基于該板卡還做出一個模擬4K PGM。雖然《披荊斬棘》節目是全4K收錄,但是只有4K的單機信號,導演組希望有一個4K PGM信號做參考,轉播團隊就通過IPG NXLK-IP50Y/51Y網關板卡,應用了讀取切換臺交叉點信息模擬生成4K PGM信號,導演組將會后期參考4K模擬信號,完成補充鏡頭、提升畫質方面的工作。針對此板卡的優勢,趙老師認為,一個是操作簡單,一個是更加符合全IP架構的系統。
HDC-3500作為主力訊道攝像機,在制播流程中穩定而可靠,在一個飛機快速掠過的瞬間,其全域快門的優勢展示出能力,當鏡頭、飛機以及人物三方均在運動中一掃而過時,畫面沒有產生變形,使觀眾獲得意想不到的直觀與細膩的視覺體驗。
HDC-4300系統攝像機則在激光的絢爛變幻中反其道而行之,轉播團隊利用其CMOS成像器的特性,通過調整HDC-4300的快門,去拍攝捕捉激光急速變幻中產生的夢幻般的瞬間,從而在畫面上呈現出波形涌動、層次疊進的特殊效果。

拍攝現場使用的索尼訊道機
HDC-P50則外掛錄機本地錄制,安裝在軌道、飛梭、飛貓等特殊機位上使用,它們屬于輕便小巧的系統攝像機,其曝光、靈敏度、噪聲控制均十分優異。
HDC-3500、HDC-4300以及HDC-P50同時輸出4K和高清信號,PXW-Z750則在本機插卡錄制4K信號的同時,通過微波把高清信號送到轉播車上。PXW-Z750是近幾年索尼發布的一款具有優秀畫質的攝錄一體機,應4K時代發展而生,可以滿足新聞播出從高到低全方位的需求。在《披荊斬棘》中,PXW-Z750承擔了無線游機的角色,既上斯坦尼康在舞臺穿梭,也上肩機動拍攝。此外,使用PXW-Z750拍攝了煙火與水霧等舞臺特技,其50P的高清素材進行了升格使用。
通過制播流程的生產過程,本臺節目擁有了三個版本:即純4K制作版本,參加索尼“超高清杯”賽的作品便出自該版本;高清版本加入4K下變換畫面;高清PGM版本。
趙政老師言簡意賅地總結說,制播系統上有兩個亮點,即全通收錄(4K+HD)制播系統和大量的外來攝像機信號。
保持全流程設備參數的一致性
《披荊斬棘》使用了多舞臺容納眾多的節目,每臺節目均單獨構思和創意,配置了別出心裁的實物道具、獨特的舞美設計和璀璨的燈光秀,在如此眾多的場景中,如何做好多機位基礎參數調整,與色彩、燈光、煙霧、激光、大屏等各種現場要素統一協調,面臨一定的挑戰。

