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決策的確立,也為廣播影視行業提供了發展機遇,為三地廣電科技資源共享和項目對接提供了契機。

京津冀廣電科技協同發展項目推進會現場
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河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于2018年1月11日在北京聯合召開京津冀廣電科技協同發展項目推進會。
在會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科技司司長許家奇結合我國廣播影視科技發展規劃對京津冀廣電協同發展提出了要求和任務。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楊爍、河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李曉明、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副局長李春雨在會議致辭中對京津冀廣電協同提出了合作倡議。總局科技委、廣科院、規劃院、設計院領導做了專題報告,對三地廣電科技協同發展做出了前瞻性規劃。京津冀三地廣電管理部門、播出傳輸等有關企事業單位在此次會上廣泛交流,形成了多項共識。
在會上,京津冀三局簽訂了《京津冀廣電科技協同發展項目合作協議》,這是三地新聞出版廣電部門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又一重要舉措,標志著三地新聞出版廣電合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三地有線網絡公司、電臺、新媒體部門分別在冬奧會有線電視專網、京津冀CDR數字音頻廣播一體化覆蓋、京津冀IPTV集成播控平臺互聯互通項目上取得突破,簽署項目合作協議,形成了示范帶動效應。

簽約儀式

簽約儀式
會議的主要成果和亮點是:下一階段,京津冀廣電科技協同發展按照“部市聯動、區域協同、政策集成、資源共享”的思路,重點加強五個方面的合作。
一是以保障做好2022年冬奧會籌辦工作為契機,開展超高清拍攝、制播、傳輸、顯示等環節關鍵技術研發、標準規范制定、裝備產品研制;合作開展北京—張家口冬奧會4K/8K超高清轉播試點工作,保障冬奧會期間超高清轉播并提供融合覆蓋網信息服務,形成合作互動、優勢互補,促進廣播電視產業發展,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共同推進超高清產業發展,拓展超高清產業的發展空間。以此,儲備人才、搭建政策平臺,積蓄廣電科技發展的后續力量。
二是著眼增強京津冀廣電科技國際影響力,共同推動廣電科技企業“走出去”。充分利用國際國內知名會展平臺和相關論壇等,為京津冀廣播影視企業搭建海外產品展示、技術研討、業務合作的溝通平臺,面向國際市場推介我國廣播影視文化技術創新成果、優秀企業、高新產品及特色文化內容,提升京津冀廣電產業的國際市場開拓能力,努力打造京津冀廣播影視產業出口競爭新優勢。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近兩年以組織企業參加美國廣播電視(NAB)展為契機,推動廣電科技企業“走出去”。為北京企業搭建產品展示、技術交流和業務合作的國際推廣平臺,該項目在發揮政府產業引導作用的同時,也有效促進了參展企業在國際技術、商務合作渠道的拓展。2017年NAB展會中直接簽約額達630萬元,與客戶達成簽約意向金額約為1.2億元,充分體現本次活動為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提供的平臺支撐作用。
三是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點區域(雄安新區、冬奧會場館和周邊區域、北京城市副中心及輻射區域)開展專項規劃編制和頻率管理協調,建立定期協商機制,促進地區頻率規范使用,共同推動京津冀地區廣播電視數字化工程建設,適應未來信息化智能化發展需求。
四是及早準備盡早動手,建立廣電科技項目孵化庫,推動合作項目落實,合作開展媒體融合、智慧廣電、4K/8K超高清、5G、IPv6等方面研究與應用示范,共同建立京津冀協同發展項目庫,實現項目孵化工作的常態化、機制化,合作爭取國家相關政策和資金支持,以項目為抓手推動協同發展。
五是立足增強京津冀高質量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推動京津冀公共服務均等化進一步發展,合作開展京津冀應急廣播系統的頂層方案設計,實現應急廣播指揮調度信息和覆蓋資源共享;共同研究制定融媒體監管平臺網絡安全標準規范及IPTV平臺互聯互通標準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