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的另一邊》是一部懸疑愛情片,講述了一對各懷心事男女背后的隱秘往事。攝影師王晨旭采用佳能FLEX ZOOM LENS系列電影變焦鏡頭拍攝了這部短片,讓我們看看兼具高畫質和便捷性能的佳能電影鏡頭在劇情片中的表現(xiàn)如何!

《湖的另一邊》的拍攝場景豐富且復雜,有難以布燈的昏暗工廠,還有難以移動設備的湖面等,此次攝影師采用以佳能FLEX ZOOM LENS系列電影變焦鏡頭為主,并輔以Sumire Prime電影定焦鏡頭的方式來應對復雜的場景和極端低照度環(huán)境的拍攝。

攝影師王晨旭現(xiàn)場拍攝花絮
在發(fā)揮佳能電影鏡頭標準化一致鏡身設計優(yōu)勢的同時,還充分利用了FLEX ZOOM LENS電影變焦鏡頭優(yōu)秀的光學素質、寬范圍焦段和T2.4大光孔的特點,圓滿完成此次拍攝。

CN-E20-50mm T2.4 L F/FP現(xiàn)場花絮
FLEX ZOOM LENS系列電影變焦鏡頭在變焦范圍內都具有適用于8K攝影/攝像機的高光學性能。擁有明亮的大口徑光圈,在保持電影風格操作性的同時擴大了景深的表現(xiàn)范圍。通過專用配件還支持多種電影攝影機,包括具有移動性和可操作性的Super 35mm攝影機或全畫幅攝影機,使圖像制作更加靈活。

FLEX ZOOM LENS系列電影變焦鏡頭陣容
本次拍攝采用的是支持全畫幅攝影機的CN-E20-50mm T2.4 L F/FP和CN-E45-135mm T2.4 L F/FP,此外佳能還有支持Super 35mm攝影機的CN-E14-35mm T1.7 L S/SP和CN-E31.5-95mm T1.7 L S/SP。這兩套鏡頭支持通過更換光學組件改變成像圈尺寸,使之可支持“全畫幅”或“Super 35mm”畫幅,以便靈活地搭配不同影像傳感器尺寸的攝影機,提高了鏡頭使用效率。

FLEX ZOOM LENS系列電影變焦鏡頭更換后鏡套件
01問: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湖的另一邊》的創(chuàng)作背景。
王晨旭:《湖的另一邊》是基于北京電影學院的一個聯(lián)合創(chuàng)作,導演來自文學系,在本次拍攝中我擔任攝影指導兼攝影師。

創(chuàng)作團隊工作花絮
這是一部懸疑愛情類的短片,雖然是現(xiàn)實主義的基調,但它視覺呈現(xiàn)的方式與現(xiàn)實主義是完全區(qū)分開來的。

老工廠外景截圖
這個片子的場景非常豐富,有老工廠、老式居民樓以及老的街道和員工宿舍,還有劇本中提到的湖邊、湖上的小島、湖面燃燒的綠火以及天花板的綠色水波紋等,視覺上的想象力比較豐富。

湖面外景截圖
我們提前兩個月去勘景,看完后對原本的攝影闡述進行了改動,最終形成了影像上的一個方向,對整體的空間、視覺的呈現(xiàn)有一定的設計與考量。短片從10月份陸續(xù)開始籌備,11月中旬開始拍攝,11月27號左右拍完,預計24年5月份左右出成片。整個片子拍攝周期比較緊湊,需要一套既保證影像質量又支持高效率拍攝的解決方案,需要我在傳統(tǒng)器材方案上有所突破。

CN-E45-135mm T2.4 L F/FP
02問:《湖的另一邊》的影像風格有哪些設計?
王晨旭:第一次圍讀劇本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劇本本身帶著很強烈的懸疑氛圍,人物關系比較復雜,雖然表面上講述的是愛情,但背后又牽扯著懸疑和其他糾結的情感狀態(tài),所以我希望短片整體的影調是暗沉的,光線的反差大一點。此次影像風格主要從光線、顏色、鏡頭運動三個方面來設計。

