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稱《奔跑吧兄弟》為“注重精神層面的公益互動,讓公益理念和互動娛樂深入人心”。2015 年,浙江廣電集團提出了新聞立起來、人文美起來、電視劇富起來、綜藝強起來的“美麗(立)富強”品牌戰略,深度布局浙江衛視的“中國藍”推廣傳播體系。一 年來,浙江衛視深耕細作,以“文化+電視”的創新發展模式,推動文化與電視的深度融合,革新固有節目體系,締造了一系列現象級、品質型節目,增強了引導 力、傳播力和品牌力。
浙江衛視總監王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浙江衛視的團隊講求一種“悟道”的狀態,使這個團隊不斷悟到電視競爭,尤其是節目競爭的“道”,并保持領悟觀眾、領悟團隊、領悟品牌、領悟市場的心態,讓未來的“中國藍”精彩不斷,機會無限。

新聞立臺——創新“互聯網+”報道形態
在 新媒體日新月異的發展中,浙江衛視堅持“新聞立臺”,深耕新聞市場,錘煉新聞品質,發揮新聞對社會輿論的正確導向作用,不斷探索和創新傳播方式。為做大做 強新聞矩陣,新聞評論類欄目《今日評說》圍繞重大政策、公眾話題和社會熱點展開評論,以客觀、深度的思想引領社會輿論;品牌節目《今日聚焦》將政府監督、 群眾監督、新聞監督相結合,推動解決百姓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成為新聞工作服務省委中心工作的新陣地和新聞欄目的新標桿。
浙江衛視總編輯王水明對記者說:“秉承客觀、真實、準確立場,靠內容的思想深度、情感厚度、畫面沖擊力提升傳播價值,使新聞報道信息讓公眾樂于接受,并改變公眾的思想和行動的能力,才是新聞傳播影響人、改變人的力量所在。”
為 了與“互聯網+”元素創新融合,拓展新聞節目的形態,以更貼近現代傳播語境的形式呈現于熒屏,浙江衛視開展了一系列探索。3月2日,200平方米的浙江廣 電集團全國兩會全媒體演播室正式啟用,采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打造兩會報道“中央廚房”。浙江廣電120多名精兵強將組成全媒體報道團隊,奮戰 15天,“一次采訪,多端播發”,圍繞“十三五”規劃和“聚焦全面建成小康樹標桿,開局之年謀新篇”主題,為觀眾直通全國兩會現場,展現浙江代表委員的履 職風采,成為業界全媒體新聞報道的一段佳話。
堅持原創——形成多類型綜藝集群
面對日益細化的綜藝節目市場,浙江衛視在做好標桿綜藝節目的同時,也在不斷自主研發綜藝節目類型,推出多類型的綜藝節目,基本形成了棚內綜藝、戶外綜藝、體育競技、社會公益、創業創新等多類型、多樣化綜藝節目,滿足不同受眾群體的收視需求。
《王牌對王牌》拉開了中國王牌IP的巔峰對決,開創了棚內節目新玩法。在各類戶外節目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浙江衛視通過文化注入,嫁接互聯網思維,創新節目形態,在室內“宅”出一片新天地,該節目一開播就好評如潮。
原 創“連續劇懸念式戶外綜藝”《二十四小時》,以時空穿越的方式再現“鄭和下西洋”歷程,第一視角全景展現“海上絲綢之路”的繁華,將不同國家歷史、民俗等 特色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巧妙應用于游戲或任務的設計,并將“一帶一路”的過去和現在銜接,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展現了當代中國的文化軟實力。
一 大批熱播原創好綜藝,精彩從未斷檔。“你方唱罷我登場”,舊節目尚未抵達生命周期末端,新節目已強勢登陸。“誰掌握原創力,誰就獲得了創新的先機和進化的 原動力,觀眾也十分期待我們本土的原創節目。”浙江衛視總編室副主任許繼鋒表示,原創成為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追逐的新目標,在白熱化的衛視競爭中,浙江衛視 始終不忘初心,每一步成長和布局,都顯得井然有序。
人文亮相——樹立“中國藍”文化標簽
多年來,“人文氣質”成為浙江衛視的顯著特點。一部部高質量好口碑的人文大片精彩紛呈,人文血脈代代相傳,深厚的精神涵養和文化張力,讓浙江衛視的人文節目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進步不斷與時俱進,煥發出新的活力。
大 型歷史人文紀錄片《南宋》,解構中國文化的精神內核,引發文化反思與價值建構,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四批優秀國產紀錄片;《南宋》之后,三年磨一劍 的《藝術:北緯30度》迅速接檔,攝制組從古城杭州出發,以藝術角度來解讀北緯30度——“人類心臟”的神奇緯線,一路向西,繞地球一圈又回到了原點,實 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環球拍攝,鐫刻了不少全世界范圍的文化印記。
人文類紀錄片《一本書一座城》貫穿“找尋”的內在動力線,“讀書,讀城”,使 文字和空間相融合,讓城市印象更加豐滿突出,給人影像及文字雙重感動;新聞政論片《新絲路上浙江人》及綜藝《二十四小時》彼此呼應,用多樣化語言傳遞“一 帶一路”的文化力量,通過熒屏拉近文化與生活的距離。
“文化+電視”不僅成為浙江衛視節目具有高度辨識度的一個品牌標簽,同時也是“中國 藍”內容品牌體系不斷創新的核心動力。G20峰會來臨之際,浙江衛視還將陸續推出《杭州》《西泠印社》《中國村落》等一大批專題紀錄片,繼續講好中國故 事,傳遞浙江聲音,記錄“文化強省”浙江行進中的精彩。信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業界
關鍵詞:浙江衛視
浙江衛視:堅持新聞立臺 保持原創動力
主推文化+電視發展模式 樹立“中國藍”文化標簽
