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剛一聽到Huddle Room這個詞會覺得有點陌生,在國內,Huddle Room更多地被稱為眾創空間和聯合辦公。Huddle Room在國外又有另一個名字,叫Huddle Space,是指配備了視頻、語音通信和顯示設備,可容納5-6人的小型會議室或者小型團隊工作空間。嚴格來說,Huddle Room并不是一種新概念,在大、中、小型公司里都普遍存在著這種類型的小會議室或者小型工作空間,而以前人們更多地以“拐角處的小會議室”來形容這些空間。雖然HuddleRoom不是新概念,但它代表的卻是一個潛力巨大、生機勃勃的市場,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新趨勢。

在美國專業會議服務獨立調研機構Wainhouse Research(WR)發布的一份關于Huddle Room的調研報告中顯示,估計全球Huddle Room的總數介于3,000-5,000萬之間,并且將保持不斷增長的趨勢。預計至2019年底,Huddle Room用作多人視頻會議方面的需求將會增長400%。那么,會議室的類型那么多,為什么是Huddle Room成為了現代會議的一股清流,煥發出巨大的市場價值呢?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從優勢上來看,Huddle Room的存在就是讓會議的方式變得簡單點,讓議事協作來得更高效些。要搭建一間Huddle Room其實很簡單,一個20平米以下的房間或者空間,配以相應的音視頻設備,再加上一兩張桌子和椅子,就可以構成一間Huddle Room,如果選擇更高端的音視頻設備,那么一場高質量又令人身心愉快的會議就不在話下了。
這樣的會議室能夠高效利用資源,團隊隨時進到Huddle Room就可以開會,省去了像傳統會議室那樣需要走訂房的流程;Huddle Room配備的設備追求簡單高效,可以讓用戶把時間重點放在會議的內容上,而不是花更多的時間在設置系統和調試設備;它需要的硬件很少,相比傳統大型的會議室所需要的硬件設備, Huddle Room只需要預先裝好一些簡單必備的技術設備就可以了。
總而言之,Huddle Room省時省錢省空間。
其次,從企業辦公的環境風格和工作方式變化趨勢上來看,Huddle Room的優勢跟得上變化的趨勢。國內創業氛圍濃烈,在政府的扶持政策下,創業類企業日益增多,這類企業追求更加靈活的工作場所,因此開放式辦公空間和像Huddle Room這樣的小型會議室自然成為了他們青睞的對象。對于大中型企業來說,近幾年的辦公室空間設計風格也越來越傾向于開放式的布局,比如去年5月份舒爾在上海新落成的辦公室,布置在辦公室各處的休憩區,寬敞明亮的用餐休憩區,用于維護隱私的專用電話間,多功能會議室等等,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出發為員工打造了一個“舒適的辦公場所”,減少了傳統單調的特定辦公位置,更好地激發員工的創造思維。而以開放式布局和靈活的空間設計為代表的Huddle Room,在這樣的辦公環境中生存自然再合適不過。
之所以辦公環境風格在改變,其實是因為人們的工作方式在發生著變化。現代企業工作節奏越來越快,隨時隨地工作也成為了員工的一種工作方式,協作辦公將不再局限于個人電腦桌面和會議室,隨著技術的創新,整個公司范圍甚至辦公室以外的虛擬空間都可以成為辦公場所。所以像Huddle Room這樣部署靈活,簡單,對特定空間的依賴性沒那么強的小型會議室,更能適應現代化企業的辦公方式。
最后,從視頻會議技術上來看,視頻會議技術的小型化和經濟化,為Huddle Room的存在提供了技術支持,當然,反過來看,也是Huddle Room的存在,讓有遠見的視頻會議技術設備提供商注意到這一領域,在戰略部署上有所改變,開發出小型化、經濟化的視頻會議技術。
Huddle Room可以說是注定為協作而生,在IP化、BYOD等趨勢下,協作的實現方式也變得更加容易。像快思聰、克萊默、巴可等企業針對視頻會議領域,也都推出了小型化、經濟化的無線協作演示系統解決方案,滿足不同Huddle Room的部署需求。比如快思聰的AirMedia無線演示技術,克萊默的VIA無線協作解決方案,巴可的clickshare無線投屏智能會議系統,在網線模式下,或者單機模式使用,都能輕松創建一個無線演示,分享內容的會議室環境,讓隨時隨地協作辦公變得更加簡單。
隨著開放式辦公環境的流行,全球化現象和80、90后成為新一代的職場主力軍,不僅對未來的工作模式有了新的定義,也對協作提出了新的需求。這些新動向也會讓更多的機構認識和了解到Huddle Room這樣的小型會議室空間的潛在價值,也會有更多的嗅覺敏銳的視聽廠商為這個領域帶來更加先進的音視頻產品。