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云計算技術的發展,云已經無處不在,已深入廣電的各個領域,云媒體備受關注。
云媒體的未來在三網融合推動下,未來發展能夠在務實原則下進行創新,云媒體的未來可以用泛在、透明、智慧、和諧這四個詞來概括,未來云媒體會變成智能化多媒體互聯網平臺,并實現物聯網門戶技術、社區應用與服務平臺。
媒體云平臺就是基于云化架構的互動媒體服務平臺。以云化基礎設施為依托,以高速光傳輸鏈路為支撐,有機結合云存儲和智能分發體系,集成與兼容云化特征業務,實現對海量、大并發服務的支撐,提升用戶體驗,實現更深層次的開源節流。
發展云平臺是大方向
三網融合與移動互聯網將以視頻為主導的互聯網應用推向了前臺。在強調多屏合一的應用過程中,互聯網電視成為了關鍵一屏。作為廣電系三網融合的核心籌碼,如何將內容精準快速的推向終端,已是競爭的關鍵所在。
以全世界最大的視頻制播平臺Netflix為例,它就是典型的利用云平臺提供制播平臺的虛擬化。Netflix擁有3600萬用戶,可以說美國33%的用戶是屬于Netflix的,但是如此巨大的用戶量卻沒有自己的硬件平臺,它就是租用亞馬遜的云平臺服務,全部的硬件都是亞馬遜來提供,然后在亞馬遜的基礎設施上建立了一個覆蓋全球的平臺。
有關知名電信專家認為:與把大量的服務器集中在一個地點相比,如果我們把服務器分散在各地,這是最經濟最好的辦法。而今天云計算的出現,為我們發展互聯網電視的基礎設施,實現區域化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對于廣電來說,云計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數據管理中心,所有數據統一存儲在前端云服務器中,所有的用戶授權信息、節目信息都將存儲在高度設防的服務器群里面。廣電運營商只需安排專業的服務器維護人員進行更新和保護,即可在前端實現所有數字電視業務的管理。
因此,云計算技術的出現,是廣電系可以考慮的新的發展方式,以此來建設互聯網電視的基礎設施。但廣電云平臺的建設卻不能完全照搬互聯網的模式,而要因地制宜的融入廣電特色。
廣電行業首個云平臺
2014年年初,北京電視臺新媒體云平臺成功投入使用。這是廣電行業第一個按云計算模式建成的制、編、播全媒體支撐平臺,將有力地支持北京電視臺的新媒體轉型和全媒體運營,為整個廣電行業媒體轉型探索新路。
當前,互聯網、信息技術變革的影響已經深入到廣電傳播領域,受眾、用戶正在向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轉移,廣電媒體行業面臨著重新構筑生態產業鏈的過程。北京電視臺率先出發,從技術體系、商業運營到用戶溝通方面開展新的嘗試。目前,北京電視臺已經與北京聯通合作提供IPTV業務,新網站北京廣播電視臺(www.BRTN.cn)正式上線,移動客戶端、OTT業務正在推進中。除了新媒體業務外,北京電視臺新媒體云平臺還將支持傳統的電視節目制、編、播工作,引領整個電視臺向全媒體轉型。
云計算技術給北京電視臺的技術支撐工作帶來了四個優勢:第一,敏捷適配,可以方便的根據不同應用場景動態適配不同的資源支持。第二,運維更方便,通過人性化的界面可以輕松管理各種軟硬件資源。第三,擴展更容易,可按需無縫擴容,在進行資源擴展時,增加的資源可以自動進入云計算資源池。第四,節能環保,可節約大量能源消耗。
互聯網經濟下,商業模型、產品類型、用戶訴求快速變化,業務方向快速變化。如果采用傳統模式構筑我們的技術體系,我們的資源投進去,不管這個業務好和壞,我們都沒辦法把它的資源拿回來跟別的業務共享。云計算模式可以很好的適配這種場景,能讓各個平臺之間很靈敏地調度和共享資源,大大提高資源利用率,無論從技術上、管理上還是投資回報率上都是一個質的飛躍。
北京電視臺新媒體云平臺是業界開創先河之舉,是媒體行業第一朵真正意義上的云,實現了云的五大要素。
廣電廠商大力發展媒體云平臺
大洋媒體云是全新的全媒體解決方案,采用混合云架構,主要包括基于私有云的基礎計算平臺、構建在公有云上的媒體服務、統一的全媒體資源環境,以及面向媒體加工處理的能力組件和應用工具,幫助用戶輕松應對媒體融合轉型的挑戰。
基于強大的大洋媒體云,大洋全媒體融合生產平臺具備了一系列新亮點,開發了新的業務模式:構建了統一的應用和資源門戶,將各種應用軟件、數據資源、互聯網資源統一展現給用戶,可一站式工作;提供基于公有云的大數據收集與分析服務,通過大數據分析,幫助用戶進行節目內容的挖掘策劃、衍生調整以及優化提升;配備一系列移動終端應用工具,涉及視頻編輯、稿件編輯、內容審核等方方面面,為用戶打造了完整的移動辦公解決方案;提供面向個人的互聯網式貼身服務和協同工作環境,用戶可隨時隨地訪問個人空間,全面提升使用體驗……