室內畫面截圖
光線設計方面,在男女主從初識到認識、對話的過程中,我從站位上做順光與背光處理,希望兩人光線的區(qū)別大一點。尤其是兩人認識之初,男主第一次進女主房間時,我希望兩人面部光線的區(qū)分比較大,另外結合場地和原有的氛圍我大膽地去做了一些飽和度相對較低的色光。這樣的光線設計對電影鏡頭的反差處理提出了較高要求。

藍色玻璃畫面截圖
我們勘景后發(fā)現(xiàn)當?shù)鼐用駱怯写罅壳嗨{色的玻璃,這種玻璃可以讓整個房間有一種藍色的氛圍,有利于烘托冷峻和懸疑的氛圍,于是我設計了一個主題叫“藍色的房間”。我希望在拍攝室內戲時,房間的氛圍是偏青藍調的,利用房間本身的藍色窗戶去做主光和底子光,全景的大氛圍和近景的面光都用青藍色玻璃的邏輯處理色光,整體上形成一種比較陰郁藍色的氛圍,這是影像風格一個關鍵的特點,也對鏡頭色彩風格的一致性和色彩還原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湖面場景畫面截圖
另外在湖面上,短片結尾男主到湖邊,我希望湖面上的鏡頭畫面氛圍是被黑暗籠罩的,充滿著未知。他們在湖面上劃行時,能看到近處的樹和身邊的湖水,但是在遠處的畫面隱藏在黑暗中看不清,只有一層很弱的底子光在上面,整體是一種充滿未知探險的過程。我們利用船上的馬燈強化人物面光和近處的光線,遠處不做大面積硬光的照明,而是用很淡很弱的底子光來渲染這種氛圍。這樣的設計需要電影鏡頭具備足夠大的光圈,不僅可以捕捉弱光下的細節(jié)與氛圍,還有助于節(jié)省布光時間并降低成本。

拍攝中的CN-E45-135mm T2.4 L F/FP
顏色方面結合了劇本和昆明當?shù)氐木坝^,有三種顏色比較突出。第一是紅色,紅色是云南的一大特色,那里的土壤和老建筑的墻壁都是偏紅色的,還有劇本中某些關鍵場合女主的衣服和口紅都是紅色的。第二是綠色,云南這邊植被茂盛,老居民樓的綠色元素也多,還有劇本中天花板上的綠光和湖面上燃燒的綠火,都是綠色的一個呈現(xiàn)。第三個是藍色,也就是剛剛提到的居民樓的窗戶和房間,包括工廠藍色的鐵柱和偏暗藍色的工廠服飾。

紅色服飾畫面截圖
前期主要根據(jù)這三個核心顏色來把控顏色的設計,同時針對三個主場景做了三組LUT,一組是工廠風格的LUT,還有一組是居民樓和街道風格的LUT,最后是湖面和島上風格的LUT,這三組LUT都不一樣,每組都基于本身的景觀以及劇本和人物情緒去設計改動。拍攝的時候會把LUT導入攝影機,每一組都有不同曝光的LUT,應對不同的場景氛圍,拍攝的時候隨時根據(jù)需求切換。

CN-E20-50mm T2.4 L F/FP
鏡頭運動方面,整體的運動比較克制,大多數(shù)運鏡都是比較緩慢的去推動人物情緒,不會刻意的去推拉。在運動設計上,我們增加了一些推拉焦的效果配合搖或橫移來強化人物情緒,著重發(fā)揮變焦鏡頭在影像風格創(chuàng)作方面的特點。
03問:為了實現(xiàn)影像風格,您在鏡頭選擇上是如何考慮的?
王晨旭:針對這次拍攝,我對鏡頭主要有三點需求,第一是光圈夠大,因為劇本中有很多很難進行大面積照射的場景,比如說湖面或者島嶼,我希望不太方便大面積照明的時候可以用低照度拍攝去捕捉現(xiàn)實中有意思的光線。第二是畫面不要太銳利,保持比較平衡的狀態(tài),還希望它的后景有自己的風格,不希望完全是白開水一樣的狀態(tài)。第三是我希望鏡頭本身對人物膚色的呈現(xiàn)是比較溫潤有質感的,甚至希望有輕微的暖調傾向。這些需求和佳能電影鏡頭特性正好一拍即合。

