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化和網絡化的發展,媒體資產管理系統作為計算機在廣電領域中一個有著良好應用前景的項目,從概念推廣到技術研發,已經走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了。現在可以說一些基礎的技術障礙已不復存在,系統也從觀望、討論,逐漸向實用化的方向發展。但是媒體資產管理系統這樣龐大的系統工程在國內尚無先例可循,可以說一切都需要從頭開始,建設經驗就更無從談起了。本文就從基本概念、系統的選擇、建設等方面,進行一些探討,以期引起大家的討論,共同推進這項技術的發展。
一 系統定位
建設一個媒體資產管理系統,首先需要明確我們的目的是什么。媒體資產管理系統的建立將為電視臺提供一個信息交換平臺,也是將來數字電視臺運行的核心,它為各種網絡應用系統提供包括素材、節目等資源在內的支持,使得網絡應用有豐富的資源可以利用,保證網絡的效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也為電視臺寶貴的媒體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提供系統平臺保障,以實現媒體資源的保值與增值。
二 系統選擇的幾個要點
媒體資產管理系統所管理的是電視臺最有價值的財產,甚至其中很多珍貴的資料都是獨一無二。如何建立起一個完善的系統,保存和管理好這些寶貴的資料,使其可以為更多的人再利用,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媒體資產管理系統首先是一個定制的系統,而不是一個通用產品,每一個實施案例都有其獨特的特點。這與每個電視臺的管理現狀和習慣密切相關。一個系統的建立實際上是廠家與電視臺共同創作的過程。在這個創作過程中,我們需要考慮到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這與一個傳統演播室系統的選擇和建設有著很大的不同。
1.網絡結構的選擇
網絡的結構與項目的規模以及投資的多少有關。和非編網絡相同,媒體資產管理網絡的基本結構是基于FC網和以太網的雙網結構。已建和考慮建設非編網絡的用戶,應考慮將兩個網絡的在線存儲部分融合為一體,既節省投資,又方便兩個網絡的素材交流。如果單純為了降低成本,也可不使用共享的磁盤陣列,采集和下載只用本地素材盤存儲。但是這種方式對媒體資源系統有比較大的局限性,限制了同其它網絡的素材交換。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類型的網絡結構實際上已經失去了作為平臺的作用。
2.編目結構的選擇
數字化存儲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可以通過數據庫技術,對素材和節目的內容、簡介、描述以及其他相關信息進行分類管理,便于檢索和使用。所以怎樣選擇一個合適的編目結構,對于日后的使用和檢索至關重要。
編目的結構大致分為兩類:(1)單級編目。其特點是結構簡單,所有與描述有關的信息都存儲在一個數據表中,操作和查詢比較簡單明了,對于規模較小的管理系統較適用。但缺點是描述的信息較單一,以節目或素材的檔案為主,缺少層次和描述的個性化。(2)多級樹狀編目。是以描述節點為基本的描述單元,多個節點組成的樹狀描述結構。其優點較明顯,除了對描述節點可以重新定義外,還可利用這些節點組成一個完整的描述結構,就像一本書一樣,詳細地記載了節目或素材的每一個細節。也可利用這些節點組成一個較簡單的單級描述結構,伸縮性比較大。缺點是結構較復雜,對編目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
編目是影響媒體資產管理系統運行成功與否、效率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編目是一項非常繁瑣和難以控制的工作,比如關鍵幀自動提取技術、多媒體網絡系統中關鍵描述信息的自動獲得等等,都還在不斷的探索發展之中,所以提高編目的有效性和自動化水平是整個系統建設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3.工作流的制定和管理
