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經《綜藝報》確認,湖南廣播電視臺副臺長、芒果TV董事長聶玫已遞交辭呈,即將離職。
就在不久前,5月12日,廣西廣電網絡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副董事長、總經理曹兵先生的書面辭呈。僅一個月,就有兩位廣電高管辭職。
尤其是聶玫辭職,瞬間引爆了輿論。聶玫在辭職前兼任的是芒果TV董事長,已經深處體制較為創新,靈活度和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新媒體業務環境。最終選擇離職,就連路人都忍不住要替湖南衛視感到痛愕惋惜。
其實翻閱近幾年的新聞不難發現,隨著互聯網的逐漸興起,助推視頻網站迎來最好的時代,聶玫之前,就有不少體制內的電視人紛紛選擇出走。

廣電離巢大軍浩浩蕩蕩
出走的電視人無疑以“電視湘軍”最為矚目和轟烈。2016年1月,湖南廣電副臺長、被譽為“超女之母”的王平離職;2017年2月,芒果傳媒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上海天娛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龍丹妮出走;湖南廣播電視臺廣告經營管理中心主任樊旭文等管理高層也紛紛出走。
除了管理層的出走外,湖南廣電還面臨制作團隊的出走:《爸爸去哪兒》金牌制作人謝滌葵、《天天向上》制片人張一蓓、《快樂大本營》制作團隊成員之一易驊、《歌手》制片人都艷、總編劇孫莉等等。
而代表行業內業務水平最高等級的央視也正遭遇“人才危機”。自2013年開始,央視主持人馬東出走加盟愛奇藝為序幕,體制內出走就一直不曾停息,李詠、張泉靈、郎永淳、趙普、段暄、楊柳......一個個熟悉的名字都選擇出走。
其中,李詠參加了網綜圈,掌管了各大衛視的節目打。張泉靈和郎永淳一樣進入了創投范疇,張泉靈成為了紫?;鸬暮匣锶耍酝顿Y人的身份銜接資本和內容。最近,張泉靈更以導師身份加盟老友馬東的大熱網綜《奇葩說》,名利雙收。
此外,原浙江衛視節目中心副主任陳偉去了愛奇藝擔任高級副總裁,創辦VC工作室,制作《偶滴歌神啊》等綜藝;《奔跑吧兄弟》的總導演岑俊義創辦了樂禧文化,離開體制后的首秀是在樂視播出了一部網綜《單身戰爭》,由何炅擔任主持人。該網綜自上線開始,長期占據網綜單日播放量榜首。鳳凰衛視閭丘露薇辭職后,赴國外攻讀博士課程,并出版個人著作《我所理解的世界》。
離開的理由“殊途同歸”
曾經被視為培養電視人的最好養分土壤的廣電行業,如今卻成為了諸多優秀電視人的奠基石或跳板。有人戲稱廣電這是為他人做嫁衣。從個人角度出發,此話不假。曾經廣電體制最誘人的,無非是資源與背景,初代電視人仰仗其天然肥沃的成長土壤。
但取得一定成就后,人天生具有的馬斯洛需求會讓他們感到不甘心。曾經的深深庭院變成狹小盆栽,心氣高遠的電視人不甘于“蝸居”,天性自由的媒體人盼著自立門戶。
從央視離職,張泉靈辭職信里寫道,“我的初心就是滿足好奇心和不止于獨善其身......如果好奇心已經在魚缸外,身體還留在魚缸內,心會混亂吧。”跳出魚缸,暗示的無非是跳出體制。
去年1月,已經50多歲的張潔從央視辭職,笑稱自己到了這個年紀,發現生命即將到頭,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如果再不折騰,這輩子就這樣了。”已經離任的《奔跑吧兄弟》的總導演岑俊義則說“以前臺里被領導規劃好方向,就像父母給孩子規劃好路。”。
不過,最乖張的例子,還屬馬東。他不僅是最早離職的央視人,更是最不安分的央視人。先是加入愛奇藝成為首席內容官,為愛奇藝出品了賺得盆滿缽滿《奇葩說》。去年,馬東又再次辭職,離開愛奇藝,創立米未傳媒。拋開外界的猜度,馬東給出的理由是“人生只活一次,盡量的去多體會一些角色”。
“內容為王”時代允許失敗
這些出走的廣電人是帶著如何的心情離開?
因《爸爸去哪兒》爆紅的謝滌葵并非真人秀導演出身,在節目爆紅后,發出“真人秀沒有門檻,這是個亂拳打死老師傅的行業”的感慨。體制內尚且如此,那么脫離體制,再創輝煌的幾率可以說純屬偶然。沒有一個出走的廣電人敢鐵齒銅牙地撂下勝利宣言,瀟灑離去。但為何還是有前赴后繼的廣電人離職?
馬東或許代表大部分人的心思。今年《奇葩說》已經是第四季,網友群嘲一季不如一季,同行都等著《奇葩說》不行。媒體采訪時,馬東表示,做公司和打牌挺像的:按牌理出牌就行,“因為不知道哪張牌就點炮兒了”、“反正要是沒成,那就認命唄”。
其實馬東話只說了一半,錯了又如何,他當真會認命嗎?不說寬容的市場仍給你東山再起的機會,單是這奮斗過程也收獲不少掌聲與鮮花了。
終歸與電視臺還是“金飯碗”的時代不同,如今的時代,“內容為王”口號響徹云霄?;ヂ摼W時代有空間支撐任何一種形式的才華,“內容為王”的時代將體制內的約束感展現無遺。出走才意味著出路。
如果馬東仍在央視做主持人,我們不會看到估值20億的米未傳媒和火爆的《奇葩說》,體制內的土壤開不出這樣的花朵。雖不能把所有電視人出走后的情況一言以概之,但這也證明了離開體制帶給他們創作和思想上的自由和金錢。
一成不變是媒體人的死穴。傳統媒體的行政機制的架構里,容錯率雖低,卻不新鮮。商業媒體有資本有想象力,不保證你成功,卻有空間讓你試錯。過程刺激,最重要的是一旦成功,成就感巨大。這就如同一個考生,面前擺著兩份卷子,一份日常刷題必備,做過多次,保底80分,另一份題型新穎,內容新鮮,挑戰成功可能拿90分,也可能不及格。你選擇做哪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