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杭州第19屆亞運會共計56個競賽場館,每個場館均設置有評論席。評論席是在場館內為各持權轉播商提供現場直播評論員解說的工作席位。競賽場館會按照主轉播機構的需求在場館看臺視線最佳的位置提供評論席區域。該區域與主攝像機位位于同一方向。競賽場館按照主轉播機構提供的設計建議,在看臺上臨時搭建評論席,并負責為評論席提供電源(包括UPS)、電話、CIS、IPTV、臺燈等設備設施和其它必要的服務。通往評論席的各類線纜的鋪設嚴格按照主轉播機構提供的路由建議來完成,以便于隨時更換或增補線纜,同時避免干擾轉播音頻信號。有行人通過的區域,具有對線纜進行保護覆蓋。評論席區域的擴聲覆蓋聲壓級小于80分貝。評論席包括普通的評論席(CP)、帶攝像的評論席(CCP)、播報席(AP)和觀察員席。
評論席控制室是在場館內對評論聲和RHB內部通話信號進行采集、監聽調整和傳輸的設備機房,此區域具有安全、封閉及隔音等功能。
本文主要介紹評論席信號的采集與傳輸,國際廣播電視中心(Inernational Broadcast Centre,簡稱IBC)內遠程評論間的實況解說評論聲以及通話信號的分發。另外側重描述了系統架構、賽時技術保障以及技術監控系統。
二.評論席信號的采集與傳輸
在各競賽場館,采集各場館評論席信號(含評論聲與通話),將其全部匯集到位于競賽場館的評論席控制室,通過杭州第19屆亞運會廣播電視傳輸專網,傳輸至IBC內的評論席交換分配中心(Commentary Switching Centre,簡稱CSC),并送至IBC內持權轉播商指定的演播室或機房。
采集各競賽場館持權轉播機構(Rights Holdering Broadcaster,簡稱RHB)預定的單邊通話信號,包括混合采訪區、各單邊機位點及出鏡報道點的通話信號等,將其全部匯集到位于競賽場館的評論席控制室,通過杭州第19屆亞運會廣播電視傳輸專網,傳輸至IBC內的CSC,并送至IBC內持權轉播商指定的演播室或機房。
杭州第19屆亞運會評論席系統的架構圖如圖1所示,分為場館側評論席系統和IBC側評論席系統。

圖1 評論席系統架構圖
三.場館側評論席系統建設
本屆亞運會共有49個直播場館和6個ENG場館,主播機構根據各類賽事分級將直播場館分成G1、G2、G3、G4四級,并承擔場館側評論席系統的設計搭建與系統保障。G1級場館為開閉幕式/田徑場館,重要性最高,獎牌也最多。相反,G4級場館賽事熱門程度一般,獎牌數量也相對較少或無獎牌產生。
根據杭州第19屆亞運會公共信號制作計劃,以及持權轉播商預訂情況,主播機構在35個競賽場館的評論席控制室搭建評論席控制系統(Commentary Control Room,簡稱CCR)。系統包含場館側評論席單元設備(簡稱CU)共計120余套(每套CU設備配置2套耳麥),RHB預定通話50余路。
在場館側,主播機構將在位于轉播綜合區的TOC機房與評論席信號回傳IBC鏈路的接口交接工作,并完成場館側評論席系統的設計搭建及運維工作,包含但不限于CCR系統、評論席單元系統、RHB場館側預定通話系統以及各系統之間的傳輸系統。
場館側評論席系統架構見圖2,在場館側的評論席系統搭建CCR系統,該系統具備場館內多個評論席單元與RHB預定通話系統的匯聚回傳與監測工作。

