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燈光創作 人物烘托 效果渲染
在國內,從90年代初央視電視綜藝節目《綜藝大觀》的開播,到前些年《同一首歌》、《中華情》、《歡樂中國行》,再到后來地方衛視的《快樂女生》、《非誠勿擾》、《中國達人秀》、《中國好聲音》以及近幾年的《最強大腦》、《中國詩詞大會》、《爸爸去哪了》、《奔跑吧》等等各種綜藝秀電視節目先后都風靡一時,展現出百花齊放、爭奇斗艷的格局,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收視神話。從中不難看出,電視綜藝節目越來越被大眾所關注和津津樂道,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歡迎。出現這一現象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電視綜藝節目本身具備的特點和形式所決定的,當然不斷地創新和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
所謂電視綜藝節目,是利用各種電視技術和電視表現手法,在保留各類文藝形態藝術特點和內涵的同時,對其進行再度藝術加工和藝術創作的電視文藝節目。它是綜藝與電視相結合的產物,融合了如文學、戲劇、音樂、舞蹈、相聲、小品、曲藝、魔術、雜技、游戲、競賽等文藝形式,其類型多種多樣,內容十分豐富且涉及面非常之廣,具有集評價性、教育性、宣傳性、欣賞性和娛樂性于一體的功能特點。作為電視節目的一種形式,電視綜藝節目的創作自然就離不開電視燈光的創作。電視綜藝節目的燈光創作是根據節目不同藝術表現方式和風格,采用不同的電視燈光技術和藝術創作手段,運用電視獨特的審美方式去體現節目的藝術特點和內涵,將節目的藝術氛圍和意韻進行強化,突出節目所闡述的宗旨和所要表達的主題,使綜藝節目具有更強的藝術感染力和更高的藝術價值,從而滿足電視觀眾多方面藝術審美的追求和休閑娛樂的需求,為受眾提供文化娛樂及藝術審美享受。
為了迎合電視綜藝節目的藝術特點和表現形式,電腦燈已經被廣泛的運用到節目的燈光創作中,這是因為相對于傳統燈具,電腦燈除了有光線明暗變化、光束方向變化、光圈大小變化以外,還有色彩變化(包括RGB或CMY組合變化)、圖案組合變化、頻閃速率變化、棱鏡變化、色溫調節變化等等的其他功能,具有不可比擬的特性和優勢。例如:1.色彩變化豐富,能有效地為舞臺染色,避免了傳統燈具通過換色片染色所存在的色差以及顏色種類偏少的缺點;2.圖案款式種類繁多,可以給舞臺和背景帶來豐富的圖案變化和光束變化,這些是傳統燈具很難做到的;3.具有很高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燈光操控人員可依據節目情狀對現場電腦燈的效果光進行實時地控制,且方便、快捷、高效。由此可見,電腦燈為燈光創作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能夠使燈光效果更具有空間層次和節目的藝術氛圍,給電視綜藝節目營造出絢麗多彩的舞臺效果和強力地視覺沖擊,為綜藝節目增添更多的藝術感染力和更高的藝術價值。正因為如此,電腦燈可以更好地為電視綜藝節目所服務,也更加符合其燈光創作的需要。
目前,電腦燈按結構類別分:一種是鏡片掃描式電腦燈,另一種是搖頭式電腦燈;按功能類別分:一種是電腦圖案燈,一種是電腦染色燈(或者稱電腦變色燈),現在還有一種是電腦光束燈。近些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電腦燈的功能不斷強化和豐富,給電視燈光帶來更為廣闊的創作空間。然而,現場的燈光操控就會越來越繁瑣和復雜,所以我們看到有些綜藝節目的燈光創作,在氣氛上、色調上、節奏上,一味地追求燈光效果的變化,反而容易破壞了節目表現的藝術特點,影響了節目原有的整體氛圍和藝術內涵,失去了節目應有的藝術魅力。著名舞美燈光設計大師周正平曾經說過“要用光如潑,又要惜光如金”,燈光的效果變化要適當、得體、恰到好處,所以掌握好電腦燈在電視綜藝節目創作中的運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么,如何在電視綜藝節目的創作中運用好電腦燈的功能特點?怎樣在燈光創作過程中利用好電腦燈的優勢呢?下面結合2012年揚州4.18開幕式晚會《水墨揚州》的實例,談談個人對電視綜藝節目、特別是電視綜藝晚會燈光創作的理解和運用。

