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b Entertainment Research發布的一項新調查發現,大多數觀眾想知道他們正在觀看的內容是什么時候由AI創作的。
在去年11月的調查中,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任何用AI創作的內容都應該“清晰而明顯地貼上標簽”,另有26%的人表示,觀眾應該有一種簡單的方法來檢查他們正在觀看的內容是否包含AI內容。只有6%的人表示,平臺不需要告訴觀眾AI的使用情況。

Hub Entertainment Research關于娛樂領域人工智能的首次研究顯示,盡管大多數消費者都聽說過生成式AI,但很少有人覺得自己了解它的工作原理或用途。就制作娛樂節目而言,有些任務是消費者希望由真人來完成的。
大多數消費者都知道生成式AI,但很少有人相信自己理解它。超過70%的受訪者熟悉“生成式AI”一詞,超過一半(5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使用過ChatGPT等生成式AI產品。然而,只有18%的人“非常有信心”向別人解釋什么是生成式AI或它是如何工作的。

絕大多數受訪者對AI至少有一些擔憂,三分之二的人非常擔心無法察覺的“深度偽造”和潛在的隱私泄露,大多數人(57%)擔心人們會因為AI而失去工作。即使是那些認為對社會整體有益的人也有這些擔憂。

雖然消費者非常喜歡人類在編劇、對白和音樂等任務上的創造力,但他們更愿意讓AI來處理諸如創建CGI效果、寫字幕或描述等技術任務。

當涉及到更好的內容發現時,他們也更滿意使用AI。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人工智能應用有點或非常感興趣,可以分析他們在不同平臺上的觀看情況,從而給出更好的建議(76%);在特定情況下推薦節目,比如與他人一起觀看(77%),或者在決定觀看之前總結對節目的所有評論(74%)。
Hub負責人、該研究報告作者之一喬恩·吉庚加克表示:“消費者此刻還不了解AI,但他們已經足夠了解AI對社會、尤其是對娛樂的影響。工作室和發行商應該優先考慮觀眾滿意的任務(比如更好的發現),在他們更喜歡真人的創造性任務上要謹慎行事。也許最重要的是,他們應該在觀眾面前展示如何以及何時使用AI。”
Hub的2024年“人工智能與娛樂”報告基于對2540名年齡在16-74歲、擁有寬帶的美國消費者的調查,這些消費者每周至少看1小時電視。采訪于2024年11月進行,探討了消費者對娛樂領域人工智能的認識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