為避免在業務流程和組織流程發生改變的情況下,將系統進行重大修改,甚至重新設計的弊端,需要在媒體資產管理系統中具有工作流的制定、管理、調整的功能。具體來說應該具有以下幾個功能:工作流的定義、工作流的監控、工作流的統計等。
4.版本控制
音像資料在編輯的過程中經歷校審和修改的過程,版本管理主要解決如何進行版本生成、保留歷史版本及修改記錄、跟蹤版本的演化歷史、確定當前有效版本等。版本管理不僅要對音像資料的編輯信息的版本進行控制,甚至還可對系統數據庫、節目制作進行版本管理。
5.規范的約束
素材的編目和檢索機制標準的制定,對于各電視臺的媒體資產管理系統的交流來說至關重要。每個電視臺各自開發的媒體資產管理系統,都有其獨特的特點,這與電視臺的工作和管理習慣有關。隨著廣域網絡技術的成熟,電視臺間通過網絡進行素材傳送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通過網絡直接檢索其他電視臺資料庫的意義也隨之增加,要想使用通用的檢索接口和界面檢索其他電視臺的資料庫,必須使用統一規范的標準結構和檢索機制。對于系統的開發建設者來說,必須按照標準定制系統,才能保證系統的互連性,這一點應引起使用者的高度重視。
6.壓縮格式的選擇和素材分類
媒體資產管理系統的素材分為三類:局域網或廣域網內瀏覽用的WEB素材、長期存儲的廣播級節目素材、在線存儲陣列中的編輯素材。
節目的存儲格式也就是視頻文件的壓縮格式。目前主要有:M-JPEG、DV、MPEG-2I、MPEG-2IBP以及MPEG-4格式。作為編輯使用時,M-JPEG、DV、MPEG-2I等格式目前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也是目前非編網絡的主流編輯格式,但缺點是碼流較大,不利于大量存儲。而MPEG-2IBP碼流上的優勢比較顯著,有非常高的存儲性價比,而且也是目前傳輸和播出的首選格式,但在編輯上的局限性較大,編輯功能也受到一定的限制。MPEG-4格式由于碼流小、視音頻質量比較好等特點,多被用在廣域網在線點播和傳送上,在目前媒體資產管理系統中,將是WEB素材的首選。
對于素材格式的選擇上,目前有三種選擇模式可以考慮:(1)統一格式的模式。即編輯和存儲都使用MPEG-2IBP等格式。對于存儲來說,這種模式的優點比較突出,存儲的造價比較低。但對于編輯的限制比較大,不利于周邊系統的開發。(2)格式細分的模式。編輯時使用幀內壓縮的格式,如:DV、MPEG-2I、M-JPEG等,最大程度地為視頻編輯創造有利條件。存儲時則按實際情況而定。對于視音頻素材來說分為兩大類:節目和素材。節目指的是電影、電視劇以及其他可以直接播出的節目。節目一般以再播出為主要存儲目的,再編輯的可能性較小,所以可以使用MPEG-2IBP格式進行存儲。而素材存儲的目的是用于再編輯利用,所以使用與編輯相同的格式進行存儲,盡量減少格式轉換帶來的損失。(3)格式粗分的模式。編輯使用MPEG-2I幀格式,盡量發揮編輯系統的創造性,存儲則全部使用MPEG-2IBP格式,最大可能地發揮了每一種格式的優點,既保證了編輯的靈活性,又實現了存儲的經濟性。但缺點是從MPEG-2IBP轉換到MPEG-2I時存在一定的圖像損失。目前,有一些設備支持純I幀和IBP幀之間的轉換,而且損失極小,如:Mole、TransCode等。以壓縮格式的特點和應用之間的關系來看,這種方式應該是比較理想的選擇。
在多格式并存的情況下,在系統中考慮采用技術成熟的轉碼設備,實現不同格式之間的轉碼,盡量降低信號的質量損失,是十分重要的技術環節。對于格式的選擇,是否采用統一的格式,還是遵從第一版格式,支持多格式并存,是目前值得大家共同探討的一個問題。
7.文件格式的統一
前面提到的壓縮格式是指視頻壓縮格式,在壓縮格式上做到統一是比較容易實現的,比如現在大家都比較傾向于采用MPEG-2格式,但是各個廠家的MPEG文件卻互不兼容。在媒體資產管理系統的網絡環境中,視頻信號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和傳輸的,而非傳統意義上流的方式。如果文件互相不兼容,就會對系統的運行造成極大的麻煩,甚至可能需要多次編解碼,不僅影響了信號的指標,還降低了效率。所以采用一種統一的文件格式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應用比較多的是AVI、MPEG等,具有代表性和發展性的有三種:MXF、GXF和AAF。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