拍攝中的CN-E45-135mm T2.4 L F/FP
變焦頭方面,我希望在具有較大恒定光圈的同時焦段的覆蓋是合理的,正如這次我們使用的佳能電影變焦鏡頭,一個是CN-E20-50mm T2.4 L F/FP,另一個是CN-E45-135mm T2.4 L F/FP,這2款鏡頭覆蓋了從廣角端20mm到長焦端135mm的焦距范圍,焦段覆蓋范圍廣,基本滿足大部分場景的拍攝。定焦頭方面,我希望它焦段相對豐富的同時與變焦頭的風格能保持統(tǒng)一,我們選擇的Sumire Prime系列電影定焦鏡頭采用了佳能統(tǒng)一的溫暖影調和明亮的T值,覆蓋從14mm到135mm一共7個焦段,焦段比較豐富,而且部分焦段具有最大T1.3的光圈,能滿足某些特殊場景的拍攝要求。

Sumire Prime CN-E50mm T1.3 FP X
這套佳能FLEX ZOOM LENS系列電影變焦鏡頭的T2.4恒定光圈在大多數(shù)的電影變焦鏡頭里都算比較大的,而且還有一些暖調的傾向,后景有輕微的風格,這都符合我之前的設想。佳能電影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的風格統(tǒng)一,前鏡片尺寸一致,我非常喜歡這個定焦和變焦的搭配組合,整個拍攝因為這兩套鏡頭變得順暢。
04問:在實際拍攝中,選擇了哪些附件來搭配主機和鏡頭?
王晨旭:此次拍攝采用了常規(guī)搭配,濾鏡方面使用了1/4的黑柔和星光鏡,星光鏡有用到4角和6角的,拍一些特殊效果類似于湖面光斑的時候有用星光鏡去強化。

搭配特殊濾鏡拍攝
因為預估有很多推拉焦距的設計,我們采用了兩個跟焦器,一個用來跟焦,一個用來變焦距。Sumire Prime定焦鏡頭和FLEX ZOOM LENS變焦鏡頭的口徑是一樣的,都是114mm的接圈,所以更換定焦和變焦的時候不用換接圈,非常方便。

電影鏡頭搭配遮光斗
傳統(tǒng)電影變焦鏡頭都比較重,但FLEX ZOOM LENS變焦鏡頭的重量比較合適,約3公斤出頭,我們拿機器去上穩(wěn)定器,搭配黃包車或一些移動設備都比較方便。另外它的推焦過程順滑,阻尼設置也很舒服,操作體驗很好。

工廠內使用CN-E45-135mm T2.4 L F/FP拍攝花絮
05問:不同場景拍攝時,變焦和定焦是如何搭配的?
王晨旭:這次變焦鏡頭的使用頻率比較高,因為之前設計了很多的推焦距畫面,包括在狹窄的區(qū)域或船上使用時,可以省去換鏡頭和調整景別的時間,它的T2.4的大光孔可以大部分滿足我對光孔和景深的要求,所以FLEX ZOOM LENS變焦鏡頭是我的主力鏡頭。

狹窄區(qū)域拍攝花絮
在不考慮現(xiàn)場空間和各種關系的情況下,我考慮更多的是景深的問題。Sumire Prime定焦鏡頭有個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它的光孔開到T2以下,T1.4-T2的時候可以令焦外部分的影像虛化柔和地融入到背景中,從而使拍攝主體呈現(xiàn)得更加精致自然,和后景背景區(qū)分開來。我拍一些偏全景的鏡頭就用85mm或50mm,退遠一點去拍相對全景的景別。