信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關鍵詞:浙江衛視 電視競爭
4月7日,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稱《奔跑吧兄弟》為“注重精神層面的公益互動,讓公益理念和互動娛樂深入人心”。2015 年,浙江廣電集團提出了新聞立起來、人文美起來、電視劇富起來、綜藝強起來的“美麗(立)富強”品牌戰略,深度布局浙江衛視的“中國藍”推廣傳播體系。一 年來,浙江衛視深耕細作,以“文化+電視”的創新發展模式,推動文化與電視的深度融合,革新固有節目體系,締造了一系列現象級、品質型節目,增強了引導 力、傳播力和品牌力。
浙江衛視總監王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浙江衛視的團隊講求一種“悟道”的狀態,使這個團隊不斷悟到電視競爭,尤其是節目競爭的“道”,并保持領悟觀眾、領悟團隊、領悟品牌、領悟市場的心態,讓未來的“中國藍”精彩不斷,機會無限。
新聞立臺——創新“互聯網+”報道形態
在 新媒體日新月異的發展中,浙江衛視堅持“新聞立臺”,深耕新聞市場,錘煉新聞品質,發揮新聞對社會輿論的正確導向作用,不斷探索和創新傳播方式。為做大做 強新聞矩陣,新聞評論類欄目《今日評說》圍繞重大政策、公眾話題和社會熱點展開評論,以客觀、深度的思想引領社會輿論;品牌節目《今日聚焦》將政府監督、 群眾監督、新聞監督相結合,推動解決百姓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成為新聞工作服務省委中心工作的新陣地和新聞欄目的新標桿。
浙江衛視總編輯王水明對記者說:“秉承客觀、真實、準確立場,靠內容的思想深度、情感厚度、畫面沖擊力提升傳播價值,使新聞報道信息讓公眾樂于接受,并改變公眾的思想和行動的能力,才是新聞傳播影響人、改變人的力量所在。”
為 了與“互聯網+”元素創新融合,拓展新聞節目的形態,以更貼近現代傳播語境的形式呈現于熒屏,浙江衛視開展了一系列探索。3月2日,200平方米的浙江廣 電集團全國兩會全媒體演播室正式啟用,采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打造兩會報道“中央廚房”。浙江廣電120多名精兵強將組成全媒體報道團隊,奮戰 15天,“一次采訪,多端播發”,圍繞“十三五”規劃和“聚焦全面建成小康樹標桿,開局之年謀新篇”主題,為觀眾直通全國兩會現場,展現浙江代表委員的履 職風采,成為業界全媒體新聞報道的一段佳話。
堅持原創——形成多類型綜藝集群
面對日益細化的綜藝節目市場,浙江衛視在做好標桿綜藝節目的同時,也在不斷自主研發綜藝節目類型,推出多類型的綜藝節目,基本形成了棚內綜藝、戶外綜藝、體育競技、社會公益、創業創新等多類型、多樣化綜藝節目,滿足不同受眾群體的收視需求。
《王牌對王牌》拉開了中國王牌IP的巔峰對決,開創了棚內節目新玩法。在各類戶外節目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浙江衛視通過文化注入,嫁接互聯網思維,創新節目形態,在室內“宅”出一片新天地,該節目一開播就好評如潮。
原 創“連續劇懸念式戶外綜藝”《二十四小時》,以時空穿越的方式再現“鄭和下西洋”歷程,第一視角全景展現“海上絲綢之路”的繁華,將不同國家歷史、民俗等 特色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巧妙應用于游戲或任務的設計,并將“一帶一路”的過去和現在銜接,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展現了當代中國的文化軟實力。
一 大批熱播原創好綜藝,精彩從未斷檔。“你方唱罷我登場”,舊節目尚未抵達生命周期末端,新節目已強勢登陸。“誰掌握原創力,誰就獲得了創新的先機和進化的 原動力,觀眾也十分期待我們本土的原創節目。”浙江衛視總編室副主任許繼鋒表示,原創成為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追逐的新目標,在白熱化的衛視競爭中,浙江衛視 始終不忘初心,每一步成長和布局,都顯得井然有序。
人文亮相——樹立“中國藍”文化標簽
多年來,“人文氣質”成為浙江衛視的顯著特點。一部部高質量好口碑的人文大片精彩紛呈,人文血脈代代相傳,深厚的精神涵養和文化張力,讓浙江衛視的人文節目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進步不斷與時俱進,煥發出新的活力。
大 型歷史人文紀錄片《南宋》,解構中國文化的精神內核,引發文化反思與價值建構,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四批優秀國產紀錄片;《南宋》之后,三年磨一劍 的《藝術:北緯30度》迅速接檔,攝制組從古城杭州出發,以藝術角度來解讀北緯30度——“人類心臟”的神奇緯線,一路向西,繞地球一圈又回到了原點,實 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環球拍攝,鐫刻了不少全世界范圍的文化印記。
人文類紀錄片《一本書一座城》貫穿“找尋”的內在動力線,“讀書,讀城”,使 文字和空間相融合,讓城市印象更加豐滿突出,給人影像及文字雙重感動;新聞政論片《新絲路上浙江人》及綜藝《二十四小時》彼此呼應,用多樣化語言傳遞“一 帶一路”的文化力量,通過熒屏拉近文化與生活的距離。
“文化+電視”不僅成為浙江衛視節目具有高度辨識度的一個品牌標簽,同時也是“中國 藍”內容品牌體系不斷創新的核心動力。G20峰會來臨之際,浙江衛視還將陸續推出《杭州》《西泠印社》《中國村落》等一大批專題紀錄片,繼續講好中國故 事,傳遞浙江聲音,記錄“文化強省”浙江行進中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