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四川的熊貓基地,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吸引著無數游客;而在雅安1869熊貓演藝中心,全球首部熊貓主題科幻史詩劇《熊貓歸來》也吸引了萬千觀眾前往,演出于2月1日至4日成功舉行。這部作品打破傳統,以科幻手法講述熊貓穿越時空的傳奇故事。
Q 《熊貓歸來》為何能在蛇年春節中脫穎而出??
A 跌宕起伏的劇情、裸眼4D的特效、包括L-Acoustics揚聲器和DiGiCo調音臺在內的多種高科技設備,種種力量的加持下,使得觀眾能夠輕松獲得優越的五感體驗。不少觀眾看后都直呼:“整個舞臺的表現力超乎想象,非常震撼。”
「1869熊貓演藝中心」

“軟硬兼施”只為完美的觀影體驗
1869熊貓演藝中心項目包括前廳、主劇場、行進式演出廳、戶外廣場等。整體建筑外觀設計獨具匠心,兩個圓體建筑一大一小,相互依偎,巧妙地呈現出熊貓母子的神態,既生動又富有親和力。

“Soundvision”的強大功效

本次劇場的安裝同樣用到了Soundvision這一利器。工程師可以通過電腦屏幕直觀快速了解到揚聲器布局的聲效,并且能夠及時根據劇院實際的音效需求進行調整,節約了許多人力與時間成本。
主劇場

(故事以第四季冰河時代為背景,動物因食物匱乏面臨大滅絕危機時,主人公乘坐飛船抵達1869年雅安的奇幻冒險。)
穿過如夢似幻的光影世界,觀眾進入到主劇場,熊貓的傳奇故事正式展開。
揚聲器系統

L-Acoustics 揚聲器
高質量音效隨著大屏幕畫面的播放傳入到觀眾耳畔。這般“質感滿滿”的聲音離不開L-Acoustics的加持。在主劇場的舞臺上,K3i負責左右聲道,A15i則負責中置。
為了進一步增強觀眾體驗,除了K3i和A15i揚聲器外,劇場還配備多款高品質揚聲器。
左右拉聲像采用的是A10i,能夠進一步完成精準的聲場覆蓋。而對于現場的高能場面,超低是不可或缺的,主劇場的超低使用的是KS21i+KS28,身披巨型翅膀的舞臺演員搭配驚人的低頻聲效緩緩上升,一聲聲仿佛讓人置身故事之中。

劇幕中舞臺演員向前沖的吶喊聲,在L-Acoustics揚聲器的共同作用下,不僅回蕩在觀眾耳邊,更響徹觀眾的心間。演員慷慨激昂的情緒瞬間感染在座的每一位,讓觀眾能在劇情演繹中清晰感受到音樂的力量,看到雅安對大熊貓的保護。

此外,天花效果聲、固定返送與流動返送使用的是同一款揚聲器——X12,它既能保留溫暖自然的聲音又相當有穿透力。當穿戴太空服飾的大熊貓從天而降時,不同的聲響層層交織,揚聲器系統配合場景變化,直接點燃全場氛圍。
調音臺系統
DiGiCo數字調音臺

舞臺演出中音樂的作用與力量無法估量,因此調音臺的選擇也至關重要。本次演出采用了兩張DiGiCo SD10調音臺鏡像備份,實現實時同步,大大降低了誤操作風險。
此外,音量控制、混音等工作也均在DiGiCo調音臺的處理下完成得相當出色。例如在危機場景中,通過細膩的音效變化,將緊張氛圍與情感張力傳遞給觀眾。

這種“恰到好處”的把控能力向來是DiGiCo調音臺的強項。既不讓觀眾出戲又能悄然實現聲音的變化,讓觀眾自然融入到情景環境中。
行進式演出廳
在行進式演出廳中,技術團隊根據現場實際、演出需求等綜合因素,最后敲定了主擴使用X8i,超低使用SB18 IIi。并選擇了DiGiCo Quantum 225作為調音臺部分,其曾服務于大型演唱會。它的加入,更是提供了無與倫比的音頻控制精度和靈活性。

戶外廣場
戶外廣場則是交給了Syva+Syva Low。流線型的設計非但不會破壞現場的布局,反而做到了錦上添花的效果。強大的聲壓級、廣至140°的覆蓋范圍,使Syva即便在最遠的投射距離處仍能保持聲壓的一致性。
調音任務由S21調音臺承擔。這款調音臺可同時處理多達60個音頻通道,確保聲音層次分明、細節豐富,完美適配復雜的戶外演出。

科技與藝術的融合不斷推動文化創新,《熊貓歸來》正是這一趨勢的典范。它以形態豐富的表演形式,將熊貓IP玩出了新高度,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體驗。

從《功夫熊貓》到冬奧“冰墩墩”,再到《熊貓歸來》,中國元素通過持續創新不斷“出圈”。而本次L-Acoustics與DiGiCo的強強聯合,也正是用科技為藝術賦能的有力證明。

部分文字、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