頗具創意的舞臺設計
在攝像機選擇方面,趙老師介紹說,由于要收錄4K和高清全通道,導致多通道收錄數據量極大,所以要盡量使用色彩風格統一的攝像機,我們基本上都使用了索尼攝像機,它們在信號輸出和顏色上具有一致性,做統一調整和下變換參數時,基本可以通用,不需要復雜的步驟再去調整,有利于前期拍攝色彩管理工作和多通道龐大的數據量收錄。錄制前要檢查所有攝像機的參數設置、下變換信號參數與原生高清信號參數的一致性,當三個參數均表現一致時,則認為就是保持了攝像機的一致性。這是湖南臺節目在超高清和高清節目制作流程中的一個重點。
在多機位基礎參數調整過程中,有一個崗位在紛繁復雜的節目制作中越來越顯示出重要性,它就是色彩管理崗位,因為制作流程面臨的已不僅是技術問題,還存在方方面面的溝通問題,比如燈光的照度和布光方式,對攝像機參數的設置都有很大影響。
色彩管理工程師是技術工種,但要與燈光、導演去充分溝通,理解節目創意需求,清楚導演的意圖、燈光方面的設計以后,參與指導多機位攝像機參數的調整,并把節目創意所呈現出的效果反饋給燈光和節目導演。比如針對亮度方面完成溝通以后,由燈光設計嚴格把控各區域燈光照度、均勻布光,其他的關于色彩的操控,則交由色彩管理工程師去調整。與導演溝通上,要充分理解導演對于整場節目的構思意圖和所要表達的效果,理解導演想法以后,轉播方面才能對應的去調整參數,比如導演希望哪些場景亮一些,哪些場景暗一些,演員膚色上是喜歡自然、還是偏白偏暖?這些細節都要去溝通,僅僅通過調整機器參數無法達到導演、燈光、轉播團隊均認可的效果。
系統中也面臨超高清/HDR與高清/SDR轉換上的一些問題。由于部分外來攝像機只能提供4K信號,使用IPG NXLK-IP50Y/51Y網關板卡下變換功能進行轉換得到高清,難點是單機位轉換而不是切換后轉換,這樣機位數多,要保證每一個下變換信號與其他原生高清信號保持畫面一致性,有一定難度。怎么解決?趙老師說,其一,即前面提到的攝像機色彩風格一致性和參數的一致性,色彩風格就是要盡量選擇成像效果一樣的攝像機和全流程上的相關設備,比如這臺節目選擇的攝像機和下變換使用的上述板卡是同樣的索尼產品,兩個因素綜合起來以后,下變換出來的高清信號效果就跟原生高清信號十分接近;其二,制播流程以高清為主,通過調整4K亮度增益差,去彌補4K亮度不足的問題。
流暢地銜接前后期工作流程
前期調整的參數與后期要一一對應,后期在控制轉換上的參數設置也要嚴格把控,充分參考前期色彩管理工作后的畫面風格,做到前后期工作流程流暢銜接。
轉播車上的監看環境使用的是索尼BVM-310監視器,后期也要使用BVM-310監視器,兩臺監視器的參數保持一致,如果后期使用了其他廠商的監視器,呈現效果和后期生成的畫面上會有區別,強大而一致的4K監看環境有效地保障了制播流程的收錄和制作。還有,前期收錄的是HLG2020的標準,后期對應生成時,也要選取一致的標準,這樣才能保持前期拍攝效果與后期制作產生效果相吻合,不會出現前期效果到后期時,顏色改變或跑偏的情況。
管控環節主要體現在監看一致性上,監視器上的成像效果與轉播車上的成像效果要保持一致,比如,轉播車上調整的畫面,與燈光、導演所看到的效果要一致,不能出現他們所用監視器呈現的畫面顏色更濃或更淡,所以管控流程主要是對監視器一致性調整做色彩校正。

監看一致性是保障優質畫面的重要因素
而管控工作也是色彩管理工程師的職責。色彩管理工程師作為一個多方溝通的重要橋梁,為了呈現優質畫面而應運而生。隨著業務的擴展,色彩管理工程師從局限在攝像機參數的調整上,逐步發展到監管舞臺上的所有發光體,比如場燈、LED大屏、投影、煙機等,圍繞著色彩、亮度等舞臺呈現的各個要素,與相關導演和各部門工作人員去溝通,需要合作的部門也越來越多。比如膚色管控,趙老師舉例說,演員膚色差別很大,目前還沒有通過使用示波器、矩陣就能確定下來的一個指標,因為膚色判別偏向于主觀,以大家的主觀感受為依據,如果燈光、導演、色彩管理工程師三方認可,我們就認為這就是調整好的效果。
燈光方面配備了4臺索尼PVM-X2400高質量HDR監視器,配備可切面板,對所有機位都能單獨切換,根據各崗位需求提供不同監看畫面,多畫分,Clean pgm等對不同的監視器進行了色彩校正。雖然現場沒有4K信號,但是為了提高監看質量,還是使用了高質量的PVM-2400 4K監視器。
超高清明顯提升了畫質
本場制播系統有幾個關鍵環節,包括全通收錄(4K+HD)制播系統、大量的外場攝像機信號、保持攝像機一致性以及色彩管理工程師的職責等。此外,雖然4K信號只是全程收錄并模擬生成4K PGM信號,但在高清版本中適當使用4K畫面,明顯地提升了高清制播的畫質。HDC-3500等訊道攝像機具有4K HDR的拍攝能力,自然地就把高光比、多層次、暗部細節都記錄了下來,比如全場噴火這個鏡頭,當周圍一片昏暗漆黑,火焰的細節則看得很清楚,在4K監視器上可以看出高亮和暗部的細節;當哥哥們身穿白色服裝登臺,在現場火焰騰起和燈光大光比效果下,哥哥們雖然全員白衣,在4K畫面里也能很好地體現出衣服的層次,4K的能力果然不同凡響。
(本文照片由趙政老師提供,再次感謝趙政老師的講解。)

轉播團隊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