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edia至2007年投入至數字標牌領域,并在兩岸積極布局,在此謹就依自身于雙邊長期的觀察,分析兩岸標牌產業的同與異。
A.產業發展
兩岸在IT的發展互有先后,而臺灣在數字標牌的領域中雖然率先在約五年前就已經開始萌芽,但到目前發展的狀況仍處于緩慢成長,目前臺灣仍然以交通業(捷運、客運站、機場、公交車)、零售業(全家、康是美、85度C)、教育業(各大學…)為主。
而中國則是透過傳媒業率先吹起數字標牌的應用風潮,到現今以交通業、銀行業、酒店業已經皆將數字標牌作為基本建設之一,但兩岸的數字標牌市場比重,仍不到5%的應用比例,主要原因便為數字標牌缺乏「殺手級應用」,目前仍有許多解決方案能夠替代其功能;不明確的投資報酬率(ROI)也成了除了媒體業外其它行業,遲遲裹足不前的主因。
B.市場競爭狀況
數字標牌在臺灣的市場雖然起步的時間較早,但受到整體市場較小,目前主要的數字標牌廠商7~10家不等,但在臺灣較見不到國際大廠或是其代理商的蹤跡,主要原因仍為市場小,對其不足以構成吸引力,目前臺灣資策會組成的數字標牌聯盟,也可視其為整合數字標牌廠商的唯一半官方組織。
中國數字標牌的市場受到區域廣大的緣故,目前數字標牌廠商的數量初估已有300家以上,其中區域性廠商又由其占大宗,國際數字標牌廠商受限于語言、關系、產品開發(西方操作)問題,目前未有較明顯的推廣動作或是投入太多資源,雖然中國市場之大,但目前仍以透過代理商先進行試水動作。中國雖然在09年到10年已經有許多半官方組織及媒體籌組數字標牌,但大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主要原因仍為此市場發展的尚未成熟,數字標牌通常只扮演公司中多種產品線之一,自然也影響了廠商投入的動力。
雖然數字標牌(臺灣稱數位看板)這個名詞已出現數年,但兩岸近九成以上的民眾仍不知其所為何物,也許兩岸的廠商及聯盟組織需要花更多時間進行民眾教育的工作!
C. 市場需求
受整體經濟水平和硬件環境的影響,國內的數字標牌產業以中低端需求為主,這些需求的主要特點為:可以單機或有線聯網更新,播放圖片及至高為標清畫質的視頻,對于產品的價格要求非常苛刻。臺灣的需求更接近歐美,有一定的價格接受度,但是需要的產品一定是在技術上很成熟的。
目前國內的無線網絡并不普及,3G也還未發展至廣泛且靈活的程度,受制于網絡建設的成本,大多數的用戶傾向于選擇單機及人工更新的形式。也因為網絡環境的限制,數字標牌解決方案也無法將一些實時的新聞如天氣、電視新聞應用自如。臺灣已經有比較好的網絡環境,而人力成本相對較高,所以基本都是要求網絡集中式管理,內容主要有內容制作的設計能力差異。如今應用flash的動態絢麗效果在臺灣越來越多,而在國內,專業的設計人員很少,flash的設計成本較高、導入周期較長都使得用戶不得不放棄。若是對外的視頻應用,國內與臺灣相同,必須要經過授權才能對外播放廣告視頻信息。
D. 市場應用情況
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經過筆者的觀察,國內已有安裝了數字標牌的位置,比較常遇到屏幕黑屏、機器死機后無人處理的狀況,也能遇到選用產品不到一年就需要更換的情況。發生這些情況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理解和選擇產品時的價格與價值導向含混不清。另外,產品本身的功能也因操作人員和內容來源而不能運用完整。對比看臺灣,不會發現同樣的情況,也可見臺灣對于產品穩定性和服務的選擇重視度。

數字標牌廠商提供的是一個發布平臺,一般不包含內容的制作,也不包含排版的美觀指導。如果用戶沒有專業的人員,即便是有再好的系統,播放出來的效果也難以達標。為了規避這個問題,國內多會采用全屏播放圖片,視頻,甚至是PPT。而在臺灣,使用數字標牌的人員通常會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對產品的使用有更好的理解,多應用擴展的電視轉播及其它視頻錄入的高級功能。 [Page]
(后續內容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