全景畫面截圖
還有就是一些需要景深去渲染人物情緒的鏡頭,比如在島上拍人物的近景,需要正反打的時候,那個時候兩個人的人物關系到達了有點魔幻的狀態(tài),我會用定焦鏡頭,考慮的就是景深對于人物情緒的幫助。
06問:在環(huán)境復雜的場景拍攝,使用變焦鏡頭有哪些優(yōu)點和技巧?
王晨旭:我們工廠拍攝的空間是相對狹窄且固定的,使用FLEX ZOOM LENS變焦鏡頭很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微調景別,這個對我來講很重要。比如說用變焦鏡頭拍攝某個空間,覺得35mm和50mm都不合適,想要一個中間的焦段,那我就可以用到中間的40mm或前后這個焦段。

無法調整位置的特殊機位
此時如果用定焦鏡頭我就只能往前挪用35mm或往后退用50mm,所以我覺得用變焦鏡頭去進行一些細微的景別控制是非常方便的,而且讓導演確認的時候也很方便。導演要求構圖再松一點或再緊一點,快速就能給到反饋,完全不需要更換鏡頭。

工廠狹窄區(qū)域拍攝畫面截圖
使用變焦鏡頭可以節(jié)省時間,有些戲份需要在工廠很高的鐵架子上拍攝,那種地方很難站很多人,所以只有我和焦點兩人,如果這個時候更換鏡頭就比較麻煩,用變焦鏡頭調整構圖或者焦段都很方便。

CN-E45-135mm T2.4 L F/FP在特殊位置花絮
還有使用變焦鏡頭配合軌道、黃包車或小搖臂去實現(xiàn)機位調度的空間比較大,包括之前提到的男主劃船和女主在岸邊走這種進進出出的調度,以及兩人第一次見面打針時景別的變化,這種情況下使用橫移軌道或者黃包車都比較方便。

搖臂拍攝現(xiàn)場花絮
07問:使用佳能電影變焦鏡頭實現(xiàn)了哪些特殊調度?
王晨旭:CN-E45-135mm T2.4 L F/FP鏡頭在現(xiàn)場使用比較多,尤其是設計一些推拉鏡頭的時候。有一場戲我們在岸邊鋪設了20條軌道,我們一直橫移去跟隨人物,一開始是比較偏全的45mm焦段,人站在岸邊,遠處有湖和天空,畫右男主劃著船入畫。鏡頭在橫移的過程中開始推焦,一直從45mm推到135mm的單人鏡頭,在單人鏡頭里邊,完成男主劃著船入畫然后又出畫的調度,岸上一直是女主在走,之后他們同時入畫形成一個交匯,最后女主才開始決定上船。

CN-E45-135mm T2.4 L F/FP湖邊拍攝花絮
這樣的調度只有CN-E45-135mm T2.4 L F/FP這個變焦頭才能實現(xiàn),可以獲得很豐富的景別變化,推動人物的情緒。我覺得這次用CN-E45-135mm T2.4 L F/FP變焦頭是理想的一個選擇,能完成一些很復雜的調度。最初并沒有設計這么長弧度的一個推動,但是現(xiàn)場拍攝后發(fā)現(xiàn),推焦結合橫移和搖之后,推焦會變得不明顯。通常來說固定鏡頭的時候推焦會有點生硬,但如果既搖又橫移的時候推焦就不明顯,無形之中形成了景別的變化,畫面感很豐富。