圖2 場館側評論席系統架構圖
1.CCR系統
CCR系統采用主備用系統架構,當主用系統發生故障時能立即啟用備用系統,保證評論聲播出信號的安全。
主播機構將在TOC機房協調運營商提供主備回傳IBC鏈路接口,CCR主用系統與備用系統具備同樣的鏈路質量以保障評論聲播出信號的傳輸安全。
每個評論席單元系統具有外來音頻信號(如國際聲、現場擴聲及提示音等)輸入分發與及監測的功能。
每個CCR系統均具備評論席控制單元系統(Commentary Control Unit,簡稱CCU),具有監控該區域的評論席單元設備的評論聲通斷,音量大小,返送聲等功能。同時CCU系統具備實現場館內CCR系統和IBC內CSC系統評論聲信號,通話信號,控制信號等信號交互傳輸及調度控制的能力。另外,具備必要的評論聲與通話信號質量監測的能力,可對每路評論聲與通話信號進行監測,便于控制信號質量與故障排查。
CCR系統支持場館內各點如評論席、演播室、混合采訪區以及IBC中持權轉播商工作間任意兩點之間的通話。
2.評論席單元系統
主播機構在指定的競賽場館內提供評論席單元系統。每個評論席單元均包含一套評論席單元設備,該設備滿足評論聲的高音質需求。
每臺設備配備2套專用的耳機和麥克,可滿足2名評論員同時使用。
評論席單元系統支持評論員與遠程導播及CCR技術維護人員等的通話。
該系統具備國際聲、現場擴聲及提示音等外來音頻輸入及監聽功能,輸出音頻混合可調可控,并滿足與CCR及CSC信號傳輸以及遠程監控與管理。
3.RHB預訂通話
評論席系統為在各競賽場館側預定了通話需求的持權轉播商提供通話信號服務,為持權轉播商提供信號交接服務。
RHB預定通話的位置包含但不限于各場館混合采訪區、各單邊機位點、出鏡報道點等。
4.場館側賽時技術保障
主播機構根據場館級別為各場館側設置評論席系統并提供技術保障服務,其中G1類場館每個場館配備3名資深工程師,G2、G3類場館每個場館配備2名資深工程師,G4類場館每個場館配備1名資深工程師。現場保障人員除了負責評論席現場的評論席系統維護保障以外,還負責評論席其他輔助系統,包含但不限于IPTV系統、評論席信息系統(Commentary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CIS系統)或官方信息終端(簡稱INFO)、桌面電話與通訊系統等的監測維護與保障。
四.IBC側評論席系統建設
1.CSC系統
位于IBC的CSC系統是整個評論席系統的核心,系統架構圖如圖3所示,該系統具備對杭州亞運會所有評論席信號與RHB預定通話信號的匯聚調度分發以及監測功能,同時具備承載杭州亞運會所有評論席信號與RHB預定通話信號匯聚調度分發的能力,并提供MADI等多種滿足RHB需求的分發接口。

圖3 IBC側系統架構圖
采用主備CSC系統冗余設計,具備實現主系統故障時立即自動切換至備用系統的能力,保證評論聲播出信號的安全。
具備評論席控制系統,具有遠程監控所有評論席單元設備的評論聲通斷、音量大小、返送聲等功能。同時系統具備實現CSC系統與場館內的CCR系統對評論聲、通話、控制等各類信號交互傳輸、調度監控的功能。
CSC系統具備評論聲與通話信號質量監測的能力,可對每路評論聲與通話信號質量進行監測,便于控制信號質量與故障排查。
CSC系統具備對接各場館側主備傳輸鏈路接口,基于主鏈路出現故障可以自動切換至備鏈路信號的能力,以保障評論聲播出傳輸信號的安全。
CSC系統具備協調評論聲延時功能,以完成提供給RHB的視音頻信號同步。
2.遠程評論間(OFF-TUBE)系統
IBC區域建設有10個遠程評論間,為每個遠程評論間提供一套評論席單元系統。系統架構圖如圖4所示。

圖4 OFF-Tubes系統
提供的賽時IBC側系統維護保障人員,除了負責遠程評論間的評論聲及通話系統維護保障以外,負責統一對遠程評論間其他輔助系統(包含但不限于IPTV系統、CIS/INFO系統、桌面電話與通訊系統等)的監測維護與保障。
3.各RHB演播室評論席系統
為每個預定了評論席系統信號的RHB提供技術服務,該服務包含但不限于提供與RHB商定的評論席系統信號接口與相關設備安裝調試服務、技術系統維護與保障服務以及使用完畢后的拆除復原服務等。
在杭州亞運會期間,提供了20余家RHB評論席信號分發服務。
4.IBC側賽時技術保障
為IBC側評論席系統提供賽時7x24小時技術保障服務,配置賽時約6人的技術維護保障人員團隊。保障人員均具有國際賽事直播CSC系統保障經驗,除此之外,還配備評論席設備原廠技術工程師,以保證賽時封閉期間技術問題的解決。
五.評論席系統技術監控建設
本評論席系統采用主備域雙交換機結構,如圖5所示,主備域物理隔離,同一信號的主備路分別連接到主備域交換機,主備域分別對主備業務流進行調度和分發,確保單個交換機故障或者維護時,評論席系統的正常運作,實現評論席系統的高可靠性。

圖5 主備域雙交換機結構
通過網絡延遲測試工具,并監控調用,可以實時監看到各場館的交換機運行情況,交換機是否有故障及交換機帶寬狀況等信息。
CSC機房設置6塊顯示大屏,分別顯示系統整體架構(由設備配置電腦輸出)、各設備運行狀態(由設備配置電腦輸出)、帶機位評論席畫面(CDT提供信號)、賽事直播畫面(CDT提供信號)等。
每天比賽開始前,以及當日比賽結束兩個時間點,技術人員均對設備進行檢查,保證賽事評論席信號傳送順利進行
六.結束語
精彩的亞運賽事為中國創造了輝煌,也為全亞洲甚至全世界帶來了精彩。在杭州亞運會轉播工作的短短幾個月中,筆者在實際工作中收獲到一些實踐經驗,期待與各位同行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