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0日舉辦的CCBN2019主題報告會上,東南大學教授尤肖虎作了題為“5G技術及演進”的精彩演講。
尤肖虎首先回顧了4G的核心移動通信技術并介紹了5G關鍵技術。首先最核心的技術是大規模天線陣列M-MIMO,該技術能夠將基站側的天線數進一步增加至64或128個,從而提升整個系統能力。第二個技術是UDN即超密集組網,在高頻段下實現網絡密集部署。第三個技術是非正交多址接入技術(NOMA),能夠有效解決小數據包的傳輸問題。第四個是網絡虛擬化技術,利用數據中心取代過去單臺的專用設備,利用數據計算的靈活性動態調配資源,適應更為復雜的場景。
尤肖虎隨后介紹為了實現5G愿景所包含的六個技術維度,包括:增強帶寬、移動傳輸性、廣域覆蓋、低功耗、高可靠和低時延。在5G的技術發展中,中國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的研究機構、華為等企業都參與其中,包括大規模天線陣列、非正交多址接入、小數據傳輸解決、新型的多流編碼,密集網絡、網絡虛擬化、邊緣計算等等大部分技術都入選了國際標準。在5G試驗上,中國進行了關鍵技術驗證、單個系統驗證、整體網絡驗證等,穩步推動了我國5G發展建設。在5G未來的版本中,還需要集中解決非正交多址接入、車聯網、高可靠低時延等問題如何固化到國際標準中,4G組網向5G組網過渡等問題。
尤肖虎最后說道,5G不是終結,仍然有非常多的東西需要研究,包括構建1024大規模天線試驗、從物理層到鏈路層到網路層全部虛擬化接入服務器、去蜂窩結構的新型網絡架構、毫米波覆蓋試驗等。在未來6G中更是可能實現天地海空的”全覆蓋”,毫米波、太赫茲、可見光頻譜覆蓋的”全頻譜”,以及由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處理通信鏈路的“全應用”,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通信技術將在6G有機融合,構建面向未來2030移動信息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