湖邊拍攝畫面截圖
還有一個場景是男女主第一次碰面,女主準備給男主打針。他們倆入座,一開始用CN-E45-135mm T2.4 L F/FP這支鏡頭的45mm端拍他們的側面,是一個雙人偏全中景的狀態(tài)。隨著兩個人情緒的推進,攝影機橫移的過程中搖,再加推焦,差不多是從45mm推到100mm的焦段,這樣就從側面的全中景推到一個單人帶關系的鏡頭。不斷的橫移再推焦然后拉成另外一邊,實現(xiàn)了一個鏡頭拍攝正反打的感覺,最后的落點回到雙人的側面。這場戲對話比較長,這樣拍攝不通過剪輯就可實現(xiàn)相對比較豐富的景別和人物情緒的變化。

打針情節(jié)畫面截圖
還有男主跟蹤女主的時候,通過推焦來模擬主觀情緒的推進,這個使用下來也非常棒。通過變焦距模擬男主的主觀視角,模擬他跟蹤時候心態(tài)的變化,這在設計上是很好地利用了變焦鏡頭特性,像這種比較靈活的機位調動和設計也只有結合變焦鏡頭才能實現(xiàn)。

跟蹤情節(jié)畫面截圖
08問:本次拍攝中遇到了哪些挑戰(zhàn),您是如何解決的?
王晨旭:除了常規(guī)的室內室外場景,湖邊戲份的拍攝難度是比較大的。因為攝影機在船上沒法像在陸地上去隨意移動機位,所以很多時候移動要依靠船本身的劃動,有時為了抵消船的這種晃動,我們會把攝影機放在穩(wěn)定器上。我覺得這次FLEX ZOOM LENS變焦鏡頭幫了很大的忙,它的焦段覆蓋范圍比較廣,在沒法快速去移動船的情況下,很多時候可以通過快速變焦距來調整景別,不僅降低了鏡頭更換的頻率,而且使得拍攝更加高效。

湖中情節(jié)拍攝花絮
我們也通過劃船配合FLEX ZOOM LENS變焦鏡頭調整焦距實現(xiàn)一些調度。一般我們是有四條船,其中一條是我們拍攝的道具船,道具船前面會有一條船去拉它,在夜間的話這條船會做燈光船。如果拍側面鏡頭的話,還會有一艘拍攝船和一艘導演船,導演船上面放著大監(jiān)視器和一些輔助設備。男女主和攝影機都在各自的船上,拍攝的時候不會打擾演員,可以比較好的去發(fā)揮他們的表演。

攝影船拍攝花絮
09問:在復雜光線環(huán)境中拍攝時如何曝光?
王晨旭:很重要的一點是合理分配高光和暗部的寬容度。前期要保證高光的曝光極限,尤其是工廠這種場景,暗部的面積比較大,如果拍攝到天空或是有陽光的地方,它的光比非常大。要保證高光區(qū)域是不過曝的,但這樣畫面容易看起來不夠暗,所以我會在前期做整體減曝光和壓縮高光的LUT,來進行適當?shù)膲嚎s,這樣的好處是前期可以根據(jù)高光極限曝光,但整體畫面仍然可以保證是暗調,并且原素材暗部的細節(jié)豐富,這樣后期稍微回拉高光就能拉回來,同時保證暗部的曝光也是合適的。

高光比畫面截圖
如果是拍攝景別小一點的場景,比如補光非常困難的工廠場景,比較常見的就是對暗部進行補光,利用當時光線的邏輯和結構來平衡高光和暗部的光比。

夜景畫面截圖
我們拍攝整體光孔用的比較大,定焦最大用到T1.4,變焦用的最大光孔T2.4或T2.8。基本上變焦都是用最大光孔拍攝,然后會加很多ND鏡,我會上大量的ND來做戶外的景深,希望有比較明顯的景深。尤其是拍一些人物情緒的時候,希望觀眾可以把視點放在人物本身上,但如果是像工廠這種場景,我希望后景那種復雜的結構能體現(xiàn)出來,這時候會用到T4或者T5.6的光孔。
10問:拍攝夜景時佳能電影鏡頭有著怎樣的發(fā)揮?
王晨旭:夜景拍攝時定焦和變焦都有使用。佳能Sumire Prime定焦鏡頭的優(yōu)勢之一就是它的光孔大,對于一些極端低照度環(huán)境的拍攝很方便,另外它的后景輕微旋焦、復古的質感讓我喜歡。FLEX ZOOM LENS變焦鏡頭也同樣延續(xù)了這種特性,整個風格很統(tǒng)一,它的T2.4光孔在變焦頭里算是很大的,在暗光環(huán)境拍攝時用變焦,給我們創(chuàng)作帶來了很大的可能性。