BIRTV2014上,采用混合云架構的大洋“媒體云”將橫貫全場,它致力于提供彈性的計算和存儲服務、隨時隨地訪問的數據資源服務、靈活高效的媒體數據加工服務以及多渠道多終端的媒體分發服務,為用戶構建基于“云端”的全新業務環境。基于強大的“媒體云”,大洋重點規劃了全媒體融合生產平臺、全媒體演播室等展區:全媒體融合生產平臺的展示將一改常規,通過模擬電視臺的工作場景打造體驗式的展示效果——“臺內生產”、“外場協同”、“移動創意空間”等場景囊括了新時期電視臺的各種業務應用,而且各區域布局精巧、環境開放,將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全媒體融合生產體驗;
新奧特展示新一代的電視云解決方案,將實現電視媒體采集、制作、存儲、播控全流程聯網。通過電視云,江蘇電視臺已率先實現體育賽事轉播,加速向全媒體轉型。
據悉,本次南京青奧會賽事轉播,即采用了新一代的電視云解決方案。現場拍攝信號,直接通過網絡接入電視云平臺。媒體記者無需到賽事現場拷貝,只需一個賬號、一臺普通電腦和足夠的網絡帶寬,即可隨意調用云端的各種視頻素材,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編輯制作。經過剪輯、特效等后期加工,節目內容可以在電視、網站、手機等各種終端中播放。
這一電視云平臺由新奧特和阿里云聯合研發。該平臺可幫助傳統電視臺擺脫各種繁復的設備,在一周內變成多屏網絡電視臺,支持電腦網站、手機APP、電視機全終端流暢播放,且可以實現大數據的收集整理和運營。
阿里云總裁王文彬表示,電視媒體需要進行大量的視頻渲染和存儲,云計算可以用很低的成本,提供海量、彈性的計算能力。比如電視臺經常會在某一個時段,需要集中使用非編工作站,這時便出現大家排隊搶機器的現象。通過電視云,媒體人員可以按需隨時增減計算資源,通過一臺普通聯網的電腦,就可以完成以前復雜的制作流程。采用云計算技術,電視媒體可以大大降低節目制作成本和時間,拓寬內容覆蓋率幾十倍,在當今激烈的新媒體競爭中獲得優勢。
聯匯科技全新推出了AirLink廣播業務云平臺解決方案由計算資源池、SAN存儲資源池、NAS存儲資源池、計算資源的監控和管理、備份資源池、連續數據保護組成,為廣電客戶構建了一個完整的業務云平臺。通過構建計算資源云化、存儲資源云化、內容資源云化的生產、存儲、發布平臺,實現系統按需擴展,業務在線升級擴容,服務零中斷遷移維護,資源利用最大化,以及業務建設模塊化并滿足分期上線。
該方案使用專為廣播業務訂制的Airlink ThinkServer服務器,充分發揮了ThinkServer服務器良好擴展性的優勢,提高了系統的靈活性和快速響應能力,完美實現了服務器虛擬架構的整合。
AirLink廣播業務云平臺解決方案的展出現場吸引了大量的廣電用戶駐足,現場有我們資深的技術人員進行講解,通過詳細講解與交流,都對AirLink廣播業務云平臺解決方案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一致認為云計算、虛擬化是廣電業務平臺的發展方向,也希望在今后的系統部署中能夠得到聯匯科技有力支持。
永新視博旗下視博云帶來的“全媒體云服務平臺”,鼎力支持總局力推的TVOS系統,并能夠助力TVOS快速豐富應用數量、完善生態圈,贏得了業界嘉賓強勢關注。
視博云秉承母公司在CAS業務上的發展原則:打造自主民族核心技術、維護國家廣電信息安全。此次參展BIRTV2014,視博云的“全媒體云服務平臺”鼎力支持TVOS系統,成為業界關注焦點。
據悉,8月11日,視博云與上海東方有線就云服務平臺展開合作。東方有線是TVOS的首批試點,早前有報道稱,總局力推TVOS系統,東方有線承擔了50萬套推廣任務,今年年內進行實質操作。據視博云CEO韓堅透露,此次與東方有線合作的云服務平臺項目,在底層架構上支持總局的TVOS系統。“TVOS剛剛推出不久,生態系統尚未完全建立,云平臺的好處是能夠幫助TVOS迅速引入豐富的應用內容,從而帶動其整個生態的建設與完善。”
視博云工作人員介紹,全媒體云服務平臺上所有應用均在云端存儲和運行,終端無法復制、篡改和破解;并且在終端支持具有安全管控機制的TVOS操作系統,既能夠保障運營的網絡安全,又能保證所有內容的可管可控。平臺集結了Intel、NV、華為、中興、EA、育碧等國際一流的產業鏈伙伴,打造應用聚合的綠色生態系統,攜手TVOS一起,支持廣電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業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