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電演播室到遠程醫療,從智慧教室到沉浸式展廳,偉樂科技的技術圖譜已悄然覆蓋專業視聽的全場景。當行業仍在爭論"畫質與帶寬孰輕孰重"時,他們用JPEG-XS方案證明:魚與熊掌可以兼得。
北京InfoComm China展會上,偉樂視訊科技以一場"人眼無損"的視覺盛宴,向業界展示了JPEG-XS 4K@60 4:4:4傳輸方案的技術突破。在這場專業視聽技術的競逐中,"畫質無損耗、延遲無感知"的極致追求,正推動著行業向更高維度進化。
解碼"人眼無損"的技術密碼
在專業視聽領域,"人眼無損"并非簡單的營銷話術,而是由分辨率、色彩、動態范圍與壓縮算法等技術要求構成的應用體驗,是對視頻傳輸系統的嚴苛考驗。
在行業內,我們講"人眼無損"一般是指經過傳輸后的視頻質量在視覺上與信號源無差異,人眼無法察覺失真或質量下降。偉樂技術負責人表示,做到“人眼無損”,除了采集和顯示首尾兩端,中間的傳輸主要涉及以下關鍵參數和技術要求:
- 分辨率:人眼無損通常需要足夠高的分辨率,確保細節不丟失;
- 采樣和色深:高色彩采樣確保顏色還原真實,高色深則是讓顏色的過渡更加平滑;
- 動態范圍:高動態范圍(HDR)能更好還原真實場景的亮度變化,動態HDR效果更佳;
- 壓縮算法:“視覺無損”的壓縮算法,在壓縮過程中去掉一些人眼無法察覺到的信息,比如高頻信息,從而盡量減少視覺質量損失。
偉樂JPEG-XS方案定義傳輸基本標準
這似乎像在針尖上跳舞,既要極致壓縮,又要無損體驗。
而偉樂本次展出的傳輸方案,堪稱技術矛盾的破局者。通過JPEG-XS與H.26x雙編碼模式,既能滿足廣電級4K@604:2:2 12bit的嚴苛要求,又能兼容H.26x的通用性。更令人矚目的是,其在半幀時間內完成端到端處理,這意味著即使面對體育賽事轉播或手術示教等毫秒必爭的場景,也能實現"所見即真實"。而千兆帶寬的控制策略,則為既有網絡設施的平滑升級開辟了路徑。這種兼顧專業性與普適性的設計哲學,恰是偉樂深耕行業二十余載的智慧結晶。


“重倉”IPMX,重構專業AV的生態藍圖
除了JPEG-XS,偉樂在IPMX技術上的布局更是值得關切,而IPMX要解決的遠不止于“人眼無損”的要求。
當IP化浪潮席卷視聽行業,偉樂選擇以IPMX標準為支點撬動生態變革。這套由AIMS制定的開放架構,不僅支持1G-25G彈性組網,更通過IPMX標準實現跨品牌設備的智能互聯。展會現場演示的SCG流媒體網關,正是IPMX生態落地的關鍵一環——它能將NDI、SRT等私有協議實時轉換為IPMX標準流,使電視臺現有設備無需改造即可接入IP化制作系統。某省級廣電集團的實踐顯示,該方案讓4K新聞制播成本大大降低,同時支持數十路信號并行處理。
偉樂這種打破技術藩籬的嘗試,正推動專業AV從封閉系統向開放生態演進。正如偉樂技術負責人所言,"IPMX不是替代現有技術,而是構建一個讓不同協議'講同一種語言'的智能底座。"
以用戶需求為錨點的技術進化
“真正的‘人眼無損’不是終點,而是認知交互革命的起點。
面對用戶對沉浸式體驗的渴求,偉樂在三個維度展開突圍:通過可視化網管系統降低運維門檻,憑借開源NMOS協議提升設備互操作性,依托REST API接口賦能第三方集成。而在底層硬件層面,AMD的MPSoC芯片組為雙模編解碼提供了強勁算力支撐,使得4K@60 4:4:4傳輸與KVM無感交互得以并行不悖。這種"軟硬協同"的創新范式,正在重塑專業視聽系統的價值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