夜晚湖面拍攝花絮
結尾拍攝劃船和島上場景的時候,有相對穩(wěn)定且距離比較遠的一個打光,因為那個島距離岸邊有上百米的距離,岸邊有一些高樓,我們考慮過利用高樓選好位置去打光。另外就是吊車開過來吊燈打光,但當時的環(huán)境是個野湖,吊車過來或者移動非常困難,并且花費也大。

夜晚湖邊布光花絮
綜合考慮下來我們做了一個相對比較均衡的方案,在湖邊的高樓選一個樓層,在樓上架一個升的比較高的搖腿,然后選兩到三個不同的位置,根據(jù)拍攝角度的不同方向去打光,去做一個相對逆光的照明。拍攝人物近景的時候,依照我們全景的邏輯來做適當?shù)难a光,整體拍攝的照度都是相對比較暗的,但T2.4甚至T1.4的光孔可以滿足我們照明需求。

夜晚湖面畫面截圖
11問:本次拍攝中使用佳能電影鏡頭整體體驗如何?
王晨旭:我覺得FLEX ZOOM LENS系列電影變焦鏡頭使用下來是有一點偏暖調的狀態(tài),整體的色彩相對均衡,拍攝人像很舒服,尤其是拍一些人物近景的時候,對于人物膚色和皮膚質感的呈現(xiàn)完全不亞于定焦頭。它的后景非常柔和,整個光斑包括散景都非常舒服,光孔小了之后有一點點星芒的效果,這是我很喜歡的一種狀態(tài)。還有它的呼吸控制也比較好,整個推焦或者變焦的過程中都沒有任何失焦,具備變焦頭該有的核心特點,而且保持了很高的質量。還有一點就是它的重量控制地非常好,處于一個適合的狀態(tài),搭配各種移動設備都方便。

男主畫面截圖
這次FLEX ZOOM LENS系列電影變焦鏡頭和Sumire Prime電影定焦鏡頭搭配著一起使用,感覺它整體無論是接圈還是鏡頭的色彩,包括使用的操控體驗都比較統(tǒng)一,我覺得這對于拍攝是重要的一點,省去了很多切換流程,提高了拍攝效率。

男主畫面截圖
之后如果還有需要變焦頭的情況,我會推薦佳能這套電影變焦鏡頭,相對于其他廠商的變焦,我更喜歡FLEX ZOOM LENS系列電影變焦鏡頭的焦段覆蓋,它T2.4光孔很大,適合在低照度的環(huán)境下使用,搭配各種移動設備也不影響拍攝。如果跟佳能電影定焦鏡頭搭配,它的接圈、色彩又很統(tǒng)一,還保持了自己色彩偏暖一點的風格和后景柔和的狀態(tài),整體下來我非常喜歡。
結語
佳能FLEX ZOOM LENS電影變焦鏡頭優(yōu)秀的光學素質、寬范圍焦段和較大的光孔適合范圍廣泛的電影感影像創(chuàng)作,同時還能提高拍攝效率,結合與它一樣采用電影工業(yè)標準化鏡身設計的Sumire Prime電影定焦鏡頭使用,能讓攝影師在創(chuàng)作中更加得心應手,用更豐富的鏡頭語言講好故事!
本篇內容根據(jù)攝影師王晨旭訪談內容整理,所有圖片由王晨旭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