《水墨揚州》作為揚州一年一度“煙花三月”國際經貿旅游節的綜藝晚會,其主題就是表現熱情好客的揚州人,與來自五洲四海的朋友歡聚一堂,共同領略揚州“人文、生態、精致、宜居”的獨特魅力,展現揚州悠久歷史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城市特質,愿意攜手海內外賓朋共同創造更加美好未來的城市新生活。晚會在揚州體育公園的體育主館內舉行,燈光創作使用了大量的電腦燈和LED燈,主要以紅色、黃色、橙色的暖色調做為主色調,運用豐富的色彩、流暢的光束、明快的變化,烘托熱情、喜悅、奔放的人物狀態,渲染熱烈、歡騰、喜慶的場景氛圍,從而突出晚會的主題以體現晚會的宗旨。如圖1所示,晚會現場采用電腦染色燈配合全LED屏幕的舞臺以紅色為基調,渲染整個舞臺現場,電腦光束燈主要分為上下兩層,分別以扇形向空中和 地面投射,使舞臺呈現一種無限伸展的空間效果,強化整個晚會場景的空間層次和造型。圖1和圖2是《水墨揚州》開場舞蹈的現場照片,舞蹈演員有男有女,服裝的樣式和顏色較為豐富,此時燈光在色調上就不能使用過多的色彩,以免破壞如圖1中舞蹈演員整體的表演造型和藝術形態,因此,在節目的表演和燈光效果的表現創作中,要映襯演員服裝上的這種對比,采用了單一的紅色進行鋪底,這樣既起到整體的藝術烘托效果,畫面的影調也會顯得協調、有層次。圖2中,由于演員的服裝、表演的舞姿呈現出多種多樣,此時,電腦燈的光束也不宜過多地掃描擺動,否則畫面會顯得凌亂不堪,即使在演員表現動態舞姿的時候,也應當以光束明暗和色彩整體的變化來烘托舞臺的現場氣氛。圖3是晚會一個獨舞節目,為了展現舞蹈演員在舞臺上的靈動,設計的時候采取了將空中的燈光暗去,營造一種幽遠寂靜的空間,并保留舞臺地面上的燈光,平行投向舞臺中央,用于勾勒舞臺的輪廓,同時用追光對演員進行人物造型,突出節目中的人物情狀,表現其詩畫般的意境。從電視畫面的效果角度去看,如果在演員后面用幾道光束成扇形投向空中,就會越發具有空間層次感。但由于晚會現場是360度做了精心的創作設計:當優雅、舒緩的音樂聲起,投向舞臺中心領舞演員的追光開啟并漸亮,突顯領舞演員的動態表演;接著慢慢的打開電腦染色燈,采用藍調對舞臺進行渲染,進而映襯舞臺及演員的靜態造型;隨著音樂的遞進,再緩緩打開電腦圖案燈,運用旋轉的光束,對舞臺進行空間造型,從而構建了一幅優美典雅、動靜相宜的效果畫卷。這不僅體現了畫面的空間層次,而且展示出燈光操控的條理性與節奏感,同時也更能打動觀眾,引發他們內心深處的藝術共鳴。晚會秋之篇章中,歌舞節目《九九艷陽天》進行到后半段,演員隊列整齊、舞姿統一(見圖5)。因此燈光在設計的階段,電腦染色燈輔以淡淡的紅光為底色,暗示紅紅火火的幸福生活,電腦圖案燈和光束燈使用黃光做為主色彩,揭示秋收的豐碩與喜悅;與此同時,清晰流暢的光線,明亮通透的畫面,自然地烘托出熱鬧、歡快的現場氛圍,成功地襯托了節目的主題和寄意。

綜上所述,電視綜藝節目的燈光創作首先要深刻理解綜藝節目的主題和寓意,運用電腦燈色彩豐富的功能特點,尋找一種最契合該主題風格的顏色做為主色調;再用電腦燈的圖案功能,選擇一個或幾個切合節目寓意的表現形式,并將圖案和棱鏡相組合,勾勒出合意的光束,投射在舞臺或者背景恰當的位置和空間上,為節目營建一個最能展現其格調的場景或場景變化。此時,特別要注意電腦燈的效果表現不能影響、甚至破壞舞美的整體藝術造型、舞臺及其周圍的環境氣氛和電視畫面的空間層次,同時還要凸顯節目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這才是燈光創作及格的前提。其次,隨著節目的演員表演形態、觀眾情緒、音樂和韻律的節奏不斷變化,電腦燈的色彩、圖案、光束等效果就必須作出相應的改變,盡可能地再現該節目在表現形式和表達方式上的變化。當然不同的情況要不同對待,這些變化有時要悄然地呈現,有時要如實地顯現,有時還要夸張地表現,目的就是要與節目的主旨相呼應,緊緊圍繞節目所要表達的核心思想來展現燈光效果,這是燈光創作合格的要點。通常在節目接近尾聲的時候,往往也是整個節目的高潮階段,此時燈光創作人員必須觀察現場演員的狀態、觀眾的情緒,運用電腦燈的色彩、圖案、光束、明暗、閃爍等多種效果表現手段,配合音樂的韻律和節奏豐富地變化,來渲染現場的氣氛,烘托節目推向高潮。在整個電視綜藝節目的燈光創作過程中,燈光人員要最大限度地將身心融入現場氛圍之中,從而激發自身的藝術靈感和創作熱情,為節目創作增光添彩。通過電視畫面把節目所要表達的內容和信息,準確無誤地傳遞給電視觀眾,這才是成功創作之根本。

電視綜藝節目發展到今天,其類型變得豐富紛繁,不同的節目有著不同的表演風格和藝術內涵,涉及的藝術表演范疇越來越廣;同時電視燈光的藝術創作風格和形式也多種多樣且要求越來越高,燈光的表現手法和表現手段不盡相同,但萬變不離其宗,其藝術韻律和意境是息息相通的。電視綜藝節目的燈光藝術再創作,必須要了解各種節目的藝術特點和演繹形態,了解表現對象的藝術內在與特質,掌握其藝術創作的規律,采取不同的電視綜合技術和藝術手段,對其進行合情、合理、合意的體現,力求使創作的燈光效果:在色彩上,符合節目的情景和寓意;在影調上,符合節目的寄義和意境;在節奏上,符合節目的曲調和旋律;在表現上,符合節目的格律和形態。從而使燈光的藝術創作與節目的藝術表現相吻合,并符合電視觀眾的審美習慣、審美情緒、審美要求和心理感受,真正使電視綜藝節目的燈光創作具有藝術品位和鑒賞力,真正展現燈光創作在電視綜藝節目中的價值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